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錫業職業技術學院深度推進產教融合助力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彰顯百年國企辦學特色 助力世界錫都轉型升級
2021年12月27日 9:50 4394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科技創新
近年來,云南錫業職業技術學院(下稱“云錫職院”)依托百年大型國企——云南錫業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云錫”)的資源、品牌、科技、文化等優勢,積極融入世界錫都——云南個舊的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全面展現了職業高校應有的擔當和新時代職教人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對接產業發展 辦學成果豐碩今年10月19日,云南省教育廳公布2021年云南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獲獎名單,云錫職院榮獲一等獎。這次大賽每年舉辦一次,體現了全省高職教育“三教”改革的重大進展,代表了全省高職教育教學工作的最高水平。
作為一所地方高職院校,云錫職院從自身的發展水平和辦學實際出發,堅持“扎根世界錫都辦教育”,主動對接云南個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緊緊圍繞云錫打造“云南省重要的有色金屬資源整合發展平臺、云南省有色金屬高端原材料和精深加工新材料產業引領者”的戰略定位,按照服務行業、企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并重的思路,不斷優化專業建設、推進教學改革,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
目前,該院先后建成了教育部重點專業2個,云南省重點專業3個、特色專業1個、示范性實習實訓基地5個,成功入選云南省高等職業教育特色骨干院校,并成為云南省首批、教育部第二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及云南省高水平骨干專業建設單位。
經過不懈奮斗和努力,云錫職院獲得了云南省第八屆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1項、全國有色行業教育教學成果獎1項,主持或參與編寫各級各類規劃教材30余部、云南省精品教材2部、有色金屬行業優秀教材5部。近3年,立項省級及以上科研項目43項,發表學術論文143篇,其中SCI&EI收錄6篇,北大核心13篇;指導學生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13人次,獲云南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5人次、二等獎29人次、三等獎80人次。
依托百年云錫,云錫職院組建了多個由校企人員共同組成的高水平教學團隊,實現了課程供應鏈的更新和生產流程的再造優化,促進了知識和技能的重構和更新,極大地提升了教學團隊的教學能力和水平。近年來,建成省級優秀教學團隊2個、省級創新團隊2個、校級優秀教學團隊4個,教學團隊中被列入云南省萬人計劃“產業技術領軍人才”7人,列入萬人計劃“技能大師”3人,錫都名家5人。
深化產教融合 培育時代工匠云錫職院主動加強與行業、地方的溝通,建立起校企共建共管共享的協同育人機制,助推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建立了協同育人機制,校企合作持續發力,積極探索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產教融合漸入佳境。
立足個舊,該院加強與當地人社局、老廠鎮、卡房鎮的聯系和溝通,主動到小微企業、民營企業、鄉鎮開展政策宣傳,努力拓展面向企業職工、農村轉移就業勞動力等八類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與江蘇省昆山市、常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云南飛航教育集團,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等形成了政校企合作,不斷打造校企命運共同體。
基于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規律要求,該院以云錫為堅強后盾,系統探索了“企校聯盟、一體育人、學訓交替、崗位成才”的現代學徒制試點模式,實施“校企一體、教師師傅一體、學生學徒一體、教室崗位一體”育人。通過在“學習、實訓、實習”交替循環中提升技術技能,在“識崗、融崗、跟崗、頂崗”崗位育人中進階,促進“學生、學徒、準員工、員工”身份轉變,助力學生成長成才。
自2017年開始試點以來,成果已經逐步顯現。5年來,接受學徒制培養并入職在云錫和個舊中小微企業的學生達1300余人。多年來,成長為企業技術骨干或管理骨干的學生占30%,成長為省級技能大師的5人,成長為全國技術能手的2人,獲云南省“云嶺工匠”稱號3人,省級勞模3人,云錫勞模9人,杰出青年5人。聘請云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的工匠5人。
