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制綠水青山的生態畫卷——金鼎鋅業渣庫環保整治紀實
2020年05月08日 13:8 19110次瀏覽 來源: 中國銅業 分類: 鉛鋅資訊 作者: 高長志
近日,筆者來到蘭州壩的一冶煉廠渣庫,只見挖機轟鳴,來回忙碌,平整覆土的雛形初步顯現,一群身穿藍色工裝的工人兄弟揮汗如雨,吆喝著勞動號子進行土工布覆膜,一幅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這是金鼎鋅業渣庫環保整治工程的一個場景,近年來,隨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步伐的逐漸加快,存在環保隱患的鉛鋅礦冶煉浸出渣庫整治已擺上議事日程,覆土平整后將種上植物,讓昔日的“傷疤”變“綠裝”。
Q1:正視歷史欠賬 補齊生態短板
一直以來,鳳凰山鉛鋅礦的開發曾創造了令人驚嘆的經濟發展,但同時也帶來嚴重的生態破壞,大量采礦剝離的廢料以及渣礦堆放,形成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隱患。近年來,金鼎鋅業面對歷史遺留問題,不等不靠,正視歷史欠賬,補齊生態短板,把礦山生態環境的恢復治理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突破口,抓治理,狠抓治理修復,利長遠,大力綠化復墾,讓水更綠山更青。
今年以來,金鼎鋅業為了實現生產發展和生態效益的雙豐收以及打造綠色礦山典范的目標,真正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把生態文明建設列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兩項整治為重點,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專項整治活動,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空缺,不留死角”的工作要求,對公司渣庫進行了全面排查摸底,采取“一庫一策”的方式,逐一制定整治方案,按照因山因勢、因地因宜、實行先急后緩的原則,在公司一冶煉廠、二冶煉廠兩個渣庫開展了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工程,通過這樣一個個指標的實現,讓這些“工業傷疤”變成“綠色衣裳”,基本達到全面復綠效果。
Q2:擼起袖子加油干 誓將舊貌換新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治愈“渣庫之傷”,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首先面臨的是安全問題,在暴雨天氣極易引發滑坡和坍塌,一旦發生危險后果難以想象,為有效的防止次生災害,切實保護周邊村民生命財產安全,金鼎鋅業決定將它作為一項生態修復工程進行綜合治理。
金鼎鋅業在蘭坪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指導下,通過對壩底干砌石壓底護坡進行加固,同時降低堆積高度,讓庫內積水能自然排泄,為渣庫筑起了一道“安全壩”,然后,對渣庫灘面進行覆土復綠,種植植物和四季花卉,將會最大程度降低甚至消除對周邊環境的污染和影響。
整治方案確定后,如何施工成了關鍵,為了安全穩定高效實施覆膜任務,公司管理層認為目前正處于生產經營困難的時期,部分職工因轉崗分流,沒有差事可做,隊伍穩定成為了最大的政治,鑒于此,公司經過充分論證,決定依靠自身的技術力量完成這項艱巨任務,面對從未干過的土工覆膜工作,全體職工團結一心,邊干邊學,在干中摸索,在摸索中創新。
人心齊,泰山移,在連續數月的環保整治過程中,面對現場條件差、工期緊、任務重的實際,全體黨員骨干始終沖鋒在前,帶頭肩扛手提,克服烈日、寒風、雨雪等惡劣天氣影響,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大家不僅絲毫沒有埋怨,而是頑強地與各種困難作艱苦斗爭,全體職工正在為公司生態修復戰略而緊張地忙碌著,每一個參戰者的臉上掛滿了微笑。
筆者在現場看到,一排排經過削平夯實的臺階已經初具規模,工人們正在削平夯實的臺階上覆土工膜,據悉,土工膜具有的耐環境應力開裂性能,抗低溫、抗老化、耐腐蝕性能,廣泛使用在固廢填埋防滲,污水處理廠防滲,尾礦處理等防滲工程,起到防止液體的滲漏和氣體的揮發,在防滲和隔離的同時也起到加強和防護的作用。
Q3:打好生態治理牌走好環保發展路
綠色是生命的象征,是大自然的底色,也普通群眾的期盼。金鼎鋅業認真踐行生態文明思想,按照渣庫閉庫復綠的新要求,以強烈的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啟動了公司渣庫環保生態治理工程,抽調百名職工大規模推進環保整治行動,初步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今年以來,金鼎鋅業在新冠疫情以及多重歷史遺留問題的影響下,面臨著不可預見的風險與挑戰,在這個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下,公司一手抓復產復工,一手抓項目建設,力爭實現利潤為正的生產經營目標,做好了較長時間過苦日子、緊日子的準備,按照化危為機降成本,千方百計找活路的相關要求,狠抓壓縮成本降本增效,能夠自己解決絕不會外包,能夠內部消化的就內部解決,不該花的錢一分一厘都不花,不該支出的費用就嚴格不再支出。此次渣庫環保整治行動,就是盤活資源、自找活路、降本增效的一次生動實踐。這一舉措不僅解決了員工復產復工以及渣庫治理的環境問題,還能為其他企業解決渣庫復綠問題提供了新的解決思路和方案。
起步即加速,快跑出效果,目前,金鼎鋅業渣庫環保整治行動已經走出了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健康發展的第一步,公司上下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通過持續的不斷治理,這項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惠民工程將逐步形成一個微型循環的良好生態環境,到那時,昔日的荒灘將變成林蔭綠地,植物生態群落這里初步形成,呈現出鳥語花香的生態畫面,渣庫環境面貌會得到徹底改觀,并且與原有山貌景觀基本恢復一致。
“下一步,我們將打生態牌,走環保路,生態修復與土地復墾結合,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公司一位環保人員如此說。他介紹說,以后渣庫將參照集團內部相關修復范例,在邊坡護砌圍墻,修建排水溝等措施,栽植適合本地氣候條件的樹種,打造成一個集生產、生活、生態三融合的生態恢復示范區,走出一條綠色發展的創新之路,讓昔日被破壞的綠水青山重現在鳳凰山下、沘江河畔。
責任編輯: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