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推動我國鋅合金行業高質量發展
2022年11月21日 9:1 3326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黨建工作 作者: 馬義明 臧克茂
2021年,我國精煉鋅產量達656萬噸,約占世界總產量的一半。作為精煉鋅的延伸產業,鋅合金的市場規模在百萬噸以上。我國是產業鏈完整、供需比較穩定的生產制造業大國,鋅產業相對成熟且具備良好的發展基礎。但是,生產線設備陳舊、單位能耗高、產品附加值低、電解鋅板和鋅合金性能不穩定、應用領域缺失、高端產品不足等是我國鋅產業需要面對的問題。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為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落實,結合鋅合金行業生產實際,筆者認為應從以下5個方面入手。
推動生產線改造升級
鋅合金行業應積極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創新驅動為動能,以提質增效為主線,大力推動轉型升級,對生產線進行改造升級。同時,行業應充分挖掘工業設計、智能制造等方面的資源優勢,推進工業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等廣泛應用,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
目前,我國絕大部分鋅合金生產線仍采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模式,較為落后。近10年來,機器人、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高速發展,鋅合金生產線可以借助相關技術完成改造升級,以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筆者認為,鋅合金生產線應向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無人化方向發展,使設備與工藝相輔相成;通過技術積累,在鋅合金生產線建立自反饋系統,使生產線在一定范圍內自行調整工藝參數,穩定產品質量。
落實“雙碳”目標
“雙碳”目標是我國向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鋅合金行業應把落實能耗“雙控”目標作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選用節能降耗設備,制訂有效的節能措施,為落實“雙碳”目標貢獻力量。
無論是火法冶金還是濕法冶金,鋅及其合金的生產能耗都較高。筆者認為,根據傳熱學理論,通過仿真技術改善熔煉爐的溫度場分布,可提高合金熔化澆鑄的熱功效率,從而提質降能耗,為實現“雙碳”目標作出鋅合金行業的貢獻。
研發高端產品
鋅合金行業需大力開展高端產品的研發制造工作,推進關鍵技術和智能化設備的開發與應用,以研制高端鋅合金產品為突破口,全面提升科技含量、產品檔次、品種規格和產業規模,助力鋅合金行業實現產量快速擴張到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跨越。
筆者認為,鋅合金行業應充分利用產品特性,研發醫用鋅合金,助力醫用器械材料發展;研發高純鋅,為高端半導體提供基礎材料。
擴大鋅合金應用領域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將有利于釋放建筑業、基礎建設、配套交通等設施的需求潛力,將拉動鋅及鋅合金的消費,為擴大鋅合金在建筑領域的應用提供更大的空間。
全產業鏈循環利用
筆者認為,鋅合金行業應加快構建資源循環利用全產業鏈管理體系,建設綠色低碳循環技術創新項目孵化器和協同創新創業平臺,推動技術轉移和創新成果轉化。
與此同時,筆者認為,應積極開展再生鋅循環利用工作。我國精煉鋅產量早已接近世界總產量的一半,連續十幾年的高消費已經為我國累積大量的鋅產品,鋅合金將進入快速回收階段。再生鋅的能耗遠遠低于原鋅,將釋放出巨大的減碳降排潛力。筆者分析,大力發展再生金屬產業,加快高耗能產品的循環利用,也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路徑。
總體而言,鋅合金行業應從嚴格控制產能、持續優化生產工藝、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優化合金品種、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合作等幾方面出發,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在黨的堅強領導下、黨的二十大精神引領下、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指導下,我國一定能從鋅產業大國發展成為鋅產業強國,為實現有色金屬強國夢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孟慶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