鎳供需趨松 重心下移
2022年06月15日 10:47 8065次瀏覽 來源: 方正中期 分類: 期貨 作者: 楊莉娜
鎳價重心日益降低,寬震蕩下尋支撐。近期反彈高點未能突破23萬元,而貨幣收緊,需求預期弱化,以及鎳自身供需變化趨寬松之下,進一步下尋支撐。鎳延續逢高偏空的操作思路為主。后續關注美聯儲貨幣收縮節奏以及工業品整體需求修復情況,走勢易有反復。
一、通脹壓力延續 貨幣緊縮預期施壓
美國通脹壓力依然高企,強化美聯儲激進加息預期。美國5月CPI同比上漲8.6%,表現高于8.3%的預期值和前值,創1981年12月以來最大同比漲幅;5月CPI環比漲1%,高于預期值和前值;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增6%,雖不及6.2%的前值,然強于5.9%的預期值。住房、能源以及食品價格飆升均助高通脹。5月通脹數據表現意外強于預期,因能源危機高油價、糧食危機和供應鏈危機仍然沒有發生變化,美通脹表現仍將高于預期。美聯儲加速收緊貨幣政策進一步升溫,美指重回104上方,對聯儲利率調節最為敏感的兩年期美債收益率升穿3%,為2008年6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十年期美債收益率一度觸及3.18%。收縮預期以及經濟增長放緩壓力對有色金屬形成壓力。
從國內情況來看,階段疫情擾動仍在,不過隨著上海封控措施弱化,鎳貿易物流改善,疊加進口窗口打開,現貨升水出現回落。國內復工復產未來仍會逐漸改善,但此輪修復難以V形實現,可能會是一個漸進改善的過程。而且5月國內出口數據雖好于預期,但外需轉弱預期仍在,后續料會繼續影響市場表現。
二、鎳低庫存依然延續
LME 鎳庫存仍在震蕩下降。6月13日倫鎳庫存70176噸。LME鎳現貨貼水狀態,至-76美元,顯示現貨并不緊張。
國內電解鎳整體維持較低庫存狀態,但因現貨及近月進口窗口打開,資源流入,整體庫存有所改善。保稅區純鎳以鎳板累庫為主,據SMM調研了解上周保稅區庫存7900噸,鎳豆及鎳板分別為2900噸、5000噸,鎳板累庫500噸。上周SMM六地純鎳庫存周度累計6813噸,較前一周增加1191噸。其中鎳豆庫存為1950噸較上周去庫200噸。鎳板庫存4863噸較上周累庫1391噸;本周純鎳出現小幅累庫主因目前純鎳進口維持盈利狀態部分海外鎳板清關。
三、未來預期及主要關注點
1 、硫酸鎳供給相對收緊,價格下行空間暫有限
國家快速落實復工復產,汽車產業鏈恢復生產,且針對新能源消費,全國性及地方性的支持及補貼政策也在發力,后續仍將帶動新能源電池需求出現較強的修復增長。從目前具體情況來看,前驅體廠家復產預期較強,產量環比5月增幅20%。鎳鹽排產增量預期目前不及前驅復產預期,若前驅復產預期如排產所述,那么對于鎳鹽來說,整體行業庫存低位,供應繼續收緊的情況下價格支撐變強。且近期純鎳倉單庫存較低,交割品仍較為緊張,鎳價大幅下跌的預期尚未明顯兌現,硫酸鎳價格預期有低位回升的可能性。但短期仍需等待市場大量采購信號。前期廠家以鎳家及原料高企時,多以消耗庫存為主,近期鎳價以及硫酸鎳出現較大幅度的調整,則可能會帶來按需采購的回升,建議有需求的企業可擇機按需采購。且可考慮直接采購硫酸鎳為主。
2 、國內不銹鋼產量面臨下滑
據Mysteel調研,2022年5月份新口徑國內40家不銹鋼廠粗鋼產量302.46萬噸,月環比減0.89%,同比增2.21%。5月份國內不銹鋼廠粗鋼產量環比略微下降,減量主要在300系,但減量并不明顯。6月份國內40家不銹鋼廠粗鋼初步排產274.96萬噸,預計月環比減9.1%,同比減9.0%。6月份排產3個系別月環比均呈現減產趨勢,廣東、廣西、西北不銹鋼廠預計有檢修減產計劃,加之接單困難,200、300系基本虧損,其余部分鋼廠也有小幅減產,300系133.90萬噸,預計月環比減6.2%,年同比減17.2%,顯著降量。不銹鋼排產下滑對鎳需求帶來不利影響。當前鎳生鐵相對供需改善明顯,一方面是印尼產能持續放量,另一方面是國內需求下降,鎳生鐵采購價上周已經降至1500元/鎳點,鎳生鐵端帶來下行空間的擴展壓力。
綜合來看,鎳價基于低庫存,供需偏緊之下仍會表現高位寬幅的波動。當前LME顯著弱于國內走勢,形成較強的偏空帶動。滬鎳寬波動,但高點逐漸下移,預計將會在19萬~23.5萬元/噸之間的寬幅反復,震蕩下探。
中長期來看,隨著鎳結構性短缺的矛盾隨著新產能釋放逐漸緩解,鎳價整體的運行重心則有望出現下行。但緩節奏和高波動的情況仍會存在。緊現實寬預期之下,鎳back結構仍將延續。
責任編輯:李錚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