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新發布一批基礎地質圖件
2008年11月18日 10:20 5925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重點新聞
據國體資源網消息 11月12日,中國地質調查局在2008年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首次發布了1:5萬地質圖空間數據庫及1:25萬航磁系列圖和遙感影像圖等,并新增加了3000種地質資料的在線服務。由此,中國地質調查局向社會提供15種基礎地質地質圖及空間數據庫服務以及8000種地質資料在線服務。
據介紹,目前,我國公開提供社會使用的基礎地質地質圖及空間數據庫達到15種,包括1:20萬、1:25萬中國區域地球化學數據庫,1:5萬、1:20萬、1:25萬、1:50萬中國地質圖空間數據庫,中國1:20萬自然重砂數據庫及1:20萬水文地質數據庫等。其中,1:5萬比例尺的地質數據庫,尚屬首次公開發布;1:20萬水文地質圖空間數據庫,是當前我國覆蓋面最大、信息最全面、數據最權威的全國性區域水文地質空間數據庫。
中國地質調查局在2007年公開發布5000余種地質資料的基礎上,這次面向社會新發布3000種數字化的圖文地質資料,并實現全文在線服務,供用戶免費瀏覽、下載。至此,中國地質調查局全國地質資料館圖文地質資料全文在線服務累計上網8000余種。
據悉,自2007年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以來,中國地質調查局全國地質資料館已為國內外260多個用戶提供地質資料數據服務28萬余幅。
1:25萬航空物探和遙感影像系列圖件是首次面向國內外發布,本次公布的是已編制完成的148幅1:25萬標準圖幅航磁系列圖件和836幅1:25萬標準圖幅遙感影像圖。有關人士介紹,用戶還可以定制圖件和產品。
會議還公開了地災氣象預警預報信息和地下水動態監測數據等。自2003年開始,國土資源部與中國氣象局合作開展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進行地質災害預警區劃和降雨判據研究,通過中央電視臺,向公眾發布可能發生地質災害的區域范圍、級別等信息,成功預報了“艾利”臺風誘發福建、浙江地區滑坡等災害,成效顯著。中國地下水監測工作建立了由2.4萬個地下水監測點組成的監測網絡,監控面積達110萬平方公里,基本控制了中國主要城市重要地下水水源地、地下水誘發地質環境問題突出區等,建立了地下水動態監測管理數據庫,管理近5000個點的地下水水位、水溫、水質和水量等監測數據,987個國家級地下水監測點的基本情況與水位動態曲線等,都能在中國地質環境信息網上查詢,從而使地質災害信息服務更加及時便捷。
中國地質調查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這次提供國內外用戶使用一批基礎地質圖件及重要國家基礎地學數據庫,旨在促進我國地質資料更好地服務于礦產資源的勘查和開發,更好地改善我國的礦業投資環境。中國地質調查局把公益性地質資料的社會化服務作為其重要職責之一,將最大限度地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地質信息的需求,為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地質信息支撐。
責任編輯:劉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