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有形”管理創造“無形”效益
2019年01月07日 14:16 2092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科技創新
——記安徽銅陵有色質量檢驗中心為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隆冬時節,寒風凜冽。而質檢中心監督人員不顧嚴寒,在江邊堅守貨船清艙監督工作。“我們每年要檢驗1000多萬噸各類精砂,每天平均要進口1萬噸銅精礦……哪怕在管理環節上出現細微漏洞,將給企業帶來成千上萬的損失甚至更多。”安徽銅陵有色質量檢驗中心(以下簡稱質檢中心)主要負責人說。那么,質檢中心采取哪些有效管理措施,怎樣為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的呢?
管理科學更規范
“集團公司質檢職能曾六年三變,從集中管理到職權下放再到質檢整合的過程。”該中心負責人說。2017年初,集團公司成立新的質檢中心,明確了 “立足于集團公司質量計量管理機構,以及獨立的第三方公正檢驗機構”的定位。
“集團公司質檢工作由以前的重視生產忽視質檢,回歸到同等重要的角色。”該中心主要負責人說,質檢工作雖不直接產生效益,但把質檢工作做細做實,等于用“有形”的管理去創造了“無形”效益。
在集團公司提出走高質量發展之后,質檢管理職能更加明晰:一是負責冶化片產品質檢關;二是加強對公司所有二級單位質檢監管;三是對進口銅精礦實行垂直管理。
一旦管理理念發生轉變,質檢管理新規不斷推出:以前產品取樣,只有一個檢驗班,現在新成立了監督班,與檢驗班組平等取制樣,做到了相互監督;以前民營礦山來料,由車上車下取樣,現在一律實行落地翻堆取樣,保證了原料品質的真實性;以前進口銅精礦實行銅陵終點碼頭監督,現在派員到南京等中轉碼頭進行現場監管,做到防患于未然。
從多進口銅精礦管理到冶煉廠金屬平衡盤點;從建立二級單位質檢平臺到為公司提拱決策數據……僅在兩年時間內,該中心就出臺了10多項“關口前移”具體措施,從源頭上加以持續發力,每年創造看不見的隱形效益上億元。
品牌增加軟實力
“品牌是企業的名片,我中心大力推進品牌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該中心負責人說。近兩年來,集團公司通過做大品牌來提升企業形象和行業地位,產品市場也隨之擴大,產品暢銷海內外。無氧銅桿、陽極磷銅銅、銅箔、鍛球等8個產品先后獲得“安徽省名牌產品”稱號,“銅冠”牌陰極銅、銅板帶、硫酸等3個系列產品獲“安徽省知名商標”稱號。
此外,集團公司還完成“銅冠”品牌銅、金、銀產品在西班牙馬德里、英國倫敦國際交易市場的續展和注冊工作;金冠陰極銅在上海期貨交易所注冊已近尾聲。
“產品技術標準是連續質量、市場、效益的紐帶。在產品技術標準方面,集團公司主要產品標準都高于國際國家標準,創新能力顯著增加,核心競爭力持續提高。”該中心負責人說,近些年來,集團公司主持制修的國際、國家、行業和安徽省地方標準53項,其中國際、國家、行業標準分別為2項、15項、19項。
為搶占國際標準話語權,解決國際貿易中話語權低和貿易爭端權益不對等現實問題。去年,由集團公司牽頭、質檢中心起草的《重金屬精礦貿易仲裁處理規范》行業標準通過評審。不僅成為國內重金屬精礦商務談判的依據,還獲得“技術標準優秀獎”,并被作為標準化工作亮點向國家工信部提名推薦。
推進《黑銅》標準修訂工作,取得了《進口銅精礦雜技元素限量》標準的制定權。這些將對有色金屬行業檢驗工作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打鐵必須自身硬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該中心負責人說。為此,該中心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上下功夫,出臺了涉及安環、人力資源、培訓、獎懲、財務、固定資產和物資設備采購發放等多項管理制度,使管理職責更加明晰。
同時,該中心以員工績效管理為抓手,建立了“工作量積分法”為主的績效考核體系,提高了員工的工作質量和效率。從2017年來,該中心審核處理化驗數據近40萬個,實現了化驗數據處理及時率、數據審核準確率、數據結算準確率均為100%的良好成績,有力保障了檢驗、化驗和結算結果的準確性、可靠性和及時性。
在出現質檢問題時,該中心實行對事不對人,嚴格按照“問題原因未查清不放過、責任人員未處理不放過、責任人和群眾未受教育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的“四不放過”原則對各類違章違紀行為進行查處,不僅增強員工責任心,還激發了員工聰明才智,創新了進口銅水尺計量方法。
“干群的廉潔從業教育要常抓,拒腐防變的‘防疫針’要常打。”該中心黨總支負責人說。該中心從去年12月起,分三批開展員工警示教育,由中心黨總支書記和監督科、質計科負責人帶頭講課,同時還組織人員觀看警示教育片。今年元月份,該中心還將召開科級管理人家屬座談會和觀看廉潔教育片,引導干部家屬吹好“枕邊”廉潔風,發揮好“助廉”作用。
( 夏富青 吳美娜)
責任編輯:李幼玲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