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有色金屬展會亮點在哪?專家給出怎樣的建議?
2018年11月06日 9:10 4351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科技創新 作者: 李幼玲
近年來,我國有色金屬產業取得了快速發展,但產業大而不強,特別是在產業結構、技術水平、資源環境等方面更是面臨諸多制約難題。為此,行業專家明確指出,需要加大力度開展科技創新,并通過國內外產學研用的交流與合作,大幅提高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的資源保障能力、技術引導力,從而逐步增強市場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為加大合作共贏,立足創新驅動等,近日,一年一度的全國(東營)有色金屬展在東營圓滿召開,很多未去參會的企業人士問及這次展會有哪些亮點?哪些企業在展會中亮相了?他們說該展連續三屆在東營舉辦,甚至以后幾年都在東營舉辦,熟悉的地方還會有風景嗎?參展商會不會產生參展疲勞?今后還將有什么創新點?東營有什么優勢等?對此,記者采訪了主辦方有關人士和行業專家及參展商,聽聽來自不同受眾群體的聲音和感受。
力爭打造精品展覽
在主辦方,記者了解到,本屆展會為期3天,展覽面積近10000平方米。近80家企業前來參展,70余家展位,主要展出銅冶煉及加工、鋁加工、有色金屬新材料加工、稀貴金屬回收、再生有色金屬、資源綜合利用、節能與環保、分析檢測及相關輔助材料方面的新技術 、新工藝、新產品、新設備;參展單位包括中色集團、中鋁、江銅、銅陵、金川、白銀、株冶、寶鈦等實力雄厚的國有企業,還有東營方圓、陽谷祥光等一大批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民營企業;同時前來參展的還有有研科技集團、北京礦冶科技集團中國瑞林、中國恩菲等一批大型科研設計院所和中南大學、東北大學、昆明理工、江西理工等一批全國知名大學。
主辦方有關人士表示,展會旨在加大行業之間、產業之間的開放與合作,形成多方合作共贏的發展模式。目前在行業企業、院所、大專院校等相關領域的支持下,已經順利完成三屆會展,通過不斷摸索和探求,與前兩屆展會比較,企業參展數量相繼提高,新增領域逐漸增加。下一步,希望與更多的參展單位加強聯系,力求創新,首先要加強對展會的宣傳力度,不僅要把國內優秀的有色金屬生產商邀請前來參展,而且還要邀請一些國內市場的使用商和供應商,同時要做好企業與市場客戶之間的對接聯系;其次,要深入企業了解參展商的需求,注重細節和品質,力爭向精品展覽而努力。
在一些展位,面對記者的采訪,參展商道出了他們的心里話。
“第一次前來參展,完成了和目標客戶現場交流的基本目標,我們的客戶主要是銅精煉中電解液的凈化,以及電積鎳、鉻化成鋁箔等濕法冶金領域,還有工業印染廢水電催化處理工藝等領域。如果明年有更多的潛在客戶參加,我們還會加入參展隊伍。”
“我們主要從事信息化方面的工作,第一次參會,暫時還沒有找到目標客戶,但是在會上我們和行業的參展企業進行了零距離交流和溝通,我們相信只要參展商積極踴躍前來參展,展會對我們來說將會是全新的面貌。”
在采訪中,有位參展商對展會觀察尤為細致,他指著展廳外一道非常醒目的展牌,道出這樣一番言語,他說,這個展牌主要介紹的是東營市有色金屬工業園,如果能穿插介紹會展及其會展背景以及當地產業鏈條的發展前景,比方東營地方經濟和產業結構、資源、就業崗位、城市建設等在山東的影響力和有利條件,以及優厚政策等,這樣對前來觀展者和參展商意義更為重大。
東營的優勢在哪里?
