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20)》發布
2020年10月28日 14:40 5404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科技創新
本報訊(記者羅娜 通訊員楊秋玲) 近日,自然資源部發布《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披露,2019年,全國地質勘查投資993.4億元,較上年增長22.6%。在非油氣礦產地質勘查投資中,礦產勘查投資88.03億元,同比下降5.1%,主要用于金礦、鉛鋅礦、煤炭、鈾礦、銅礦勘查,合計占全國非油氣礦產勘查投資的54.2%。與2018年相比,鎢礦、錫礦、鉬礦、石墨投資增長,煤炭、鐵礦、錳礦、銅礦、鎳礦、金礦、鉀鹽、磷礦等礦種投資降幅較大。截至 2019年底,全國已發現173種礦產,其中,能源礦產13種,金屬礦產59種, 非金屬礦產95種,水氣礦產6種。2019年我國天然氣、頁巖氣、鉛礦、鋅礦、鋁土礦、 鉬礦、銀礦、菱鎂礦、石墨等礦產資源儲量增長比較明顯。
《報告》指出,2019年,我國礦山生態修復力度不斷加大,研究制定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投入礦區生態修復的政策措施。落實國家重大戰略決策,部署開展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京津冀周邊及汾渭平原等重點區域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工作。積極推進綠色勘查標準的修訂完善,大力開展綠色勘查項目示范工作。各地通過規劃、標準、政策的制定實施,全面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工作。2019年至2020年度中央財政安排獎補資金37億元。根據遙感監測數據統計,2019年全國新增礦山恢復治理面積約4.8萬公頃。其中,在建和生產礦山新增恢復治理面積約1.92萬公頃,占40.05%;廢棄礦山新增恢復治理面積約2.88萬公頃,占59.95%。在年度綠色礦山遴選中,有953家納入全國綠色礦山名錄。其中,大型礦山573家,占60.2%;中型礦山292家,占30.7%。
在礦產資源管理方面。截至2019年底,全國共有探礦權12294個,勘查面積315.2萬平方千米,同比分別下降26.1%、6.4%;采礦權39799個,礦區面積25.5萬平方千米,分別下降18.9%、1.1%。2019年,全國新立探礦權527個,勘查面積14429平方千米;新立采礦權1649個,礦區面積5235.48平方千米。
在礦產資源政策法規方面,2019年頒布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法》,起草了《礦產資源法(修訂草案)(送審稿)》,印發了《關于推進礦產資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項的意見(試行)》,對建立和實施礦業權出讓制度、優化石油天然氣礦業權管理、改革礦產資源儲量分類和管理方式等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制度創新。2019年,全國資源稅收入總額1822億元,較上年增長11.8%,占國家稅收總額的1.2%;全國礦產資源專項收入977.54億元,包括探礦權、采礦權出讓收益941.46億元,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占用費)36.08億元。
《報告》還對地質礦產調查評價、地質資料管理與服務、礦產資源領域科技創新和礦產資源領域國際合作等方面作了具體介紹,并指出我國在礦產資源領域研究成果顯著,在成礦理論和關鍵技術方面有新的突破;積極落實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全面推動地質礦產領域雙邊與多邊合作,通過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中國-東盟礦業合作論壇等國際交流平臺,進一步鞏固并發展了與有關國家在礦業領域的務實合作。
責任編輯:楊凈茹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