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稀土高新區以創新激活稀土產業發展“動力源”
2022年03月31日 8:50 9136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稀土 作者: 賈婷婷
“十四五”以來,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立足產業現狀,聚合高質量發展的強“磁力”,在激活稀土產業發展“動力源”上邁出了堅實步伐。
近年來,稀土高新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發展“2+2+N”現代稀土產業體系,重點推動永磁、儲氫、催化、拋光、合金五大產業鏈做長、做精、做強;實施稀土新材料和應用領域、配套裝備新技術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細分市場,提升主導產品質量和培育優質產品品牌,建立以名優產品為主導的品牌認證體系,實現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力爭到2025年稀土產業實現產值千億元以上。
政策護航
激發稀土企業創新活力
從原料除渣、除鐵,到烘干、焙燒、粉碎,再到粉體精密分級……近日,位于上海交大包頭創新產業園的包頭華明高納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正馬不停蹄地生產稀土拋光粉。這種應用于精密光學儀器玻璃、集成電路基板玻璃等制品的拋光材料,在市場上反應良好,訂單供不應求。“公司自去年3月份投產以來,基本處于連續生產狀態。目前,我們正加快技術攻關,希望進一步釋放產能、擴大市場。”該公司副總經理銀新元說。
與此同時,內蒙古晶陶鋯業有限公司的6條彩色粉體生產線也處于緊張生產狀態。該公司副總經理任玉成表示,晶陶鋯業采用高能球磨技術生產的彩色稀土氧化鋯粉體原始粒徑達到了納米級,具有粒徑均勻、燒結活性高等特點,得到了市場認可,已接到了來自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的訂單,很快就可以批量生產。
在稀土產業競爭白熱化的高端細分市場,科技創新給包頭嘉泰金屬科技有限公司這樣的“新面孔”留出了成長空間,該企業用強勁的銷量增長證明了科技成果轉化型企業并非“小角色”。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嘉泰金屬技術成果轉化已取得良好經濟效益,2021年實現產值437萬元。
嘉泰金屬技術負責人仝泊濤表示:“我們依托上海交通大學金屬基復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國際首創的原位自生稀土氧化物顆粒強化鈦合金技術、等溫鍛造、精密鑄造等方面的技術,已制備出直徑達580毫米、重量1.5噸的國際最大尺寸鈦基復合材料鑄錠,實現了在航空航天、核電、船舶、高端設備等領域的規模化應用,滿足了國家戰略需求。”
“2021年,上海交大包頭創新產業園孵化企業在電價、項目審批、立項申請等方面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研究院獲批立項達到8項,創歷史新高,獲批扶持資金1200萬元。政府如此大的支持力度,我們也取得了一些成績,比如,晶陶鋯業成功獲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嘉泰金屬呂維潔教授獲評國家‘萬人計劃’科技領軍人才等。”上海交大包頭材料研究院院長助理兼科技發展部部長張大治說。
科學施策
構建共生耦合產業體系
數據顯示,包頭天和磁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稀土永磁材料產能達到7500噸,實現產值23億元,較上年增長70%以上。其中,燒結釹鐵硼毛坯產量在內蒙古自治區占比23.4%,排名第一。
當前,天和磁材正重點圍繞下游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風力發電、節能家電、3C消費電子等細分領域的能源綠色化、用能高效化、裝備輕量化、器件小型化需求,專業生產稀土燒結釹鐵硼、燒結釤鈷等關鍵功能材料。
蹚出轉型新路子,綠色發展正當時。目前,稀土高新區正按照包頭市稀土產業“十四五”規劃,優先發展永磁、儲氫材料產業,重點發展拋光、發光、催化材料產業,積極發展稀土永磁電機、稀土特種合金等“稀土+”產業,全力帶動稀土永磁終端應用產業迅速崛起。
在產業發展方面,稀土高新區重點推動稀土永磁產業做大做強,計劃“十四五”末期做到磁材產能占全國一半以上;拓展稀土儲氫材料應用領域,發展高性能拋光粉、拋光液,以及納米級氧化鈰拋光粉,推動稀土拋光盤、拋光布產業化,建成全球最大的拋光材料生產和銷售集散地;轉化及推廣稀土在鋼鐵、銅、鎂鋁合金、特種高溫合金、金屬后處理等領域的應用,實現稀土發光材料在高能量密度激發光源、全光譜照明及廣色域高清顯示、高性能生物農業照明材料及器件的應用。
在項目招引方面,稀土高新區突出招大引強、招新引優,主動對接稀土行業頭部企業,加速延鏈補鏈強鏈,促進稀土產業向寬領域、高水平、深層次、集群化發展。
在技術創新方面,稀土高新區認真落實內蒙古自治區《關于加快推進“科技興蒙”行動支持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措施》,依托國家稀土功能材料創新中心、中科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上海交大包頭材料研究院等院所優勢,集中力量攻關“卡脖子”技術難題,打通技術轉移、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為稀土產業注入強勁內生動力和科技支撐。
在人才培養方面,稀土高新區加強與高職院校合作,做好稀土技術工人隊伍培養,并用好包頭市關于人才引進的相關政策,確保稀土人才在高新區留著住、用得好。
創新是稀土產業發展的生命源泉。稀土高新區將著力在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重點領域,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加強核心技術攻關和自主知識產權體系建設,構建特色鮮明、結構合理、集約高效、產業共生耦合的稀土產業發展體系,推動稀土產業向綠色化、高端化邁進。
責任編輯:周大偉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