要說,以往東營的大型企業是勝利油田,說起與石油相關的產業,東營人可謂如數家珍:在石油裝備產業領域,該市已經成為國內產品最全、技術領域領先、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家火炬計劃石油裝備特色產業基地”,聚集企業32家,規模以上石油裝備生產企業9家,技術引領行業前沿。
除此之外,東營還有很多特色產業,新材料產業,構建了國內最大的高端納米級電子陶瓷材料生產基地;汽車及零部件產業,聚集規模以上企業10家,成為山東省重要的汽車生產基地;東營軟件園成為山東省第三大軟件園,被評為“國家火炬計劃 軟件產業基地。
而一直以來,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在遵循東營市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上,著力推進產業園區優化整合,根據區位優勢和產業特點,規劃了主體產業區、廣利港及臨港產業區和空港產業區等新興產業園區,明確各園區產業定位和發展重點。
首先,在主體產業區,深入推進“退城進園”,全力實施“二次創業”,現已入駐金融機構73家和23家銀行,以及準備入駐金融機構和企業總部總數達百余家。吸引了大連萬達、藍色港灣和紅星美凱龍等商業龍頭企業入駐,成為東營市的高端商業中心;廣利港及臨港產業區內,港口已開港通航,規劃生產性泊位109個,是距離山東省省會城市群最近的出海口;臨港產業區將依托瀕臨廣利港區的區位優勢,重點發展高端海洋、高端裝備制造、清潔能源、現代物流等產業。
其次,在空港產業區,主要通過加強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全面合作,以及北航東營研究院、北航東營飛行學院、航空導航與飛行測試校驗基地等項目的逐步落地和實施,專注于打造高端航空服務產業,促進經濟提質增效;中美清潔能源合作產業園,是第22屆中美商貿聯委會的重要成果,堅持項目高端化、產業聚集化和土地集約化發展思路,目前已引進項目35個,全部建成投產后可完成投資330億元,新增產值1000億元。
與此同時,加大項目建設,推動項目轉型升級發展,成為了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強化項目推進、招商引資和對外合作“三輪驅動”,特別是,隨著方圓銅業、金圓銅業、山東迪賽機電等企業產業鏈條實現無縫對接發展后,以及方圓銅業、高原公司等多項對外合作項目取得的重大進展,促使一大批有色金屬冶煉及深加工企業迅速崛起,為東營市有色金屬產業規模居山東省第一位和上下游產業鏈對接打下了牢固的基礎,在此基礎上,為實現綠色、高端、和諧等發展,東營經濟開發區積極啟動了有色金屬產業園項目建設,力爭將東營打造成有色金屬行業的創新發展高地。
目前,有色金屬產業已經作為東營市四大支柱產業之一,取得了很好的發展成績,2017年,有色金屬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1164億元,主營業務收入過百億元的企業有4家,居全國地級市前列,并且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全國唯一的“銅及銅材產業知名品牌示范區”和“國家火炬計劃銅冶煉與銅材深加工特色產業基地”。據介紹,銅產量已居全國第四位,黃金白銀產量居全國前十位。
另外,東營經濟開發區還不斷加大完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獎勵等配套政策,引進10名省“泰山學者”海外特聘專家和“泰山產業領軍人才”、17名“黃河三角洲學者”等一大批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人才總數超過9000人。開發區在東營市率先構建了“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創新創業孵化鏈條,擁有創新創業和公共技術服務平臺8家,孵化器面積達到26.7萬平方米。全區60%以上的企業成立了研發機構,擁有省市級科研機構87家,其中省級以上科研機構34家,占東營市的35%。
結合自身優勢等特點,東營有色金屬產業開啟了新浪潮,通過加大創新平臺建設,匯聚了產業領域的相近企業;通過完善鏈條,加快了東營對有色金屬產業的發展力度。正如東營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聶建軍在本屆展會開幕式中所說,東營市將聚焦高質量發展,推動企業提高冶煉技術水平,延伸產業鏈條,將銅材、銅制品、銅材料向高強高等的銅合金、高性能金屬材料發展,打造國內重要的有色金屬精深加工基地和特色材料產業基地。
向“創新展會新名片”發力
對于有色金屬行業而言,如何利用全國(東營)有色金屬展的發展契機,將展會辦出特色、辦出亮點、辦成規模,從而更好地打造“創新展會新名片”?
