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資源:讓礦山綠起來
2024年04月25日 10:15 3397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科技創新
中鐵資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鐵資源)是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重要的資源利用板塊,包括伊春鹿鳴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鹿鳴礦業)、華剛礦業股份有限公司、新鑫有限責任公司等骨干礦山企業。
中鐵資源圍繞“雙碳”目標,以數智化轉型為依托,積極探索綠色低碳管理,堅持科學化、綠色化開采理念,優化選礦技術和工藝,調整能源利用結構,促進資源循環利用,努力追求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共生共贏,取得了系列成就。
從源頭降碳頂層設計是企業綠色低碳管理的關鍵源頭。“自中鐵資源成立以來,我們始終以綠色發展、節能減排、杜絕污染為目標開展各項工作。”中鐵資源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張學軍表示,“公司每年發布的1號文件,都會對生態環保工作制訂具體目標和措施。”
2020年,中鐵資源首次提出開展綠色礦山建設工作,成立了以主要負責人為主任委員的安全質量環保委員會;今年2月,成立了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頂層的綠色低碳管理體系。
鹿鳴礦業位于小興安嶺的林海腹地,是國內鉬行業領軍企業,鉬精礦市場供給能力居國內第一位,被評為中國綠色供應鏈聯盟先進單位,被確定為《智能礦山建設規范》行業標準貫標試點單位。“我們積極響應集團部署安排,在2021年開啟了以綠色高質量發展為核心發展模式。在全國非煤礦山企業中,我們也是較早開始適應‘雙碳’時代帶來的新調整的企業。”鹿鳴礦業總經理孟慶胤說。
“這些年來,隨著企業推進綠色低碳化工作,我覺得礦區越來越像一個花園。尤其是夏天,周邊植被蔥蔥郁郁,景色秀麗。在這樣一個生態環境優美的礦區工作,也更加有干勁。”鹿鳴礦業選礦廠副廠長殷適新邊檢修設備邊向筆者感慨。
綠色降碳管理的成效,既要放在企業內看,更要放在全產業鏈中看。鹿鳴礦業鉬精礦產品品位達到50%以上,極大地降低了下游企業再加工的能耗,減少了工序,達到了全產業鏈節能降碳的效果。
由中鐵資源合資興建并運營管理的布桑加水電站,為華剛礦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綠色清潔能源,實現了用電源頭上的降碳,助力華剛礦業生產出“最低碳的銅”。鹿鳴礦業從用電源頭著手降碳,嚴格執行能源消耗限額標準,優化能源結構,增加對新能源的使用占比。2023年,鹿鳴礦業使用新能源電量占比達20%,實現萬元產值綜合能耗同比降低4.9%。
堅持“三端”發力在鹿鳴鉬礦選煉廠,筆者參觀了破碎、碎磨和浮選等工藝流程。鹿鳴礦業負責人介紹,該公司在前端、中端、后端進行工藝優化,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有效地降低了每單位礦產資源開采的能耗。
在前端,中鐵資源把低碳理念貫穿在裝備、廠房等前期設計中,讓綠色設計走在前,全力推動所屬礦山公司完善各類采選冶生產系統各類環保設施,包括尾礦庫酸性浸出渣中和調漿系統、回水收集池和事故池等。鹿鳴礦業和華剛礦業全部采用具有節能標識的電氣設備或元器件,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耗。鹿鳴礦業地處中溫帶的東北地區,氣候相對寒冷,在進行廠房設計時,總平布局、建材選用、建筑結構、物流路徑等方面都按照“四節一環保”標準進行了全面把握。
