為郴州有色金屬產業發展“把脈問診”
——全國有色金屬科技創新大會院士專家行座談會召開
2018年11月05日 10:22 3608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科技創新 作者: 張燎原 文驚世
10月24日至25日,全國有色金屬科技創新大會院士專家行活動在郴州開展。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古德生,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劉景槐、李向東,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黃繼梁,選礦專家董宗良,副教授賈菁華、包新軍,以及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湖南省有色金屬管理局、湖南省科協相關人員組成的院士專家團在深入郴州有關企業實地考察后,參加郴州市委市政府召開的“院士專家行座談會”。院士專家們針對郴州有色金屬產業發展狀況把脈問診、建言獻策,為郴州有色金屬產業高質量發展按下“快進鍵”。
郴州市政府副市長賀遵慶介紹了郴州市有色金屬產業發展情況。郴州市有規模以上有色金屬企業175家,其中,22家產值過10億元,4家產值過30億元,1家過50億元。2017年,該市有色金屬產業總產值875億元,行業總產值占全市規模工業經濟的29.3%,成為該市工業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他在介紹取得成績的同時,提出了存在的五個問題:一是布局分散、產業鏈條短;二是原料相對緊缺;三是人才缺乏、創新能力不強;四是環境治理壓力較大;五是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突出。
金貴銀業股份有限公司、金旺鉍業股份有限公司、郴州鉆石鎢制品有限公司、杮竹園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負責人在會上介紹了企業發展狀況和存在的主要問題。
針對郴州有色金屬企業的具體情況,結合實地考察了解到的情況,院士專家們“量身定制”提出了建議和意見。
古德生指出,湖南是有色金屬之鄉,省內礦山大多為中小型礦山,具有地質條件復雜、采礦歷史長、采礦設計難度大、安全管理難等問題。在礦山資源開采、安全環保、技術裝備、數據集成、生產過程控制、運營管控等方面,需要因地制宜,實現數字化、智能礦山建設。他對郴州礦業發展提出了“五要”:一要大力發展地下金屬礦山的智能采礦設備制造業和軟件產業,重視技術引進,改革研發機制,縮短成果轉化過程,大力推進全生產流程自動化和智能化建設,建立三維安全生產管控平臺,集成礦山安全、生產、信息化系統,實現遠程調度控制。二要重視創新集約、邊續化、遙控化的新的采礦模式,使開采系統、采礦方法與工藝技術能更好地適應深部特殊開采環境并能充分發揮智能采礦設備效能。三要集中力量重點建設大、中型示范礦山,著眼于產業升級,逐步推進金屬礦山智能采礦提供全套工藝技術,實現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為金屬礦業發展起引領作用。四要充分調動民營企業的力量,要鼓勵、支持和發揮各方的積極性,把企業主導研發經費的重大項目、經過遴選列入國家攻關專項。五要把推進“礦業信息化”列為企業轉型升級的工作重點,大型礦山要順勢而為、積極推進;中小型礦山要在整合資源、集約開發的基礎上,走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發展的道路,有選擇地移植、集成相關成果,逐步提升采礦技術水平。
劉景槐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有色金屬冶煉、稀有金屬二次資源利用處置企業要有危機意識。2019年7月1日起,將會執行《湖南省執行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公告》,對冶煉企業、固廢處置企業要求工業爐窯排放煙氣SO2濃度由原來的≤400mg/Hm3,降低到100mg/Hm3,企業的環保壓力越來越大,企業“三廢”處置費用與生產成本更高。同時,將出臺《湖南省危險廢物跨省轉入利用環境管理辦法》,將嚴格規定可轉入湖南省進行資源化利用的稀貴金屬二次物料(危險固廢)的類別(量)和有害成分(As、Cd、Cr、Hg、Tl)的含量,該辦法出臺對郴州的循環經濟冶煉企業有很大的影響。二是企業要加強同省內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有效地解決企業技術上的難題。三是建議郴州政府要加強招商引資工作,引進有實力的投資人,推動永興縣稀貴金屬企業入園建設。
黃繼梁、董宗良等專家在會上提出了創新驅動、產融結合、精細化管理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在認真聽取了院士專家們的建議后,郴州市市長劉志仁表示,郴州具有豐富的礦產資源、良好的產業基礎、較強的技術優勢和完善的發展平臺。郴州將加快推動有色金屬產業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全國重要的有色金屬新材料基地”。下一步,將認真研究大家的建議,立足現實基礎、著眼未來發展,通過整合各類資源、要素和優勢,努力使郴州成為全國可持續開發利用有色金屬資源的“示范區”、有色金屬特色產業發展的“集聚區”、有色金屬利用技術創新的“試驗區”。推動有色金屬產業向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服務化轉變,做響“郴州有色”品牌,重點打造鎢、鉍、鉛鋅、錫、白銀等五大有色金屬產品品牌。
責任編輯:楊凈茹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