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稀土高新區:砥礪奮進 篤行致遠
2022年09月26日 8:42 14604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稀土 作者: 李寶樂
9月的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處處洋溢著歡聲笑語,一片祥和;轉方式、調結構,工業園內重點項目建設如火如荼、生產線機械轟鳴,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廣告設計等新興產業加速發展,吸引著華為、百度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到包頭稀土高新區簽約落地……
黨的二十大召開在即,奮進的號角響徹包頭稀土高新區,創新的使命讓包頭稀土高新區行穩致遠。
走進金力永磁項目二期年產1.2萬噸高性能釹鐵硼項目現場,施工正酣,作為第十四屆中國包頭·稀土產業論壇重點簽約項目之一,該項目建成后將具備年產2萬噸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能力,預計可實現年銷售額50億元,利稅6億元,創造就業崗位5000余個。
“今年的稀土論壇,我們聚焦提升稀土產業技術創新能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安全,共簽約項目30個,擬投資金額92.6億元,成果頗豐。目前,我們全區正全力以赴暢通供應鏈、完善產業鏈、提升價值鏈,以優異的區域經濟發展成就向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獻禮。”包頭稀土高新區經濟發展局副局長張翼表示。
包頭稀土高新區因稀土而生,一定也因稀土而興。
從德國的西門子到美國的GE,從日本的松下到法國的施耐德,從電子手表到移動電話,從變頻家電到電動車輛,從磁療器械到核磁共振,從光學儀器到人造衛星,全球多少知名電氣公司,多少高精尖科技領域,無不閃耀著包頭稀土高新區的“稀土之光”。
包頭稀土高新區已成為我國最重要的稀土及深加工產業生產基地和交易中心。該區一大批企業從“挖土賣土”向“點土成金”轉變,已由過去的單一原材料分離轉型到稀土永磁、儲氫、拋光、發光等新型功能材料生產,并在永磁電機、風能裝備、醫療設備、航空航天等高端領域顯身手。
一業興,百業旺,包頭稀土高新區鋁銅、裝備制造、光伏等產業也可圈可點。全球首臺50噸級純電動礦用車TR50E的設計、試制和交付。雙良集團單晶硅一期20GW全面達產,項目采用最先進的1600型直拉單晶爐,配套行業領先的截斷機、開方機、開磨一體機等機加設備,實現了數字化管理、智能化生產。
科技創新歷來就是包頭稀土高新區肩負的使命。從稀土、鋁銅、裝備制造、光伏等產業領域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到設立用好億元人才發展基金以吸引人才,包頭稀土高新區高度重視科技創新,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力度。“我們將繼續做深做實科技體制改革,將推動實施研發平臺‘量質雙升工程’,實施科技成果轉化‘創新引領工程’,實行重點項目攻關‘揭榜掛帥’,推動產業鏈與創新鏈良性互動、融合發展。”包頭稀土高新區科技局相關負責人王黎莉說。
“改善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9月7日,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包頭市委書記丁繡峰到包頭稀土高新區調研時表示,營商環境要企業家說好才是真的好,“包你滿意”就是讓企業滿意。
包頭稀土高新區秉持優化營商環境就是創造生產力的理念。用足用好用活“容缺審批制”“企業承諾制”等政策,不斷深化“一件事一次辦”“網格化服務”“幫代辦制度”等改革,百分百推進服務承諾事項落實,實現“高新事、高興辦”。千方百計穩住市場主體,積極主動爭取國家項目和資金支持,推動各項惠企紓困政策全面落地、直達企業,助力各類市場主體渡過難關、更好發展。
包頭稀土高新區作為內蒙古自治區唯一獲評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榮譽的高新區,該園區內工業項目雖多,但始終認真落實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部署,確保“雙控”預警等級始終處于綠色區間。積極發展碳中和經濟,加快推進海平面一氧化碳制甲酸鈣項目建設,持續抓好碳捕集利用。
“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包頭稀土高新區落實就業優先政策,近年來完成企業職工和農民工技能培訓1000人次,城鎮新增就業2000人以上。落實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等各項兜底政策。加快建設“一刻鐘”居家養老服務圈,按照不低于90%標準推動養老站點建設工作。推動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覆蓋率達到100%。毫不放松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持續做好黃河大橋高速卡口疫情防控工作,建成運營“大貨車司機驛站”,為貨車司乘人員提供“一站式”暖心服務。
責任編輯:周大偉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