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煉“高興辦”品牌 讓企業辦事不再“空落落”
2022年06月27日 8:41 7425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稀土 作者: 李寶樂
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最新信息顯示,該區提供全區統一的“好差評”頁面,將各有關部門事項統一納入內蒙古自治區政務服務“好差評”系統,實現現場服務“一次一評”、網上服務“一事一評”,完整采集、實時報送評價數據。讓辦事人員發揮“啄木鳥”作用,進一步提升政務服務品質,增強企業、群眾辦事滿意度、獲得感。
這是包頭稀土高新區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刀刃向內”“自我革命”的一個生動事例。
近年來,包頭稀土高新區以便民利企、提升企業市民滿意度為導向,聚焦企業“急難愁盼”問題,在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流程再造上下硬功,在企業服務上當好“店小二”,變企業“問題清單”為“履職清單”,聚焦服務“溫度、速度、力度、深度”,淬煉“高興辦”全鏈式服務“金字招牌”,推動中小微企業發展再上新臺階,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
聚焦“企業視角”
讓政務服務“有溫度”
近日,王先生在包頭稀土高新區政務服務大廳體驗了一次證照辦理“加速度”。
“我以前去辦營業執照,跑了幾趟,幾個地方,心里還‘空落落’的,總擔心不好辦。”王先生深有感觸地說,“現在服務周到,流程清晰,真切感受到了政府處處為老百姓著想的服務宗旨。”
近年來,包頭稀土高新區堅持從“企業視角”出發,聚焦辦事難、辦事繁、不會辦等問題,持續推進政務服務集成創新,打造有溫度、有效率的政務服務,不斷提升企業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包頭稀土高新區政務公開辦主任駱東升介紹,包頭稀土高新區大力推動便利市場準入、打造至簡審批、創優政務品牌。創新“證照分離”改革,聚焦企業和個人全生命周期,精準發力,推出出生“一件事”、創業“一件事”、退休“一件事”、身后“一件事”、政策兌現“一件事”等重點領域和高頻事項集成服務;組建專業化幫、代辦團隊,設立志愿者服務崗和服務專區,變“群眾自己辦”為“我來幫你辦”。例如今年3月,為內蒙古鑫天石稀土高新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年處理2萬噸釹鐵硼廢料綠色回收項目提供了4項手續代辦幫辦服務;包頭稀土高新區政務服務大廳600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了“一窗式”綜合受理。
彰顯“企業思維”
讓企業發展“有速度”
企業的發展,一頭連著經濟,一頭牽著民生。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大環境下,很多中小微企業面臨著資金、招工等發展難題。為此,包頭稀土高新區以企業發展的“痛點”就是政府服務的“支點”為出發點,聚焦“急難愁盼”,把普惠施策和精準扶持相結合,針對不同需求,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落實,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撥云見日”、闊步前行。
減稅降費是助企紓困政策中最具“含金量”的措施,市場主體受益最明顯、感受最深切的政策。包頭稀土高新區通過整合流程、壓縮環節、精準輔導、“稅務管家”等舉措,實現政策紅利精準入袋、減稅降費直達快享。
“2021年,受益于留抵退稅優惠政策,讓我們獲得了2743萬元的留底退稅,極大地緩解了我們企業的資金壓力。2022年3月份,我們又申請了一筆增值稅留抵退稅,沒想到中午申請,下午就收到了2780萬元的留抵退稅,讓我們能夠有充足的資金購買原材料、支付貨款,高新區稅務局真是‘雪中送炭’。”近日,包頭天順風電設備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張學峰高興地說。
據了解,2021年,包頭稀土高新區共為企業減免各項稅收16.8億元,新增減稅降費10.65億元。除減稅降費直達快享外,2021年,包頭稀土高新區還開展“線上+線下”知識產權融資服務、穩崗就業援企減負等服務,幫助企業實現融資超10億元。
創新“法治環境”
讓政企溝通“有深度”
“我們不太清楚新入職員工社保繳納方面的事情,能否解答?”
在包頭稀土高新區建立的警企聯動微信群,彈出企業家提出的問題,隨后,這些問題將由包頭稀土高新區相關政法部門為其一一解答,搭建起溝通聯系的便捷通道。
據了解,為幫助中小微企業獲得精準專業的法律服務,提升企業的法治化管理水平,包頭稀土高新區搭建了以包頭民商事法律調解中心、勞動爭議訴調工作室、公平交易人民調解委員會等6個新型訴前調解平臺為支點的多元化解服務網絡,為企業量身定制“解決方案”,幫助企業防范經營風險。
除“解決問題”外,包頭稀土高新區還推進包容審慎柔性執法,深入推進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等。同時,建立長效完善的政企溝通機制和渠道,確保“事事有落實,件件有回音”。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也是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基石。”包頭稀土高新區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說,包頭稀土高新區不斷健全依法決策機制,規范監督執法行為,引導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訂,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構建起了公平競爭、智慧便利、集約高效的企業優質發展環境。
責任編輯:周大偉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