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網印刷技術!我國造出新型平面化鋅錳微電池
2019年07月26日 9:4 12860次瀏覽 來源: 大連化物所 分類: 鉛鋅資訊 作者: XU123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二維材料與能源器件研究組研究員吳忠帥團隊發展了低成本、規模化的絲網印刷技術,制備出優良的二次水系平面化鋅錳微型電池。相關進展發表在《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在同期期刊上,韓國蔚山國家科學技術究院(UNIST)微型儲能專家Sang-Young Lee為該文撰寫點評文章“可規模、更安全、可印刷的鋅錳平面微型電池可廣泛應用于智能電子器件”,對該工作進行了評價。
新一代微型化、可穿戴電子產品的發展極大地刺激了人們對與之相匹配的新概念、高安全、長壽命微型儲能器件,尤其是平面化微型電池的迫切需求。平面化微型電池具有高度集成一體化的特點,克服了傳統三明治構型電池體積大、機械柔性差、彎曲狀態下界面易分離等缺點,是非常具有發展前景的一類新型可穿戴電子器件功率源。為了進一步提高電池功率源的安全性能,研究人員正在積極開發高安全水系電解液取代可燃性有機電解液,構建安全性高的水系平面化微型電池。其中,得益于電極材料的豐富儲量,鋅錳水系電池備受關注。然而,目前發展與集成電子器件高度兼容的高安全、低成本平面鋅錳電池關鍵制備技術仍然非常缺乏。
為解決這一問題,該團隊發展了一種低成本、簡單高效、規模化的絲網印刷技術,成功制備出兼具良好機械柔性、高安全和長壽命的新概念水系平面化鋅錳微型電池。科研人員首先以二氧化錳、鋅粉、石墨烯為功能材料,分別配置出鋅錳電池的正負電極和石墨烯集流體觸變性油墨;然后采用多步絲網印刷的方法,實現了平面化鋅錳微型電池簡單、低成本的規模化制備。該鋅錳電池不僅具有環境友好、高安全的特點,而且表現出了超長的工作壽命,在5C的電流密度下循環1300圈仍能保持83.9%的比容量,同時兼具良好的機械柔性和性能一致性。
此外,印刷基底的多樣性可滿足不同應用場景的需求。重要的是,絲網印刷是工業上已成熟的技術,因此該工作提出了一種非常有工業應用前景的規模化制備平面化鋅錳微型電池的方法,也為其他平面化柔性儲能器件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等的資助。
責任編輯:計瑋琪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