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弱勢顯露 滬鋁震蕩下跌概率大
2019年06月14日 10:20 12154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期貨
一、成本端支撐力度減弱
5月氧化鋁廠深陷停產泥潭,氧化鋁價格短期內迅速攀高至3100-3200元/噸,加之由于4月以來北方地區部分鋁土礦山由于手續政策和環保督查等原因處于停產或者低產狀態,國內氧化鋁供應端出現明顯缺口。以完全成本計,5月國內氧化鋁企業全部處于盈利生產,平均盈利395元/噸。雖然進入6月,國內氧化鋁價格出現滯漲,但市場貨源仍較為稀缺,短期內氧化鋁價格難以有明顯下滑,氧化鋁新投及復產產能投放速度或將加快,以填補供應端缺口。
據我的有色網統計,2019年5月份中國氧化鋁產量為578萬噸,同比減少4.3%。由于山西地區減停產多發生在5月中旬,部分廠家5月仍維持余料生產,且河南香江萬基、中鋁已改線完畢、恢復滿產,所以5月國內氧化鋁整體缺口不大。由于進口氧化鋁進入國內需7月以后,預計6月將出現小幅緊缺情況,需持續關注國內氧化鋁廠產能變化情況。中長期來看,氧化鋁行業產能仍處于過剩狀態,需要進一步合理配置和優化。
以完全成本計,中國電解鋁行業目前約75.63萬噸月產量處于虧損生產中,占比24.42%。而以現金成本計,目前僅4.55萬噸月產量處于虧損生產,占比1.47%。電解鋁行業利潤自2018年10月起逐漸被壓縮,于2019年1月達到最低點,整體行業虧損度超過45%,現金成本虧損超過20%。春節過后,隨著下游消費回暖,上游鋁土礦、氧化鋁及陽極炭塊價格下調,電解鋁行業利潤迅速修復。而5月因原材料價格拉升,電解鋁行業利潤再次被壓縮,使得電解鋁產能新投及復產速度仍維持較為緩慢水平。隨著五月下旬鋁價持續走跌,電解鋁行業虧損現象仍存,成本支撐矛盾突出,鋁基本面或將持續供需雙弱的博弈格局。
二、電解鋁庫存去化放緩
據我的有色網統計,截止6月13日,國內主流地區電解鋁現貨庫存111.9萬噸,環比減少25.4萬噸,降幅18.50%,同比減少74.3萬噸,降幅39.90%。自今年3月初起,國內電解鋁進入一段流暢且超預期的去庫存階段,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鋁水比例提高,由2月的69.5%逐漸提高到5月的73.1%,鋁錠入庫量逐漸減少;二是下游消費旺季提前開啟,雖然整體開工率及產量不及去年,但需求高峰較去年提早近1-2個月。這段去庫存成為支撐鋁價的重要因素,但隨著消費淡季預期較往年提前開啟,且下游加工費維持低位的情況下,鋁水鑄錠比例有望回升,電解鋁庫存去化已經放緩,目前來看去庫空間有限。預計第三季度,電解鋁累庫風險較大,對鋁價形成壓制。
產能產量方面,截止5月31日,今年國內電解鋁減停產共95.5萬噸,其中河南46萬噸,山西23萬噸;新增產能96萬噸,其中云南35萬噸,內蒙古25萬噸。整體國內產能置換已接近尾聲,但新投產能由于利潤被壓縮,投產偏慢,三、四季度電解鋁新投產能仍存在集中投放風險。
三、下游加工企業訂單下滑明顯
據調研了解,今年下游開工情況較往年提早出現下滑趨勢,雖然5月整體產量略高于4月,但訂單簽訂出現明顯下滑。鋁型材方面,企業普遍表示建筑型材訂單簽訂情況較差,部分企業訂單甚至下滑30%;而工業型材相對較為穩定。據我的有色網調研150家鋁型材樣本企業統計:2019年5月全國主流地區鋁型材樣本企業產量為53.47萬噸,環比上漲2%,同比下降1%;2019年5月開工率為58.16%,環比上漲0.81%,同比下降3.31%。短期來看,6月產量下滑已是必然趨勢,而從長期角度看,由于近3-5年房地產市場隨著建房減少漸趨飽和,因此型材廠的增長點在于向中高端工業材轉型,關注點仍在新能源汽車、高強度合金、輕量化領域等國家補貼項目。
與此同時,下游出口訂單出現縮窄。中美互征稅對于鋁制品及終端影響不容小覷,其中鋁合金輪轂是用鋁量較大,且出口至美國較多的一類。據我的有色網統計,2018年中國生產鋁輪轂全年消費約150萬噸,其中99.4萬噸用于出口,48.2萬噸出口至美國。受征稅影響,原鋁系鋁合金錠廠家反饋出口訂單有不同程度減少,國內市場貨源較充足,加工費小幅下調。近期越南將對華部分鋁型材征收120天臨時反傾銷稅,臨時反傾銷稅范圍為2.46%~35.58%,涉及企業有廣東部分較大規模鋁型材廠。由于越南是中國出口鋁型材數量金額最大的國家,占總出口量約12%,對于型材整體出口將有一定程度壓制。據企業反饋情況來看,因看好越南型材市場,仍維持出口趨勢,而數量方面會有所調整。
四、總結與預測
綜合各方面因素,目前滬鋁基本面弱勢顯露,維持震蕩下跌趨勢概率較大,需持續關注氧化鋁、電解鋁新增產能投放進度以及國內外黑天鵝事件。短期來看,預計滬鋁在13600-14100區間震蕩下行。
責任編輯:李錚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