對此,記者采訪了中南大學副校長郭學益,他表示,每年一度的全國東營有色金屬工業展意義重大,體現了有色金屬行業在不斷振興發展中,通過產學研深度合作,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創新成果、技術工藝、智能裝備等相繼涌現,使展會亮點紛呈。
亮點一:學校展示了更多創新成果。主辦方通過組織大學、研究院所的成果展示,使一批先進的技術成果通過與企業合作,走產學研轉化和應用之路,為有色行業綠色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真正實現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
亮點二:中國新材料測試評價聯盟首次亮相展會。中國新材料測試評價聯盟的形式更是獨具特色,值得學習,該聯盟以集群方式進行規模展示,旨在推動新材料測試評價認證與產業經濟深度融合,推動新材料產業發展,從而為實現關鍵戰略材料國產化提供重要保障;另外,中國有色金屬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作為新成立的聯盟單位,也進行了展示,其綜旨是以有色金屬產業技術創新需求為紐帶,有效整合“產、學、研、用”各方資源,共同致力于解決有色金屬產業發展的關鍵和共性技術問題,為實現有色金屬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戰略支撐。
亮點三:東營更多的有色企業通過展會進行了成果展示。其中包括山東方圓有色金屬集團、山東金圓銅業、山東興魯有色集團、山東迪賽機電、山東亨圓銅業、山東天圓銅業、山東天信集團等,這些企業通過發揮上下游產業對接等,一批優秀成果脫穎而出,有力彰顯出行業的科技進步,促使有色行業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
亮點四:同期舉行的“有色金屬產業高層次專家對接會”“全國銅冶金技術與裝備暨銅材加工技術交流會”“院士專家企業指導工作”等專題會議和活動更是錦上添花。特別是主辦方通過展會邀請到了黃崇祺、張文海等一批院士專家到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進行現場考察的同時,還建立了院士工作站,有力推動了有色金屬行業高層次專家開展產業對接和創新創業實踐活動,打開了院所與企業強強合作發展空間,為東營市有色金屬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動力。
最后,郭學益強調,有色行業的綠色發展,科技創新是重頭戲,只有不斷優化創新產業鏈條,有色的行業才能大步向高端、智能、綠色方向發展。
那么,如何打造東營全國有色金屬展,向“創新展會新名片”發力?
“
會上,專家紛紛建議,下屆展會可以根據多種形式作為參展創新內容,使參展商在更為寬泛的交流合作中實現共贏,比方銅陵地區,可以通過產業園區的銅冶煉、銅加工等集群成果進行展示;江西地區,可以通過貴溪銅冶煉廠渣二次利用以點帶面,以及鷹潭園區銅冶煉企業特色發展為標桿,通過集群方式讓成果熠熠生輝。專家表示,這種參展的模式將會更加形象和直觀,對于園區之間可以相互學習,共同取長補短,利于企業入駐園區,從而推動園區發展,由此也會帶動園區和企業向綠色生態發展要效益。
同時,有專家還提出,展會可以穿插更多會議,比方高端技術交流、工廠實地觀摩、開發區實地參觀等,不僅要讓行業專家、學者、項目帶頭人積極參與會議,而且通過專業技術的交流和對話,有針對性為行業把脈;
二是上下游深度融合,可以嘗試把銅冶煉會議和銅加工會議融為一體,這一產業鏈條中,很多高端裝備企業也是參展的最好選擇,比方銅冶煉項目中使用的脫硫、脫硝環保裝備,比如高壓鍋爐、球磨機、濃密機、閥門、管道等都能進行展示;
三是通過縱向招展,挖掘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產業,比方物流、銀行、大健康等;
四是汽車用鋁、用銅,電器用鋁、用銅范圍較廣,可以通過產業鏈條用鋁用銅,加大與汽車工業協會、電器工業協會、循環經濟工業協會等共同招展,促各學科之間交叉融合,實現互惠共贏的發展。
