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礦業建成我國最大銅礦山
“巨龍”騰飛世界屋脊
2022年01月12日 10:37 15901次瀏覽 來源: 紫金礦業 分類: 銅資訊
歷時一年半,我國最大的世界級銅礦項目在西藏建成投產。
2021年12月27日,紫金礦業旗下西藏巨龍銅業舉行投產儀式,項目一期達產后年產銅約16萬噸,在全球新能源革命浪潮對銅的需求進一步增長的背景下,將為提高我國銅資源自給能力產生積極作用。
2020年6月,紫金礦業以約38.8億元收購巨龍銅業50.1%的股權,主導開發我國已探明銅金屬資源儲量最大的世界級斑巖型銅礦。項目擁有驅龍銅多金屬礦、榮木錯拉銅礦和知不拉銅多金屬礦三個礦權,分布在海拔4000-5400米的雪域高原,有著儲量大、品位低、海拔高三大特點,備案的銅金屬量1072萬噸,伴生鉬金屬量57萬噸;依托紫金礦業低品位資源的勘探和開發優勢,該礦存在大量品位在0.2%左右的低品位銅礦資源,資源總量將超過2,000萬噸。
巨龍銅業選廠
紫金礦業入主前,礦山建設已經停建一年多,面臨著長期停工、歷史遺留問題繁雜,以及冰天雪地、高寒低壓低氧的惡劣環境對人的意志和管理能力的考驗。對于總投資超過150億元的大型高原建設項目而言,時間是最大的成本和最大的效益。在建設過程中,紫金礦業巨龍團隊發揚老西藏精神和“艱苦創業、開拓創新”的紫金精神,把巨龍“總部”從條件相對舒適的拉薩巨龍大廈設在海拔更高、條件更艱苦的墨竹工卡縣,把現場指揮部設在海拔最高的驅龍礦區選礦廠。
對照2021年建成投產的總目標,紫金團隊在地方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積極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加強規范運作,攜手50多家協作單位點燃了一場緊鑼密鼓的建設熱潮,圍繞全面提升礦區信息化、智能化、自動化水平,通過優化工程方案,科學安排施工計劃,突破工程瓶頸,攻克了上百項安全、設計、建設、安裝、調試等方面的難題,高峰期參建人員達7000余人,最終16個月實現選礦系統聯動試車,18個月實現一期10萬噸/日采選工程建設任務進入投料生產階段。項目一期工程投產后,加上知不拉銅礦的產量,巨龍銅業2022年預計將產銅12-13萬噸。
作為西藏重點招商項目和福建省援藏重點項目,新巨龍為當地經濟社會、民生就業帶來了新的積極變化,圍繞促進興邊富民和民族團結工作,僅2021年,巨龍銅業在墨竹工卡縣甲瑪鄉社會捐贈、產業扶持、搬遷補償等方面累計支出約1.2億元,招聘當地藏族大學生和員工約780人,為西藏籍員工創收約2450萬元。在紫金礦業的支持下,巨龍銅業首次招聘86名西藏學員,提前在福州大學紫金地質與礦業學院進行為期一年的培訓學習,將成為礦業領域管理和技術人才。
巨龍銅業尾礦庫下游生態修復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要求,紫金礦業在項目建設期就把生態保護放在首位,通過推廣清潔能源使用,制定碳減排措施,打造低碳排、低能耗的超大型礦山。項目建設期間,巨龍銅業投入1.16億元完成生態修復面積172萬平方米,種植喬、灌木17萬株,開展礦區生物多樣性摸底調查,不斷優化項目設計,盡量減少對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的擾動。
今天的巨龍銅業高山綠草,高原柳、藏青楊、沙棘、格桑花、油菜花交替入鏡,綠色畫卷漸次舒展。未來,巨龍銅業將全力推進綠色礦山、花園式礦山建設,努力打造高原礦山生態修復典范,探索一條礦山生產建設與生態環保相容兼顧、有機融合、相互促進的綠色礦業發展之路。
紫金礦業集團董事長陳景河表示,巨龍項目復工僅一年多時間就建成投產,創造了高原礦山新的標桿和豐碑。巨龍銅業一期工程的建成投產,對于提高中國緊缺的銅資源供應能力將產生積極作用。
目前,巨龍銅業正在進行礦山開發的總體規劃,重點對低品位資源進行綜合開發利用,擬分階段實施二期和三期工程,若項目得到政府有關部門核準,最終可望實現每年采選礦石量約2億噸、年產銅金屬量超過60萬噸規模,成為全球采選規模最大的高水平綠色礦山。
責任編輯: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