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稀土高新區:錨定“雙碳”目標 加速能源轉型
2022年06月23日 14:39 8483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稀土 作者: 周大偉 賈婷婷
聚焦“雙碳”目標,發展綠色經濟。“十四五”時期,內蒙古包頭市明確提出,要加快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編制碳達峰三年行動計劃,鼓勵冶金、稀土、化工等碳排放大戶加快實施節能減排技術改造,建設一批低碳示范項目,建成工業能耗智慧監管平臺,嚴格控制高能耗項目準入。
搶抓機遇,把發展新能源作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主攻點。今年以來,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大力提升產業發展能級,積極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儲能裝置、現代醫療、軌道交通、科技服務業等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產業,發展綠色低碳經濟,堅定不移地走好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碳”路前行 做好風光事業
近日,雙良硅材料(包頭)有限公司40GW單晶硅一期項目點火投產、20GW光伏組件項目及40GW單晶硅二期項目順利開工,標志著包頭稀土高新區落實“雙碳”目標、搶占新能源產業發展先機邁出了堅實步伐。
雙良40GW單晶硅項目是包頭市重點招商引資項目,項目達產后,可年產硅片40億片,用于光伏電站的年發電量超過600億千瓦時,相當于三峽大壩全年裝機發電量的60%,預計可實現年產值300億元以上。
“我國實施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是一個持續化過程,因此光伏材料產業發展前景非常廣闊。目前,雙良集團投資的單晶硅項目采用最現代化的裝備,無論是在節水、節電等能源消耗方面,還是在智能化水平方面,都是行業發展的標桿,具有強大的競爭力。”雙良集團相關負責人劉國銀表示。
數據顯示,當前我國能源行業碳排放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80%以上,電力行業碳排放在能源行業中的占比超過40%。實現“雙碳”目標,能源是主戰場,電力是主力軍,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是關鍵。
近年來,包頭稀土高新區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通過企業引領、項目帶動、產業支撐、園區運作、集群推進、循環發展模式,鋪好傳統產業更新換代、現代能源產業項目轉化增值、新引進項目可持續發展的低碳轉型之路。
雙良集團40GW單晶硅項目,可推動完善當地光伏產業布局,推動包頭稀土高新區加快成為國內領先的集成電路材料產業基地,進一步延伸光伏一體化產業鏈;國電電力風光儲一體化清潔能源示范項目,將實現大規模風電、光伏、氫能、儲能和清潔能源供熱項目開發,項目建成達產后,年發電量約72億千瓦時,將有力地推動我國風、光、氫、儲能相關領域的發展;中科軒達稀土儲氫項目將加速推進新型稀土儲氫合金電極材料、氫燃料電池和加氫站用高容量儲氫材料的研發生產,配套吸引氫能源電池、高性能儲氫材料、大型儲氫、儲能設備制造企業,培育壯大儲氫產業鏈;中車電機定子、機艙、葉輪制造以及金風科技風電設備制造等項目,實現光伏和風電裝備研發、設計、生產一體化,加速形成風電、光伏、儲能和綠色氫能產業鏈。
與此同時,包頭稀土高新區還抓住智能制造高速發展的機遇,不斷推進健康醫療、新能源汽車、3C系列產品、永磁電機等科技含量高、綠色化程度高、填補產業領域空白的大項目和好項目,推動產業綠色化發展。
今年年初,包頭稀土高新區被工信部評為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成為本年度內蒙古自治區唯一獲評該項榮譽的工業園區。該區遵循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理念,在稀土及其應用、有色金屬深加工、裝備制造、新能源“四大產業”方面,全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創建綠色制造體系,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氫”盡全力 布局能源產業
日前,中科軒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年產200噸新型稀土儲氫合金電極材料生產技術引起業界高度關注。該企業經過20余年的技術攻關,建成了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稀土儲氫合金電極材料連續穩定的生產工藝和產品控制體系。
“新型稀土儲氫合金電極材料生產線的投入運營,是新材料研發制備技術與氫能源應用結合的一次重要嘗試和突破,是無污染的綠色能源,也是未來我國氫能源發展的重要方向。”該項目技術研發帶頭人、燕山大學教授韓樹民表示。
氫作為一種來源廣泛、清潔無碳、靈活高效的二次能源,在汽車、軌道交通、船舶、航天、物流等領域擁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代表著未來新能源的發展方向。
記者了解到,目前,包頭稀土高新區依托包頭稀土研究院儲氫材料研發團隊40多年的研發成果,以及該院與斯德哥爾摩大學、莫斯科國立大學等高校共同研發取得的多項發明專利,已形成儲氫合金材料研究和應用及產業化技術開發團隊,擁有完整的材料制備、測試及應用實驗條件和產業化裝備。
自去年以來,包頭稀土高新區圍繞《包頭市工業領域碳達峰專項行動方案》,抓住國家發展氫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機遇,發揮包頭市儲氫材料優勢,加強與包頭稀土高新區以外的實力雄厚的企業合作,大力發展鎳氫動力電池、啟動電源或應急電源、大型儲氫、儲能裝置等應用產業,加速推進特色產業轉型升級和綠色化發展進程,以技術創新帶動產業創新,加強能源及相關領域的創新驅動能力。
目前,包頭稀土高新區與雙良集團有限公司、江蘇天合太陽能電力開發有限公司、國電電力內蒙古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共同簽署“凈零能耗綠電產業園”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企業將投資105億元,在包頭稀土高新區建設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項目。聯合中標項目將以四方共同合作的1000MW-5000MW風光儲一體化清潔能源示范項目為契機,持續在風、光、儲源網荷儲一體化產業項目以及新能源制氫項目建設中,開展新能源和多能互補綜合能源領域合作。
“氫”產業鏈產業基礎扎實,氫能源發展市場前景廣闊。上海交大包頭材料研究院院長助理兼科技發展部部長張大治表示,2022年,該院將進一步把高科技企業和產業引向包頭,全力為包頭能源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并結合包頭氫能產業布局,著力在風光發電、綠電制氫、氫燃料動力電池產業,以及用于運輸的氫燃料動力電池車等方面實現新突破,帶動當地企業和產業發展。
思變謀新,循綠向前。“十四五”時期,包頭稀土高新區將以做好“能源生產變革的‘領軍者’、能源消費變革的先行者、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的踐行者”為目標,全面優化產業規劃布局,努力建設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工業體系,推動綠色經濟加速崛起。
責任編輯:張雪卉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