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持續16年實施稀土開采總量控制?
2022年02月08日 9:38 9306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稀土 作者: 邱林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印發通知,下達2022年第一批稀土開采、冶煉分離總量控制指標。通知明確稀土是國家實行生產總量控制管理的產品,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無指標和超指標生產。2022年第一批稀土開采、冶煉分離總量控制指標分別為100800噸、97200噸。
自2006年以來,我國開始實行稀土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管理制度,距今已持續16年。也許有人會問,為什么國家要對稀土產業采取這一措施呢?其答案是,作為重要的稀缺性戰略資源,稀土是國家實行保護性開采的特定礦種。對稀土資源實施開采總量控制,旨在防止過度開采、盲目競爭。
稀土作為我國保護性開采的特定礦種,在其開采領域,長期為一些結構性問題所困擾,如在稀土產品價格高位運行時,亂采濫挖、偷挖盜采等行為時有發生。這使得我國稀土資源過早、過快耗竭,資源大量流失,資源儲備嚴重不足。加強稀土開采總量限制,有利于解決稀土資源過量開采、稀土資源消耗過快的問題。
《礦產資源法》第十七條明確規定:“國家對國家規劃礦區、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和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采的特定礦種,實行有計劃地開采。”因此,對稀土資源實行有計劃開采,是我國法律的法定要求。
同時,2021年初公布的《稀土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第八條也明確規定,建立稀土開采和冶煉分離總量指標管理制度。并要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發展改革、自然資源等部門研究擬定稀土開采總量指標和稀土冶煉分離總量指標,報國務院批準后向社會公布。
我國的稀土儲量約占全球總量的23%,卻滿足了全球90%以上的需求量。稀土作為國家稀缺資源,且其在高精尖科技和武器方面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隨著稀土戰略價值進一步凸顯,稀土材料的應用前景極為廣闊,覆蓋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等領域。預計到2025年,稀土行業整體邁入以中高端應用、高附加值為主的發展階段,充分發揮稀土應用功能的戰略價值。
現在,國家實施稀土開采總量控制后,無論是上游、中游還是下游的公司都將受控,未來稀土業的附加值肯定會獲得提升,對我國上下游的產業鏈發展以及稀土價格將起到平穩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有了國家稀土開采總量控制,稀土價格將會有所提升,稀土價值才能真正體現出來。
當然,對稀土開采總量控制,歸根結底是要將該政策執行到位。這就要求各地方政府或稀土主管部門,要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管控的長效機制。對稀土是否超計劃開采的監管應該是全程的,貫穿于各個環節。特別是在開采環節,要對探礦證、采礦證進行監管,對開采的范圍、數量、時間進行嚴格規定,不能無證開采、越界開采,并嚴厲打擊非法開采。
責任編輯:周大偉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