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企業科技創新路
2019年03月27日 10:58 2889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科技創新
3月18日,是全國科技人才活動日。1978年3月18日,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在全國科學大會上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著名論斷。
科技強則企業強。回顧安徽銅陵有色金屬集團近70年的發展歷程,銅陵有色人以勇于創新、創造的精神,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變強,在傳統產業升級、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科研平臺建設、人才團隊培養等領域均取得了突出成就,從一個機制陳舊的國有老企業成功轉型為具有現代競爭機制和國際影響力的企業集團,每一次企業的騰飛發展都離不開科學技術的強大支撐。尤其是近10年來,銅陵有色科技創新碩果累累,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省部級科學技術獎90多項;取得授權受理專利近900件、專利著作權61件,獲省發明專利金獎4件;集團公司連續兩次榮獲安徽省國資委科技創新企業獎,被評為國家創新型企業、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
科技創新是現代企業競爭優勢的關鍵所在。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國家和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要走好企業科技創新之路,首先要提高人的創新能力。堅持把人才作為創新的第一資源,以更加積極的人才政策和良好的創新平臺,加強企業科技創新團隊建設,著力培養知識結構優、實踐能力強、創新意識強、敬業精神強的科技人才隊伍;要建立起科學的人才創新激勵機制,將廣大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發出來,讓他們有科技創新的成就感和獲得感;其次要提高研究開發能力。要緊密結合企業實際,重點針對阻礙日常生產的技術瓶頸和難題,加快實施一批科技項目,全力攻克一批關鍵、共性技術難關。把“走出去”與“引進來”有機結合起來,積極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不斷創新產學研合作方式,對引進技術應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進行二次開發,同時要積極發揮好勞模工匠示范引領和輻射作用,不斷提高企業自主開發和創新能力。
科技創新,永無止境。面對未來更大的挑戰和更復雜的市場競爭環境,我們必需清醒認識到自身存在的短板,與國內外同行存在的差距。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一輪科技革命帶來的是更加激烈的科技競爭,如果科技創新搞不上去,發展動力就不可能實現轉換,我們在全球經濟競爭中就會處于下風。企業要想實現可持續性發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不斷推動自身的科技創新,形成自身的核心技術體系,只有不斷提升技術創新能力才能成長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
(方咸達)
責任編輯:楊凈茹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