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行走在偌大的展廳,高端大氣的展位沖擊著視線,規范整齊的參展實物模型、產品備件、模版等吸引著人們的眼球。
在東營方圓展位,來自南美銅冶煉行業的知名技術專家、智利康塞普西翁大學羅伯托教授,正與企業技術人員進行熱情交流,羅伯托主持過很多國際銅冶煉會議,他表示,目前,南美洲銅冶煉行業對中國煉銅技術越來越感興趣,對于方圓銅業兩步煉銅技術的環保裝置,一直以來給予密切關注。
當記者目睹東營方圓參展的兩步法煉銅模型時,第一印象就是該模型比往年更為完善,濃縮了全過程生產。據該企業經理聶維強介紹,兩步與三步煉銅技術相比較,一是突破了三步煉銅工藝流程長、能耗損失大等弊端,兩步法不僅實現了全熱料連續生產,而且只需通過切換不同氣體,即可在同一爐體內高效完成吹煉和精煉過程,實現了爐料生產循環的連續性;二是多元爐與火精爐之間,熱態冰銅經封閉式導锍管流入火精爐,最大限度杜絕了煙氣逸散,并且通過短流程,實現了環保過程好控制;從投資上來說,兩步煉銅法省去了陽極爐工序,減少了2~3臺陽極爐及配套煙氣收塵系統的投資,勞動生產率得到大幅度提高等。
在山東金圓銅業有限公司展位,當玲瑯滿目的鍍錫銅排、裸銅排、銅帶、銅棒、ф8mm~25mm無氧銅桿、異型銅管、35kV以下電力電纜等產品映入眼簾時,該企業銷售經理李鑫向記者進行了簡單的介紹,目前金圓銅業已發展成為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大型銅業經濟實體,具備先進的生產、檢測設備及精湛的技術力量,并擁有發明專利2件,實用新專利25件。通過多年的發展和創新,該企業產品廣泛應用于電力行業、電子、電器、制冷、制熱汽車及海洋等領域。
在江蘇有色金屬華東地質勘查局地質信息中心展位,當看到幾位前來觀展的人士不約而同體驗一個類似眼罩的小儀器時,記者放慢了腳步,也戴上眼罩感受了一番科普帶來的神秘,特別形象的是通過虛擬三維場景,能看到地球大致的演變過程。該企業銷售經理吳龍華告訴記者,這款小儀器主要通過科普,激發大家對認知地球,探索地球的興趣,從而普及地質方面的小知識。據了解,該中心多年來一直遵循科研、科普融合的發展道路,為行業提供了“地盒”自然資源大數據平臺和“點石成金”地質科普教育在線平臺,這些大數據,一定意義上在促使行業智能發展上加快了腳步。
走在津聯線纜有限公司展位,一個個銅電纜、鋁電纜、鋁合金電纜規規矩矩“躺”在展臺上,當記者掂量其中一款時,才發現看起來“個兒”不大的電纜,卻像鋼鐵俠一樣沉重,于是記者問及如此重量的電纜橫跨在電線桿上,會不會危險指數較高?該企業銷售經理韓玉林馬上告訴記者,這些產品全部埋藏于地下,安全性能非常好。同時他又給記者補充了一些科普小知識,他說,不同材質的電纜所帶動的功率相差很大,一平方米銅電纜可帶2千瓦功率,而一平方米的鋁電纜只能帶動1千瓦的功率,雖然表面上看只差一倍的功率,但價格卻相差3~4倍;另外銅電纜由于導電性能好,再加上制成電纜后性能優越,目前我們國家用的較多;鋁電纜相對于銅電纜導電性不如銅,但經濟效益低于銅電纜,所以在相同電器性能下,鋁電纜比銅電纜更有市場競爭力;而鋁合金電纜是由銅、鋁、合金生產而成,它的性能不如銅電纜,但又較強于鋁電纜,所以在性能和價格上屬于中間產品,鋁合金電纜屬于防火電纜,中間白色填充物是氫氧化鎂和氫氧化鋁,遇火遇熱立馬膨脹,膨脹后產生阻燃效果,神奇之處就是突發性火情中,這條電纜仍然會正常供電。
韓玉林告訴記者,這樣的創新聽起來簡單易行,但是每一項技術的突破凝聚了企業科技工作者太多的潛心鉆研,最終有色金屬材料能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一系列福祉,是企業不斷堅守實現的。
整整一上午,記者走訪了很多展位,通過對部分參展商品進行了解,深刻感受到,不論是行業企業,還是相關行業企業,帶來的展品,實際都擁有相似的經歷,那就是在堅守中創新,進而完成一系列蝶變,最終促使產品贏得話語權。
熟悉的地方風景亦獨好
通過連續三屆跑會,在記者的眼里,熟悉的地方風景亦是別樣。
——中鋁國際作為中鋁集團的工程技術板塊,以往參展主要介紹的是工程技術和主流技術,本次展會,該企業展示的是接近日常生活和基礎建設的鋁合金實體產品。