提供智力支持 助力轉型升級個舊,擁有2000多年的錫開采史,100多年前就是云南工業文明的重鎮。近年來,作為享譽世界的“錫都”和環境優美、經濟活躍、文化繁榮、宜業宜居的現代文明城市,個舊也遇到了成長的煩惱。發展空間狹小、自然資源短缺、經濟轉型艱難、社會矛盾凸顯、環境壓力加大、綜合成本上升、競爭優勢弱化,發展思路的糾結與焦慮躍然紙上。
如何以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和發展模式破解難題,搶占未來發展的制高點。一個重要的戰略選擇就是加快技術創新與工業化深度融合,不斷增創綜合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探索出一條以推動經濟社會轉型與創新發展的新路子。
創新離不開人才,人才的培養離不開教育,教育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和投入。
按照“企業出訂單,職院出菜單,政府來資助”的思路,云錫職院傾力打造“接地氣、受歡迎、可信賴的職業技能培訓品牌”。以云錫先進的裝備和生產技術服務新農村建設,送教下鄉,送技上門,開展了“萬名黨員進黨校”“錫才計劃”“精英計劃”“崗位練兵”“專業技術提升計劃”“鄉村振興鄉村行”等系列專題培訓活動,構建起了覆蓋紅河州、輻射云南省的技術服務網絡,被廣大農民和企業譽為致富興企的靠山。
“十三五”期間,該院社會培訓達到6萬余人次,開展新型職業農民、企業技術人員培訓、農村電商等技術培訓1.6萬人次,精準扶貧培訓389人次,成為云南省十大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
與企業人員共同承擔攻堅課題30余項,申請專利16項,有一半以上項目在企業中轉化。以此為基礎,云錫職院建成了云南省高等學校創新創業平臺、國家級選礦技能大師工作室、云南省工藝美術傳承基地以及6個云南省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為紅河州乃至云南省職業教育服務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的助推器。
黨建鑄魂育人 文化引領聚力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辦好我國高等教育,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牢牢掌握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權,使高校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
作為大型國企舉辦的高職院校,該院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正確的政治方向貫穿到辦學育人全過程。
在企業層面,充分發揮云錫黨校優勢,不斷探索完善組織形式,通過集中培訓、集體學習、個人自學和組織生活、實踐鍛煉有機結合,切實增強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的規范性、針對性和系統性。結合企業實際,研究確定重點項目、對象和專題,采用公司示范培訓、二級單位重點培訓、車間坑口普遍培訓、基層黨組織、班組長兜底培訓的形式,扎實開展黨員集中培訓。
在學校辦學層面,大一學生以“適應”教育為主,通過現場教學,引導學生樹立社會認同、家國情懷,做好自我規劃,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大二學生以“奮斗”教育為主,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加強勞動教育,培養艱苦奮斗精神,激勵學生拼搏進取,勇克難關。大三學生以“追夢”教育為主,開展雙創引導,培育創新創業精神,促進成長成才。
在校園文化層面,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打造特色校園文化,開展文明校園創建,開展形式多樣、健康向上、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支持學生參與各類志愿服務實踐,提升了大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和文化素養,從而構筑了全方位多層次的育人體系。近年來,投入100余萬元,在校園內先后建設了校史館、黨建書屋、黨員活動室、職工之家、健身房,打造了校園燈桿文化、教學樓文化、圖書館文化、安全文化,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傳統文化、黨建文化、云錫企業文化、校園文化處處看得見、時時記心上,進一步陶冶情操、洗滌心靈。持續開展“知行大講堂”“黨的故事進校園”“高雅藝術進校園”系列活動,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懂技術的人講技術、會藝術的人講藝術,進一步開拓了學生視野,豐富了學生知識,培養了學生的家國情懷。
站在歷史的新方位,以建黨100周年為契機,云錫職院將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和云南省職業教育改革要求,突出職業教育戰略地位,構建以就業為導向、以培育工匠為目標、服務社會和市場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育更多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責任編輯:楊凈茹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