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鋁鄭州研究院三項科技成果通過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評價
2023年09月01日 13:48 2060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科技創新
本報訊 8月24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組織召開科技成果評價會,以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對中鋁鄭州有色金屬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鋁鄭州研究院)2023年取得的“低溫活化焙燒二次鋁灰資源化利用技術及應用”等3項科技成果進行了評價。來自相關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和企業的9位有色金屬冶金等專業領域的專家組成評價專家組,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國棟、桂衛華、柴立元分別擔任專家組組長和副組長。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賈明星以視頻形式參加了會議。中鋁鄭州研究院黨委書記、董事長樊大林,總經理陳開斌及各項目組主要成員參加了會議。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科技部主任張龍主持會議。
樊大林在致辭中對各位領導和專家長期以來給予該院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并介紹了中鋁集團、中鋁股份高度重視科技研發工作并采取系列措施支持該院發展的情況。樊大林指出,近年來,該院始終以服務國家戰略、引領行業發展為己任,在高硫鋁土礦高效利用、電解鋁深度節能、炭素提質增效和生產設備自動化、固廢高值利用、鋁行業爐窯煙氣綜合治理等領域,成功研發了一批關鍵技術并實現產業化,為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他希望,以此次3項成果評價為契機,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在“雙碳”背景下努力破解鋁工業發展重大“瓶頸”環節和“卡脖子”問題,為我國鋁工業科技進步和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3個項目組代表分別就課題背景、關鍵技術、研究結論、創新點及知識產權、社會經濟效益與推廣應用前景等情況進行了詳細匯報。
專家組認真審閱了有關技術資料,對各項目進行了質詢、交流,并對評價成果進行了獨立評價打分,分別形成了綜合評分與綜合評價結論。專家組一致認為:
“低溫活化焙燒二次鋁灰資源化利用技術及應用”項目,首次開發了二次鋁灰低溫活化焙燒熱解技術、快速洗脫及純化結晶調配制備鋁用精煉熔劑技術、基于多元礦相精準調控的高鋁料制備速凝劑技術,形成了低溫活化焙燒二次鋁灰資源化利用成套關鍵技術,解決了二次鋁灰火法處理過程中窯爐結圈、運轉率低、產品質量差等技術難題,創新程度高;實現了二次鋁灰高效資源化循環利用,促進了我國鋁行業危廢處置利用的科技進步。該項技術可在電解鋁、鋁加工和再生鋁企業應用,推廣應用前景廣闊,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在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的同時實現了資源的高值化利用,在兩家企業工業應用后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鋁用炭素焙燒系統節能技術開發與應用”項目,首次開發了“結構大型-耐材輕量-能量高效”的鋁用炭素大型焙燒爐節能技術,解決了焙燒爐爐體蓄熱大、熱效率低等技術難題,實現了焙燒爐大型化、高效節能;創新性開發了焙燒煙氣“低溫-低負壓-低流量”運行技術,揭示了煙氣溫度、負壓及流量的運行規律,在確保制品質量的前提下,實現了負壓協同調控的煙氣低溫低流量;開發了多品種耦合填充焙燒技術,解決了焙燒填充率低、能效低的技術難題;創新程度高,經濟社會效益顯著,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該項目實現工業應用后,焙燒天然氣單耗由90Nm3/t降至30Nm3/t,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29.6kg/t,降低成本301元/噸。
“鋁土礦伴生鋰資源回收利用關鍵技術與設備開發及應用”項目,首次開發了一系列成套技術與裝備,解決了強堿體系鋁鋰分離效率低、雜質凈化流程復雜等技術難題,實現了鋁酸鈉溶液鋰的高效分離與富集,實現了鋰精礦鋰的高效浸出、微量元素精準調控和有效脫除,經全流程連續工業試驗和工業應用,所產產品符合工業級碳酸鋰標準,經濟社會效益顯著;對提升氧化鋁企業市場競爭力,提高國家鋰戰略資源安全保障能力、促進氧化鋁工業和鋰工業協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該項目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在會議總結講話中,陳開斌表示,將認真吸取各位專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完善技術,加快產業化推廣應用步伐。
(楊建民 陳向紅)
責任編輯:楊凈茹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