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國鎢資源戰略研討會召開
2024年06月07日 9:24 21985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鎢 作者: 宋英奇
近日,由中國鎢業協會主辦,中鎢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期貨交易所協辦,中國鎢業協會地質礦山分會、冶煉分會、經貿研究分會承辦的2024中國鎢資源戰略研討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召開。本次會議旨在落實《中國鎢工業發展規劃(2021—2025)》,深入探討鎢資源政策建議,持續加強行業自律,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搭建“政產學研用”合作交流平臺,推動產業鏈協同發展。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常委、副會長陳學森,自然資源部礦業權管理司特定礦種管理處處長、一級調研員王史堂,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州大學學術副校長、中南大學教授趙中偉,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副會長錢景汾,中國礦業聯合會秘書長車長波出席會議并致辭,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處長趙東軍,湖南省自然資源廳處長劉細紅,中鎢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仲澤,江西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姜烈輝,中國鎢業協會副會長、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裁吳高潮,中國鎢業協會副會長毛宇挺,中國鎢業協會副會長代表、江西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恒嵩,廣東省、江西省、云南省、河南省自然資源廳的有關負責同志,中國鎢業協會主席團主席何斌全、何永淼,代秘書長武四平、監事長謝屹峰等出席會議。大會分開幕式、主題報告、分會場報告及研討3個環節。
陳學森表示,今年以來,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繼續保持了去年以來的穩健發展態勢,行業運行開局良好,呈現出生產增長、投資加速、進出口活躍、規模以上有色金屬企業利潤總額顯著增長的良好勢頭。作為有色金屬行業中重要的鎢產業,近年來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他指出,近幾年,我國鎢工業高質量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不可否認,當前我國鎢行業仍存在資源開采量過大、資源消耗過快、初級產品出口過多導致西方對我國出口戰略性鎢產品加征進口關稅、高端產品和裝備依賴進口、綠色和智能化發展水平不高、市場影響力和話語權不足等問題。對此,陳學森提出5點意見,一是做好頂層設計,最大程度發揮鎢資源戰略價值;二是著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鎢產業高質量發展;三是著力打造協同創新平臺,提升自主保障能力;四是著力加強行業自律,維護產業良好生態;五是積極推動鎢產品期貨上市工作,通過期貨實現價格發現及套期保值。
王史堂表示,近年來,我國鎢工業保持平穩健康發展,結構調整、產業升級步伐加快,發展質量穩步提升,行業自律持續加強,綜合實力和影響力進一步增強。他強調,也應看到,我國鎢資源消耗速度過快,下游產能過剩嚴重;出口產品以中低端原料為主,高端依賴進口等。因此,他指出,一是提升鎢資源保障能力,鼓勵高效集約利用低品位礦,綜合利用復雜共伴生礦,支持企業“走出去”開發國外鎢資源等;二是全面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嚴格執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大力淘汰落后產能;三是加強鎢礦開采總量控制管理,建立指標動態調整機制,使指標更加契合市場需求,加強對指標執行情況的監管;四是充分發揮鎢行業自律作用,引導行業主動控制產量,不再擴大嚴重過剩的產能,同時探索建立“負責任采購體系”。
趙中偉講述了他和鎢結緣的歷程,鎢采選冶的技術進步過程。他表示,將持續關注鎢行業的發展,并愿與行業各方一起努力,為促進鎢行業科技創新和綠色高質量發展,推動由鎢資源大國向鎢工業強國轉變,作出應有的貢獻。
錢景汾表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回升向好,基礎不斷夯實,今年前4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3.8萬億元,同比增長5.7%,實現穩健開局。在政府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在鎢行業廣大企業的努力下,鎢產品出口結構不斷優化。我國多家鎢企業實現全產業鏈覆蓋,且在采、選、冶領域形成了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比較優勢,在國際鎢市場影響力不斷提高。她歡迎鎢企業積極參與供應鏈盡責管理審核評估項目,采納《中國礦產供應鏈盡責管理指南》標準與評估工具開展礦產供應鏈盡責管理體系建設。
車長波表示,本次會議圍繞鎢資源戰略展開研討恰逢其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加強礦產資源勘查開發作出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礦產資源保障和安全事關國計民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戰略問題。他指出,要持續鞏固鎢資源優勢,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是鎢行業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任務。為此,他提出3點建議,一是提高鎢資源服務經濟社會的保障能力任重道遠,二是促進鎢產業現有生產力蝶變成新質生產力時不我待,三是加速提升鎢產業鏈下游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迫在眉睫。
在主題報告環節,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副所長陳其慎,中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立,中信證券研究部金屬行業首席分析師敖翀,金川集團市場部期貨管理室經理何軍強,上海期貨交易所商品一部高級經理周力琛,中國鎢業協會監事長謝屹峰分別以《新質生產力與礦產資源新格局》《中國鎢資源開發利用的戰略思考》《全球再平衡格局下的金屬行業展望》《生產企業經營資產風險管理實踐》《以服務實體企業為目標的高質量發展之路》《鎢市場的回顧及思考》為題作了報告。
同時,會議還設置了地質礦山分會場、冶煉分會場、經貿研究分會場,與會專家分別圍繞相關問題展開研討。
本次會議得到了湖南柿竹園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海滄分公司、湖南辰州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崇義章源鎢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有色集團(廣西)平桂飛碟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綠鎢資源循環有限公司、湖南金雕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鎢智造(廈門)科技有限公司、贛州金環磁選科技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江蘇藍鯨冶金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廈門意圣科技有限公司、山東保藍環保有限公司、湖南東方時裝有限公司等單位的大力支持。國家有關部委領導、地方政府領導、相關行業協會領導,中國鎢業協會副會長單位、主席團單位、理事和會員單位領導及代表,鎢工業配套供應企業、鎢產業鏈終端用戶領導及代表和新聞媒體代表等200余人參加會議。
責任編輯:周大偉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