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韶華 行則將至:記鄭州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六冶BIM中心民建工程主管李慶鎧
2022年06月08日 16:37 2834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科技創新
李慶鎧,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第六冶金建設有限公司BIM中心民建工程主管,是一名90后小伙子,今年是他參加工作的第七個年頭了。本著“不負韶華,行則將至”的信念,李慶鎧立足本職崗位,銳意進取,在工作中敢拼敢闖、敢趟新路。經過資料員、技術員、造價員、技術負責人、BIM應用主管等多個崗位歷練的他,每次都能快速適應,迅速成長。2021年,在河南省鄭州市第18屆職業技術運動會“BIM應用工程師職業技能競賽”中,李慶鎧從幾十名選手中脫穎而出,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他也因此被評為“鄭州市技術狀元”,獲得了鄭州市五一勞動獎章。
業精于勤而行成于思
2020年初,李慶鎧來到六冶BIM中心工作。該中心是一支講團隊、講實戰、講創新、講拼搏、講奉獻的技術團隊。
當時,無論是BIM理論知識,還是建模、工藝軟件實操經驗,李慶鎧與其他同事相比差距都很大,他也因此壓力倍增。白天,他在按時完成工作任務的同時,虛心請教,跟著同事學習BIM建模;晚上,他通過網絡尋找各類專業教學視頻,一學就到深夜。在他的辦公桌上擺滿了專業書籍、學習筆記。付出終將有回報,通過半年多的學習,李慶鎧已經能夠得心應手地操作Revit、廣聯達系列、魯班系列、Tekla等軟件。
學無止境,不進則退。勤奮扎實工作之外,李慶鎧不斷提升自己的學歷和知識水平,讓業務技能更扎實。2021年,他順利取得鄭州大學建筑與土木工程碩士學歷,同年,取得了市政工程二級建造師資格證書。
一步一步的積累,無數個日夜的付出,如今,在基于BIM技術解決民用建筑領域的結構、暖通、電氣等復雜問題方面,李慶鎧已駕輕就熟,逐步成長為六冶BIM中心核心骨干、公司民建工程BIM應用的“領軍”人物、中鋁國際六冶廣聯達應用負責人。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
BIM團隊的工作不僅僅是建模,利用好BIM技術進一步推動各項施工任務也是BIM中心人員要面對的問題和需要攻克的難關。
在該公司新鄉高鐵片區城中村改造項目、安徽皖北醫院項目建設初期,李慶鎧和團隊提前對項目進行建模,利用BIM可視化的優點,通過自行建立BIM模型對設計圖紙進行深化,及時發現施工圖紙存在的問題,出具審核報告、進行反饋,再根據反饋意見,及時更新完善BIM模型。在六冶洛陽瞿家屯城中村改造、長葛城投知閱城等多個項目的BIM應用服務過程中,李慶鎧主導解決了在項目設計階段、施工準備階段的技術問題,并基于精細化的建筑模型向施工階段提供準確數據,為工程建設下一步施工管理、成本控制創造了有利條件。
李慶鎧善于將專業理論和實踐充分結合,將工程疑難問題通過技術手段解決并進行梳理。實踐出真知,多年的實戰經驗讓他總結出了從投標階段的BIM應用策劃,到項目實施過程應用點與現場結合,再到最終的數字化移交的全過程管理思路。截至目前,李慶鎧帶領BIM民用小組,共完成技術服務產值約150萬元。
不斷創新創效,是李慶鎧所追求的目標。經過潛心鉆研,他完成了1項部級工法、3項企業級工法編制,并發表了多篇專業技術論文。2020年,李慶鎧第一次代表六冶公司參加“中鋁國際杯”三維數字建模大賽,憑借出色的發揮,獲得了第二名;2021年,在河南省鄭州市第18屆職業技術運動會“BIM應用工程師職業技能競賽”中,他從幾十名選手中脫穎而出,獲得第一名。
授人以魚亦授人以漁
對于施工企業來說,BIM技術是一項新的革命。為大力推廣應用BIM技術、加快BIM技術人員的培養,讓各項目部員工真正意識到BIM技術是輔助項目生產的一項重要工具,李慶鎧積極開展BIM應用類軟件的培訓及推廣。在他主要負責的民用建筑板塊BIM應用新技術開拓與管理領域,李慶鎧將自己在學習實踐過程中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分享給大家,線上、線下累計培訓人數達400多人次。
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李慶鎧經常到施工一線現場,直接對重點項目進行技術服務,及時高效地解決BIM應用的問題,提高了該公司各二級單位BIM人員的技術水平,強化了BIM技術與項目的結合;為該公司和各項目部培養了一批懂BIM、用BIM的復合型人才,他的綜合能力也在BIM知識輸入和輸出的過程中不斷得到提升。
今年以來,他多次代表BIM中心參與公司級的營銷工作,尤其是在民建項目投標過程中,他牽頭編制的技術標增添了BIM應用策劃、可視化的施工技術方案等章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項目中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在技術變革翻天覆地的當下,李慶鎧始終不忘初心,密切關注行業發展熱點、難點,不斷提高自身技術技能、持續創新創效,為推動六冶公司科技創新、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貢獻著青年的智慧和力量。
責任編輯:楊凈茹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