在中端,中鐵資源優化選礦技術和工藝,調整能源利用結構,開足綠色生產馬力。華剛礦業采取富氧焙燒-濕法冶煉工藝處理硫化銅精礦,這種工藝處于國際領先水平,能夠縮短冶煉流程、降低生產成本,在高效回收銅鈷的同時,避免二氧化硫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2022年,新鑫公司投資4000多萬元建成了蒙古國首條充填采礦系統,既確保了采空區充填的安全性、實現了可持續性開采,又減少了尾礦占用的草原土地,率先實現無廢綠色環保開采。
在后端,中鐵資源強化“三廢”治理,促進資源循環利用,加強綠色治理能力。尾砂是鉬礦開采產生的主要固體廢物。如何將數量龐大的尾砂變廢為寶,鹿鳴礦業進行了諸多嘗試。在鹿鳴礦業環保展廳,筆者看到了用尾砂制作的水泥微粉、瓷磚及產品外包裝等試制品。“鉬礦尾礦本身是固體廢物,但是通過加工,就‘變身’為水泥摻合料、微晶瓷磚等建材。”鹿鳴礦業工作人員介紹,尾砂回收利用將會大大減少堆存數量及林地占用面積、降低尾砂庫安全風險,實現固廢資源循環利用。華剛礦業以突破技術難題為切入點,將廢渣、廢水和廢棄物處理,全部按照中國的國家或行業標準進行設計,建成了剛果(金)第一個上游筑壩法尾礦庫,持續改善焙燒尾氣處理系統,大幅度減少了碳排放。
礦區生態修復、植樹造林,同樣是后端的重要內容。鹿鳴礦業在生產、生活區周邊種植6萬余棵景觀樹,完成綠化面積4.2萬平方米。新鑫公司對周邊13.3萬平方米土地進行復墾工作,其中,10.8萬平方米實現生態復墾;積極響應蒙古國環保活動,累計種植1萬棵樹。
推進數智賦能數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為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契機和科技手段,綠色低碳為數智化轉型指明了方向。中鐵資源以數智化轉型為依托,探索賦能綠色低碳管理,以數字化、信息化手段推動打造綠色礦山。中鐵資源依托信息化礦山系統,從增加碳吸收、減少碳排放兩個方面雙向發力,開展低碳技術攻關,先后完成了“銅鈷礦分級供電改造工程”和“尾礦庫水循環利用關鍵技術集成與產業化”等上百項綠色生產鏈技術改造項目。
據悉,中鐵資源所屬的重點骨干企業都投資建設了礦山DCS控制系統,構建了基于信息系統的技術管理平臺和生產管控平臺,改變了以前礦山以單一分析數據控制生產運行的模式,實現了集中指揮控制管理,有效提升了礦產資源綠色開發綜合利用水平。
孟慶胤告訴筆者:“剛剛應用DCS控制系統時,有一部分員工不敢碰、不敢用,怕出錯、怕擔責。我們立即開展了DCS超融合系統技術培訓,幫助員工提升對系統理論知識、硬件架構、軟件應用的認知和應用能力。如今,曾經的系統使用盲區基本被掃除,自動控制系統也發揮出了最大效能。”
在鹿鳴礦業指揮中心,大屏幕上顯示著各區域的實時監測畫面,以及大氣污染物數據等;在選煉廠數百米的傳送帶上,智能巡檢機器人“小遛”逐步取代了人工巡檢;在尾礦壩上,巡檢機器人“鉬寶1號”不知疲倦地守護著壩堤安全;在檢測分析室里,智能檢測設備自動定硫儀和碳氫元素分析儀正式投入使用,煤質檢測從傳統的化學分析法升級到智能化檢測……目前,鹿鳴鉬礦已經建設完成礦區5G網絡、礦山數據中心、數字采礦軟件平臺等多個智能礦山系統,未來將打造成為行業一流的智能礦山示范企業。孟慶胤表示,2024年,鹿鳴礦業要錨定“高質量發展‘排頭兵’、數智化升級先驅者、綠色低碳發展‘領頭雁’”的發展目標,全面推動智能礦山建設,年內各項目計劃啟動率將達90%以上。
華剛礦業冶煉廠應用了自動行車和自動剝片機組。該剝片機組機械化程度高、大幅減少了工人數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地降低了現場生產安全風險,真正實現了“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做到以工裝保工藝、以工藝保質量、以質量保安全。
乘著數智化的東風,中鐵資源將加快旗下綠色礦山升級,聚焦“雙碳”目標,依托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同步推進海內外智能綠色礦山建設,為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央企力量。
責任編輯:楊凈茹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