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拐點來臨 銅市進入高波動下半場
2022年07月15日 15:27 23489次瀏覽 來源: 方正中期期貨 分類: 期貨
隨著全球通脹的加劇,全球央行宏觀經濟政策開始“轉鷹”,給大宗商品價格帶來壓力。繼6月份美聯儲加息后,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繼續釋放出“鷹派”的信號,表明了未來控制通脹的決心,并承認加息可能引發衰退。在此期間,歐盟、澳大利亞、英國央行也持續釋放加息的信號。衰退預期的不斷升溫與貨幣的加速緊縮,意味著大宗商品價格周期頂點可能已經提前到來。
二季度以來,反映制造業景氣變化的“銅油比”,以及反映服務業景氣變化周期風向標的“銅金比”同步下跌。其中,“銅油比”更是跌進了歷史低位水平,表明市場對未來經濟預期已經較為悲觀。
此次美國經濟周期與過去存在較大的不同。通常美國的貨幣政策組合是經濟過熱后開始加息與經濟衰退加降息的逆周期調節組合。但此次美聯儲加息,卻可能面臨衰退加升息的雙重壓力。而且,此輪通脹大幅上升的原因,主要因為疫情導致的供應鏈危機和地緣政治風險導致的供給沖擊,貨幣因素只是其中一部分。鮑威爾也承認,貨幣政策無法控制住原油和糧食的價格。當市場或者美聯儲意識到加息不可持續時,可能再度進行“滯脹交易”,通脹的原油、金屬等商品將會再度受到市場關注。
隨著海外新增銅礦山產能的進一步釋放,銅市場將從短缺走向再平衡。隨著海外幾大新增銅礦項目的陸續達產,今年下半年,銅精礦供應將比上半年有所增加,這從年中銅精礦的加工費談判結果中有所體現。但是,南美洲主要產銅國“資源民族主義”以及抗議、罷工、干旱對礦山的影響,仍須重點關注。隨著銅精礦供應日益寬松、副產品硫酸價格維持高位,將刺激冶煉企業積極開工,但廢銅供應將因為利潤壓力可能減少。
目前,中國與海外國家存在經濟修復周期錯位的矛盾。因為海外發達經濟體的大規模加息,進入衰退周期,銅等大宗商品需求很可能大幅減少。而中國經濟可能在下半年進入復蘇周期,穩增長目標與訴求明確,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也將持續加碼,工業生產將迎來觸底反彈。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以來,全球新能源汽車景氣度超預期,預計未來新能源汽車消費仍將保持高增速。同時,在“雙碳”和“能源革命”的時代背景下,進一步擴大光伏、風電的投資成為全球各國的必然選擇,新能源產業對銅需求的拉動值得關注。
疫情期間,全球銅的顯性庫存并未隨著國內需求的減少出現大幅累庫。5月下旬以來,國內疫情好轉,全球三大交易所銅庫存加保稅區庫存同比去庫近40萬噸。目前,全球銅顯性庫存水平仍處于歷史相對低位,部分地區存在瀕臨見底的風險。在未來基建趕工期到來以后,低庫存仍將支撐銅價。
展望下半年,隨著以美聯儲為代表的海外央行加速緊縮、海外經濟體衰退周期的來臨,以及新增銅礦項目的持續釋放,過去兩年的銅牛市可能已經提前結束。銅價在未來全球經濟衰退周期中,可能呈現重心逐步下移的趨勢。但是,因為此輪中美兩國經濟周期錯位的特殊性,銅價的下跌周期可能不如過去幾輪順暢。
責任編輯:葉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