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沖高回落 牛市能否延續?
2020年07月29日 13:23 8221次瀏覽 來源: 期貨日報 分類: 期貨 作者: 董依菲
國際金價昨日盤中一度升至1981.08美元/盎司,劍指2000美元/盎司大關,但隨后沖高回落,漲幅悉數回吐。后市“金牛”能否繼續呢?多位分析人士認為,短期獲利盤平倉可能帶來價格的短暫回調,但是中長期金價上漲趨勢未改。
金瑞期貨貴金屬研究員杜飛告訴期貨日報記者,貴金屬價格持續走高的主要驅動因素為通脹預期回升帶動美債實際收益率下行、美元指數急劇回落以及避險因素帶來的價格支撐。在他看來,上述利好仍有一定慣性,中短期將持續推升黃金價格。
縱觀歷史上的“金牛”行情,東證衍生品研究院貴金屬分析師徐穎表示,上世紀70年代和2000年以后的黃金牛市出現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國經濟相對進入下行階段,貿易赤字和財政赤字的擴張侵蝕了美元信用,黃金對美元價格出現重估并大幅上漲。
她表示,目前來看,美國經濟已經陷入衰退,伴隨著財政赤字激增、實際利率負值深化、美元持續走弱,經濟恢復需要較長時間。同時在經濟恢復的過程中,寬松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很難快速退出,至少到2022年年底前美聯儲都很難加息,并且將進一步通過購買資產擴張資產負債表,所以黃金牛市延續是較為確定的。
對于牛市行情的持續時間,杜飛認為,需要關注美國疫情狀況以及經濟修復程度。“隨著美國疫情的二次暴發,我們認為疫情若要得到控制,有賴于有效疫苗的問世,后期可以關注該時間節點。”
值得注意的是,美聯儲7月28日至29日召開貨幣政策會議,會傳遞下一步的政策信號,市場普遍預期本次利率決議大概率維持利率區間不變。在杜飛看來,美聯儲調整基準利率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維持低失業率和控制通脹。由于目前失業率仍在高位,通脹尚且溫和,疫情對經濟的困擾仍未散去,美聯儲加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鑒于6月議息會議之后,美國疫情惡化,經濟復蘇勢頭暫緩,就業市場再度走弱,居民消費活動承壓,預計美聯儲將維持鴿派的基調不變,貨幣政策延續寬松兜底方向。”徐穎表示,本次議息會議的關注重點在于美聯儲是否會進一步強化前瞻指引,并承諾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維持低利率。
在徐穎看來,美元長期走弱的格局已經確定。美聯儲推出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解決了全球市場美元流動性短缺的問題后,美元開始上行乏力并逐漸走弱。“目前來看,美國經濟的復蘇前景存在高度的不確定性,新一輪財政刺激政策推出在即,勢必加重財政赤字,而美聯儲將在未來2—3年維持低利率和資產購買的狀態,伴隨著債務擴張和流動性釋放,決定了美元中長期將延續弱勢。”
同時,美元指數走弱也受到歐美疫情表現分化的影響。杜飛表示,美國面臨疫情二次暴發威脅,累計確診人數已經超過400萬人,日增超過5萬,是世界上疫情最為嚴重的地區。而歐元區主要國家疫情控制得當,新增確診人數持續走低。隨著歐元區主要國家與中國的經濟逐漸恢復,歐元和人民幣持續走強,使得美元指數承壓。
目前來看,歐美企業的恢復情況也表現分化。方正中期期貨分析師史家亮表示,一方面歐洲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將直接助力經濟快速復蘇。歐盟通過復蘇基金計劃不僅刺激經濟加快修復,而且會提振市場投資者和消費者的信心。在此背景下,歐洲企業活動將會持續改善與修復。另一方面,美國7月以來疫情失控,致使部分州延緩或暫停復工復產計劃,同時地緣政治摩擦升級打擊了市場信心以及需求恢復速度。這不僅導致美國企業活動復蘇緩慢,也會拖累經濟好轉。不過在政府經濟刺激法案的推動下,整體復蘇趨勢不會改變,美國三季度經濟會有明顯好轉,但是好轉程度不及歐洲。
“當前超寬松的經濟政策以及歐元的強勁表現均令美元承壓,隨著全球經濟復蘇的持續推進,若美國疫情未見明顯好轉,將令美元進一步下跌,不排除跌破90關口的可能,而歐元和英鎊仍有上漲的空間。同時,在二次疫情風險猶存、全球央行大放水、地緣政治持續緊張、美元弱勢難改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貴金屬突破前高后仍有上漲空間。”史家亮說。
徐穎表示,羸弱的美國經濟基本面、大規模財政刺激以及無限量貨幣寬松政策,使得短期內美國經濟滯脹的可能性增加,疊加揮之不去的地緣政治風險,這些因素構成了黃金的上漲動能,2000美元/盎司的關口并不遙遠,潛在的回調風險可能來自短線資金的獲利了結,但中長期上漲趨勢未改。杜飛也認為,短期眾多獲利盤平倉可能帶來金銀價格的短暫回調,但在長期趨勢下仍然看好貴金屬價格。
責任編輯:李錚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