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應加大黃金在資產配置中的比重
2020年07月27日 9:25 8606次瀏覽 來源: 期貨日報 分類: 期貨 作者: 董依菲
當前國際金價已站上1900美元/盎司高點,距離2011年9月創下的歷史最高水平咫尺之遙。在黃金價格不斷高漲背后,蘊藏著怎樣的投資機會?7月25日,由世界黃金協會、中國財富網共同主辦的“大變局時代的黃金市場”研討會在北京舉行,與會國內外黃金市場專家就黃金在資產配置中的地位、黃金市場投資機會等進行了探討。
世界黃金協會首席執行官泰達維(David Tait)表示,2020年上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地區封鎖和出行限制使全球經濟受到嚴重影響,“萬幸的是,中國的情況正在迅速好轉,不僅成功遏制了疫情擴散,各行各業也在迅速復工復產,市場的大部分關鍵指標都出現了強勁反彈,有力地提振了市場信心”。
不過,他認為,投資者仍需確保其包括黃金在內的投資組合具有行之有效的對沖手段。近期來看,國際金價飆升至1900美元/盎司關口,與2011年9月創下的1921美元/盎司的歷史高點十分接近。目前全球風險長期存在,加之利率處于超低水平,這些因素都將長期繼續支撐黃金的投資需求。
世界黃金協會首席市場策略師芮強(John Reade)認為,認識黃金戰略投資價值是進行黃金投資的關鍵因素,人們通常對黃金在投資組合中的作用缺乏認知。比如一些評論人士認為,黃金只是在高通脹期間才會有很好的表現,或者說黃金與大宗商品投資并無兩樣。也有一些投資者認為,黃金只適用于短期的戰術性投資,而且僅具有長期保值的作用。
在他看來,黃金戰略投資價值旨在證明上述認識都是錯誤的。黃金有助于全球投資者應對他們面臨的挑戰,一方面黃金可以產生回報,自1971年以來黃金的回報率一直可以達到或超過其他主要資產類別的水平;另一方面,黃金與其他資產類別的相關性低,令其成為實現投資風險分散的有效工具。除此之外,黃金市場也是流動性高的國際性市場。在回報、風險分散和流動性的綜合作用下,投資組合中配置黃金有助于資本保值。
芮強表示,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極其嚴重的沖擊,最初市場預期經濟會迎來快速的“V型”復蘇,但目前市場預期正轉化成更緩慢的“U型”復蘇,甚至更有可能是“W型”復蘇。可以看到的是,不確定性仍處于高位,有可能會對投資組合的表現產生持久的影響。
他認為,今年下半年以下關鍵因素將影響黃金走勢:一是高風險、低機會成本和最近的黃金價格表現;二是股市(尤其是美國股市)出現的大幅上揚可能會使市場進入調整期;三是債券的收益率預期較低,極低的收益率削弱了債券的避險功能;四是市場對通縮或通脹的擔憂情緒。
在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看來,應當加大黃金在金融資產配置中的比重,主要原因有三點:一是全球經濟下行,市場波動及風險加大,而黃金本身具有避險屬性;二是今年的疫情導致全球主要貨幣當局再度實行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貨幣超發情況十分嚴重;三是黃金的總供給很小,而且可開采成本很高,每年黃金的新增量非常有限。在全球貨幣超發的背景下,各國央行從2009年次貸危機之后加大了黃金儲備力度,央行黃金儲備規模顯著增加,這是目前配置黃金的一個基本邏輯。
“實際上早在上世紀70年代,全球就進入了紙幣泛濫的時代,時間節點是1971年布雷頓森林會議宣布黃金與美元脫鉤。在此之前,黃金與美元掛鉤,美元是沒有辦法超發的。而在脫鉤以后的50年里,美元因超發問題‘含金量’幾乎縮水97%,其他新興經濟體貨幣對美元大幅度貶值90%以上。”李迅雷說。
有關數據顯示,自1971年以來,美元紙幣增長21倍,美國經濟實際增長2.7倍,黃金存量只增長1.1倍,這是嚴重失衡的比例關系。1971年至今,美國股市漲了31倍,黃金價格漲了34倍,遠高于普通商品的5.3倍,也遠高于居民實際收入增長的1.5倍。
鑒于此,李迅雷認為,可以將黃金形容為“火山”,它會沉睡一段時間,但現在這個“火山”已經到了噴發期。
“目前來看,防范風險是市場主線,由于疫情還未結束,全球經濟仍處于下行過程中,投資者風險偏好在下降。所以,無論從貨幣超發的角度還是投資的意義說,黃金都是比較好的品種。”李迅雷說。
責任編輯:李錚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