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開新局 求變促發展——玉溪礦業增強“五力”大討論活動側記
2020年08月24日 15:33 10010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銅資訊 作者: 謝鵬程
專題研討,深化認識;主題調研,全面覆蓋;直面問題,精準施策;謀劃發展,聚力聚智……自“增強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大討論活動開展以來,玉溪礦業有限公司堅持問題導向、結果導向,面對疫情大戰、市場大考,思想破局,主動求變,上半年生產經營取得了“雙勝利”,更加堅定了全面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決心和信心。
明勢,因時而動
“我們挺過了疫情最困難的時候,決不能淹沒在市場的大潮中。”玉溪礦業經受住了疫情的大考,順利實現全面復工復產。然而,平地驚雷起,受疫情影響,銅價下跌,一場更為嚴峻的考驗橫亙在公司生產經營面前。
降本就是增效,盈利才能生存,玉溪礦業生存保衛戰全面打響。“公司在年初就將增強‘五力’建設寫入黨委工作報告,在現在的情況下更不容松懈。”玉溪礦業黨委向全體職工下達了動員令。一時間,職工談論最多的就是“今日銅價”,考慮最多的是“過緊日子、苦日子”。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玉溪礦業以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專題研討,全級次黨組織圍繞“‘對標降本、共克時艱’怎么看怎么辦”主題展開大討論,并邀請云南省委黨校專家再次講授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分析疫情影響下的市場形勢,為生產經營提供借鑒參考。在此基礎上,該公司黨委搭“臺子”唱戲,解“扣子”掛帥,劃“格子”承包,在主題黨日活動中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作用,自主消化水池水倉清理等“零星”工程,完成井下電纜、風水管道敷設。
碰撞,動真碰硬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7月,玉溪礦業領導班子成立6個調研組展開“五力”專題調研,主動“沉下去”,直面制約發展的瓶頸問題及“卡脖子”技術攻關,掌握第一手資料,協調解決內部問題二十余項,制定近10項長期改進措施,動真碰硬推動高質量發展。
沒有成本優勢,就沒有競爭力;沒有產品優勢,就沒有影響力。疫情襲來,玉溪礦業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公司盈利能力薄弱,需要千方百計深挖潛力,完成年度目標。立足實際,玉溪礦業制定了90項提質增效項目,從營銷創效、資產盤活、成本管控等方面細化目標措施,上半年實現創效4000余萬元。
與此同時,玉溪礦業結合全要素市場化對標,圍繞成本競爭力提升,制定了包括5個維度、22個能力構成、43個業務支撐、85項一級指標、190項二級指標的綠色循環持續標桿礦山對標指標體系,建立了C3成本對標框架,力爭至2023年成本競爭力進入行業前列。并針對工作實際,分別與西南銅業、迪慶有色、昆鋼集團大紅山礦業等單位進行專項對標交流,學習借鑒優秀的管理經驗和工作方法,力爭提高發展質量。
“下半年工作更艱巨!”7月15日,玉溪礦業召開月度經濟運行分析會,深入分析上半年經營業績、提質增效、全要素對標工作完成情況及存在問題、解決措施,從穩產多產、實干攻堅、風險防范等方面為下半年生產經營工作定調定向。
求變,乘風破浪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6月,銅價市場逐漸回暖,然而全球疫情當前,玉溪礦業沒有左顧右盼的時間,更沒有猶豫徘徊的機會,唯有抓住增強“五力”的有利契機,在變局中開新局,化危機為新機,乘風破浪奔涌向前。
“綜合昆鋼大紅山礦業對標的情況,充填高度少于6米,厚度小于1米時,可以將充填擋墻雙排網筋、雙排錨鋼減一排。”深夜十點走進充填工區,技術人員正圍桌而坐,挑燈夜戰,圍繞著改進充填工藝激烈討論,“根據平時監測的數據,隨著充填濃度提高到69%,我認為完成可行。”“我們還可以開展放砂能手評比,為穩定生產提供保障。”就減少材料投入而言,充填工區3個月就減少成本投入約5.5萬元。除此之外,充填工區開展內部對標,在二制備站“嫁接”一制備站《連續穩定性放砂》項目的成功經驗,通過1個多月的項目改造,成功試車投入生產,在提高平均充填濃度的同時,可將濃縮池回水量提高25%,用水量減少10%。
安全是第一產品,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玉溪礦業的實踐經驗。“我們選廠在年初發生過一起險兆事故,雖然沒有造成損失,卻也給我們的安全管理提了醒。”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不能放過任何違章,不能放過任何事故,選廠圍繞打通班組安全管理“最后一米”,設立“黨員安全督察崗”,主動講安全知識,強化日常安全培訓,主動辨識風險;開展“隱患隨手拍”,主動排查現場隱患,抓實隱患整改,營造安全的生產環境。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玉溪礦業將以黨建為高質量發展賦能,以奔跑者的姿態咬定全面目標任務不放松,緊盯安全環保和疫情防控不放松,抓實全要素對標和提質增效不放松,蓄勢發力,求變破局,朝著全面完成年度目標的方向砥礪前行。
責任編輯: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