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揚帆 砥礪前行
香爐山鎢業創新發展紀實
2021年11月08日 9:48 45146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鎢 作者: 徐秋生
2016年至2020年,江西省修水香爐山鎢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香爐山鎢業)在歷經金屬礦業市場“寒潮”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嚴峻考驗后,始終以逆境揚帆的姿態砥礪前行,取得了良好的生產經營業績。累計生產鎢精礦18730標噸,超目標任務1430標噸,生產銅金屬量1804噸,實現營業收入14.92億元、利潤總額2.3億元。
降本增效促發展
香爐山鎢業成立于2003年4月,由中國五礦有色金屬公司牽頭整合香爐山11家礦山企業重組而來。隨著礦山開采的深入推進,采礦難度越來越大、原礦品位越來越低。特別是“十二五”末期以來,有色金屬市場持續低迷,公司于2015年和2016年連續2年虧損。
“礦山是保障,冶煉是基礎,合金是方向。”作為中鎢高新戰略定位的上游產業,如何盡快走出困境?香鎢人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懸掛在生產作業現場“企業保生存、員工保飯碗、未來保發展”的橫幅,不止是一句口號,更根植于香鎢人的心里。
保生存的根本出路在扭虧為盈。經過多年的管控和擠壓,成本縮減空間越來越小,這無異于從干毛巾中擰出水分來。5年來,香爐山鎢業在探尋成本管控之路上行穩致遠,留下了一步步堅實的腳印。2016年,公司實施“零基預算”,從采運礦、選礦、尾砂充填及期間費用等四個主要環節入手,減少支出預算2200萬元;2017年,提出“一個確保、兩個提高、三個降低”的工作思路,在2016年實際發生額的基礎上,再度減少支出1100萬元;2018年,在井下尾砂充填量較上年增加8.6萬立方米、充填成本增加780萬元的情況下,推動管理和技術創新等手段實施,消除了外部因素對生產成本的影響;2019年,列出18項重點任務清單,推動了全年成本指標的順利實現;2020年,對標行業,不講條件硬性下調費用定額,其中,招待費下降20%,差旅費和車輛費均下降10%。
要完成一降再降的成本指標,必須抓住關鍵點。香爐山鎢業發動全員尋找成本“失血點”,收集匯總后,分門別類召開成本管控專題研討會,一對一研究改進措施。
“已停產選廠部分固定資產閑置浪費”“由于運礦路程遠或增加了轉運環節,四選廠運礦成本高”“碎礦工段除塵用水可再利用”……一些在平??此撇黄鹧鄣膯栴},經一雙雙火眼金睛“掃描”后,都一一被揪了出來,并將它們歸納成86項管控任務,每一項以生產單位為主體,1名班子成員和2名職能部門中層干部跟蹤服務,破解生產難題。
為徹底消除管控盲點,香爐山鎢業亮出了拷問作業現場、提升結算層次、推行外協服務競爭機制等控虧減虧十把“利劍”,將管控手段覆蓋到了涉及成本費用的每個環節。
隨著管控任務的落實和管控措施的落地,香爐山鎢業成本管控效果日益顯現:2016年,全面完成了預算目標,同比2015年減虧4498萬元;2017年,完成減支任務1083.49萬元,實現了扭虧為盈;2018年,實現利潤總額1.0225億元,公司重新進入了中鎢高新利潤億元企業方陣;2019年,鎢精礦產量達到近6年來最高水平,鎢精礦完全成本比上年下降6.54%;2020年,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兩不誤,全面完成生產任務,鎢精礦完全成本比預算下降1800元/標噸,利潤總額完成預算的102%。
安全環保強根基
在香爐山頂峰,氣勢恢宏的尾砂充填站傲然矗立,它是香爐山鎢業投資3000多萬元建設的全尾砂膠結充填系統的一部分。“十三五”期間,香爐山鎢業持續治理井下高大采空區重大安全風險,通過實施東部采空區膠結充填,加固和構筑人工礦柱,構筑人工假巷等綜合治理,累計減少采空區體積約107萬立方米,有效降低了采空區安全風險。隨后,香爐山鎢業東部采區地壓控制技術研究及采空區穩定性安全專項論證項目通過評審驗收,實現高大采空區安全風險降級銷號。
為徹底治理歷史遺留的安全環保隱患,“十三五”期間,香爐山鎢業堅持以安全文化建設為引領,致力構建優良穩定的安全環保新格局,在前期陸續建成井下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尾礦庫在線監測系統、尾砂充填系統、兩期二次廢水處理工程的基礎上,加快了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水平,新建了深錐濃密系統,完成了井下運輸系統、通風系統智能化運行,礦區公路等改造工程。通過采用中深孔采礦法采礦,推廣使用遙控鏟運機、撬毛臺車、機械液壓破碎錘、移動破碎臺車,全封閉濕式制動井下運礦車,建立和不斷完善微震監測系統、“6+1”系統等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生產安全和環保水平不斷提升。
與此同時,香爐山鎢業深度治理尾礦庫,完成了香木堂與鐵匠坳尾礦庫整改工程、陽坳尾礦庫閉庫工程、琴海尾礦庫隱患治理及恢復閉庫工程、任家山閉庫尾礦庫加固工程,通過持續深入治理,尾礦庫防洪等級進一步提升。
改革創新添活力
“礦山要改變傳統的發展路徑,創新發展模式,要聚焦于礦業主業的發展,聚焦于礦山安全環保、設計建設、采選技術、運營管理、協同共享等核心能力的培養,聚焦于安全環保、產量、成本三大任務。”中鎢高新黨委書記、董事長李仲澤對礦山企業的殷殷囑托,成了香爐山鎢業機制和技術創新的源泉和動力,推動一項項改革創新舉措扎實落地。優化人力資源管理,通過強化職能整合、崗位歸并措施,推動機構調整,員工人數減少了12%,人均鎢精礦年產量提高了36%;推行費用管控卡,對所有敏感、有波動的成本費用項目按預算定額逐月充值,實行“有額節支、無額不支,節支有獎、超支不補”的辦法,為費用管控找到了切入點;改革物資購存方法,配合中鎢高新集中采購,盤活積壓庫存物資,大幅降低了物資采購價格,減少了資金占用;全面落實績效考核,推動以產量、成本和安全環保為主要內容的績效考核向下延伸,成本管控指標分解到崗到人率達90%以上;落實改革創新舉措,每年分類召開多個專題懇談會,及時征集、整理具有可行性的意見建議,逐條分解到各單位落實執行。
如果說管理創新觸動了香鎢人的每根神經,那么,技術創新則為企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5年來,香爐山鎢業大興科技創新、技術革新之風,建立了“鼓勵創新創造、獎勵有功人員、寬容探索失敗”的激勵機制。一方面,積極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應用中深孔采礦技術,臺班效率由80至100噸/班提高到100至120噸/臺班;開展提高選礦回收率研究試驗,選礦回收率穩步提高;取消了鎢精礦烘干、配批(摻和)工序,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改善了作業環境;建設智能選礦拋廢項目,可大大提高原礦入選品位和選礦回收率。2019年,公司順利通過省級綠色礦山建設驗收,成功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另一方面,公司發揮群體智慧,員工成為創新革新的中堅力量。大到達國際領先水平的“香爐山鎢礦綜合地壓監測預警與防治措施研究”項目、小到某一個零部件的改進,香爐山鎢業數十項創新革新和科技試驗成果在采選生產、安全環保中大顯威力,年創直接經濟效益近千萬元。
責任編輯:張雪卉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