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為動力做強做大稀土永磁材料產業
2022年09月09日 10:22 16068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稀土 作者: 李寶樂
當今世界,正處在諸多稀土新材料高速發展的時代,在眾多稀土新材料中,稀土永磁材料的發展速度和產業規模皆居前列。
在包頭韻升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韻升科技)年產15000噸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智能制造項目現場,塔吊林立。“自5月17日開工以來,我們加緊建設,預計10月底,項目主體工程將完工。”韻升科技負責人說。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11億元,是行業內首家提出并實施“數字化車間”和“黑燈工廠”的智能制造項目。該項目建成后,包頭韻升將成為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稀土永磁材料生產基地。
在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這樣“大體量”的企業不止這一家。比如金力永磁已經成為全球單廠規模最大的燒結釹鐵硼企業,年復合增長率最快,在風電領域、空調壓縮機領域以及新能源汽車領域全球排名領先。
近年來,包頭稀土高新區緊緊抓住永磁材料的應用開發,提高附加值,延長永磁材料科技產業鏈,全力為中國磁性材料產業領先世界作出努力。
增強科技感 提高附加值
黨的十九大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不僅是國家發展戰略,更是企業生存與保持持久生命力的源泉,是產業發展的新動力。
包頭稀土高新區稀土磁材企業在創新發展領域孜孜以求。
位于包頭稀土高新區機電園區內的包頭市科銳微磁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科銳微磁)年產5000噸快淬磁粉的新生產線已投入生產。據悉,2021年以來,科銳微磁將營業收入4%以上的資金用于科技研發,不斷改進生產設備,單爐產量從不足3噸提高到4.5噸,并開發出2個系列6個牌號的塑磁顆粒,性能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平,并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產品成功應用于空調電子膨脹閥、汽車和電動工等領域。
科銳微磁總經理藺繼榮表示,稀土永磁材料作為原材料,位于產業鏈的上游,其價值必須通過下游應用才能體現,下游應用得越多、越高端,產業規模才能做得大,才能獲得更高的附加值,稀土的戰略性才能得到體現。
科技創新既是時代主題,也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大地熊通過開發和應用全過程氣氛控制技術、晶界摻雜改性技術,所生產的燒結釹鐵硼產品的綜合性能更高,高綜合性能產品的磁能積矯頑力超過78,居國內領先水平;包頭市英思特稀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異形注塑釹鐵硼磁器件,可大幅提升稀土磁性材料的附加值,該材料打破了美國、日本等國的壟斷,填補了內蒙古自治區在該領域的空白。
持續賦新能 磁產業可期
在包頭江馨微電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馨微電機)智能數字化車間,筆者看到,整條生產線數十臺設備儀器正有條不紊地運行著,機械臂等智能化設備已經取代了幾乎所有工序的人工操作。
包頭長安永磁電機有限公司生產的大力矩電機,力矩可達10萬牛米,被廣泛應用于高精度天體測量中,接收、發出信號,保證飛行器安全。該公司總經理助理蘇錦智表示,稀土永磁大力矩電機主要應用在航空航天和高精密領域,可以使稀土永磁材料創造出數十倍到上百倍的附加值。
技術裝備提升 強化品牌建設
近年來,包頭稀土高新區內稀土磁材企業立足高端產品研發,同時重視質量和品牌建設。區域內磁材企業不斷加大技改力度,整體提升企業裝備自動化水平,實現稀土產業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不斷創造出高質量、高品質的產品。多數永磁企業采用磁體自動壓型、連續燒結,產品全自動檢測等設備,產品質量和一致性顯著提升,同時,生產效率也提高了3倍以上,節能30%以上,促進了包頭稀土高新區永磁材料企業的提檔升級。
升級裝備,只是包頭稀土高新區堅持為磁材產業賦能的一“招”。另一“招”則是通過平臺化發展,為提升磁材科技提供更多合作交流的機會。
“包頭稀土高新區加大力度推動有效的人才政策落地,實施項目包聯制,組建高規格的服務專班開展一對一服務,不放過任何一個將企業做強做大的機會。我們研究院從剛成立時只有3個人、兩間辦公室,如今已發展到占地50畝、注冊46家企業的現代化專業產業園。”上海交大包頭材料研究院副院長楊劍英說,目前,該研究院已與300余家企業和科研人才建立了合作關系。
不只是上海交大,包頭稀土高新區還與中科院、稀土研究院等院所建立了合作關系,并加快與同濟大學、內蒙古科技大學共建“大學科技園”等新型研發機構,系統對接優質創新資源。累計建立包括2家院士工作站在內的128家科技創新平臺,實施關鍵技術攻關和重點成果轉化項目500多項。
此外,中國包頭·稀土產業論壇成功舉辦十四屆,該論壇已成為國際性稀土產業前沿科技交流平臺、稀土產業科研成果發布平臺、稀土產業發展方向探索平臺。國家稀土檢驗檢測中心積極打造大型科研檢測設備共享中心;包頭稀土產品交易所逐步完善稀土價格指數,擴大稀土產品交易范圍,大力開拓跨境貿易,推進期貨交易。
在包頭稀土高新區的強勢助推下,包頭市發展稀土產業底氣更足,未來可期。包頭市委副書記、市長張銳在第十四屆稀土產業論壇上表示,全國綜合實力前十強的稀土磁材企業已有6家在包頭投資發展,2023年,包頭市稀土永磁材料產量將達到6萬噸,2025年達到10萬噸。
這些發展目標,就連中國工程院院士干勇也連呼“不可想象”,“今年包頭的稀土產業產值要突破600億元,2025年稀土永磁材料產量要達到10萬噸,這對全國稀土人都是一個鼓舞。”
責任編輯:周大偉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