鋁制防洪墻、鋁制集成房屋、模板和鋁欄桿,以及鋁制箱式掛車等系列展品實現多點發力。防洪墻等產品,優勢主要體現在密封性好、適應性強、安裝快捷簡單;鋁制集成房屋、模板和鋁欄桿,具有耐海水、鹽霧等腐蝕,不僅經久耐用,回收殘值高,而且通過模塊化組合,整潔美觀環保舒適;鋁制箱式掛車等,外觀美、觀壽命長,經濟效益非常明顯。這些高端大氣的產品最主要的是符合國家節能減排、綠色環保政策的發展方向。
可以說,中鋁人用責任、夢想和追求,把常態化用鋁變為了一道鋁應用產業的靚麗風景。
——大冶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湖北重型裝備有限責任公司參展的“開拓者”E001號盾構機,吸引了眾多參會人員的關注,該機用數字詮釋了大冶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積極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原來該機順利完成杭州地鐵6號線奧體站100米試掘進,而且參與施工的第三個標段,前后共掘進了3100多米,各項質量性能均達要求。其盾構機的推進和姿態控制、管片拼裝、渣土改良、安全保障、刀盤及臺車選型設計等諸多方面,在國內同類產品中具有獨特的優勢,達到業內認可的第4代以上水平,目前已獲得4項專利。
——此次,北京凱明陽熱能技術有限公司以展板方式向行業介紹自主研發的多氧燃燒技術,聚集了很多觀展人士的問詢,據了解,該技術獲得多項知識產權,其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目前已在陽極爐、反射爐、分銀爐及貴鉛爐等幾十臺冶煉爐完成多氧燃燒系統改造,節能減排效果顯著,特別是江西銅業貴溪冶煉廠的銅陽極爐改造后,重油噸銅單耗降至5.2kg,達到了同樣爐型世界最先進水平。
——中國鈦電極龍頭企業西安泰金工業電化學技術有限公司,參展的是新型二氧化鉛鈦陽極。公司專注于高科技附加值產品的開發和生產,其中《電活性鈦陽極》在榮獲陜西省科學技術成果二等獎;《液體導電涂層電極研制》榮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三等獎。該公司是國內生產鈦電極產品以及金屬玻璃封接產品、電解成套裝置與設備產品程度最高、技術實力最雄厚、質量最穩定可靠的生產商,經過十多年來的發展,已形成了以成套設備及鈦陽極組件、玻璃封接插件、貴金屬鹽等為主的四大產業格局,目前玻璃封接產品廣泛應用于ER系列、CR系列、ER高溫系列產品鋰電池用金屬玻璃封接等諸多領域。
為了營造最優環境,一個個展位通過不同方式將自己的創新成果展現的淋漓盡致。
“一定要走出一條適合行業自身的發展之路。”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記者見到了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顏杰,他告訴記者:“通過展會,看到了我國有色金屬冶煉行業突飛猛進的發展,可以說從原來的高污染,高耗能,勞動密集型行業,已經向節能,環保,智能控制等現代化企業發展;從通過召開技術交流會議,讓人振奮,各種新技術、新思想通過平臺交流,碰撞的火花對提升有色金屬行業整體技術水平,將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同時,他表示,正是因為有了很多企業的參與,以及通過主辦方、協辦方找方法、求創新等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使每一次展會都有進步和收獲,希望明年在東營展會,行業企業在積極參與的基礎上能收獲更多的希望。
實際上,“搭建創新平臺,吸引人才落地,營造良好氛圍。”通過2018第三屆全國(東營)有色金屬展,東營給出了看準目標,達成夢想的答案;而不斷完善,聚集創新企業,放眼合作共贏,更是東營為之奮斗的方向。我們相信,最終為打造東營有色金屬工業銅產業鏈條高質量發展的全面性,又將會成為東營的王牌之一。
責任編輯:李幼玲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