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載砥礪奮進 鑒往知來強國建設——寫在新中國鋁工業投產70周年之際
2024年10月28日 10:13 3122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鋁 作者: 康義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新中國鋁工業投產70周年。
70年來,中國鋁工業經歷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三個歷史時期。
70年來,鋁工業歷經風雨洗禮,走過崢嶸歲月,在幾代人不懈奮斗中取得了輝煌成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鋁產品數量短缺到世界第一生產大國、消費大國,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實現歷史跨越
新中國剛成立的1949年12月,原重工業部決定建設山東氧化鋁廠(501廠)、撫順鋁廠(301廠)和吉林炭素廠(201廠),并將其列入第一個五年計劃重點工程。1954年7月1日,山東氧化鋁廠一期工程建成投產。同年10月1日,撫順鋁廠一期工程生產出第一批鋁錠。1950年10月,原東北人民政府決定建設哈爾濱鋁加工廠(101廠),1954年開工建設,1956年11月竣工投產。
1957年,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時,我國氧化鋁產量9.07萬噸,電解鋁產量2.89萬噸,鋁材產量1.23萬噸。
1964年8月,毛澤東主席和黨中央作出了“三線”建設的重大戰略決策。原冶金部在西南、西北地區相繼建設了貴州鋁廠、西南鋁加工廠、蘭州鋁廠、青銅峽鋁廠、連城鋁廠和西北鋁加工廠,形成了八大電解鋁廠和三大鋁加工廠的格局。“三線”建設徹底改變了鋁工業的布局。
經過近30年艱難的自主發展,我國不僅建立了較為完整的鋁工業體系,而且形成相當規模,基本能滿足國民經濟和國防軍工最低限度的迫切需要。1978年,我國氧化鋁產量77.8萬噸,電解鋁29.6萬噸,鋁材10.6萬噸。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1983年4月,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成立。從此,有色金屬工業成為一個獨立的工業行業。
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優先發展鋁”戰略方針指導下,先后擴建了山東、鄭州、貴州氧化鋁廠,新建了山西、中州、平果、青海、白銀鋁廠等。到1992年,我國電解鋁產量首次突破百萬噸大關,達到109萬噸,徹底結束了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2001年,我國電解鋁產量337萬噸,成為世界鋁工業第一大生產國。
2001年,我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經濟全球化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新世紀前12年是鋁工業發展最快的時期,氧化鋁、電解鋁、鋁材年均增長率分別為21.6%、19.3%、24.4%。
黨的十八大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2023年,我國氧化鋁產量8244萬噸、電解鋁產量4159萬噸、鋁材產量4880萬噸,分別占全球比重為58.1%、59.6%和67%;電解鋁的消費量為4300萬噸,占全球比超過60%。我國作為鋁工業世界大國地位更加凸顯。
從技術落后依靠引進到自主創新,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全面轉型升級
1978年2月,原國家計委批準貴州鋁廠引進日本輕金屬160千安大型預焙槽8萬噸電解鋁項目。1981年12月,貴州鋁廠建成投產,成為我國電解鋁現代化的標志性工程,為我國電解鋁轉型升級提供了技術支撐。1991年5月,平果鋁廠引進法國、美國等國氧化鋁拜耳法全套設備技術,于1995年9月建成投產,奠定了氧化鋁拜耳法生產工藝技術現代化的基礎。
新世紀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通過產學研技術攻關,加強基礎研究和協同創新,鋁工業從氧化鋁、電解鋁、加工和高端新材料等領域的一些關鍵共性技術取得新突破,實現了鋁產業全面轉型升級。
自主研發的500千安鋁電解成套技術日臻完善,綠色環保能耗指標均達世界領先水平。600千安超大型鋁電解技術,屬世界首創、國際領先。到目前為止,400千安及以上的電解鋁產能達75%。自主研發生產的高性能鋁合金新材料已在航空航天、高鐵、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廣泛應用,保障了“天問”“嫦娥”“北斗”系列等重大工程需要,助力C919大型客機飛行,成功研制了最大規格的整體鋁合金鍛環,為我國重型運載火箭提供了新材料支撐。
中國電解鋁全套技術裝備從21世紀初開始,相繼輸出伊朗、印度和哈薩克斯坦等國,在海外產生良好影響。
從嚴重污染環境到清潔低碳,鋁工業綠色發展發生根本性變化
新世紀以來,我國鋁工業大力推動節能減排和“三廢”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理和有效利用。2005年9月底前,我國全部淘汰了落后的自焙槽鋁電解產能。近年來,我國鋁工業認真貫徹“碳達峰”行動計劃和電解鋁產能置換政策,將煤電鋁為主的電解鋁產能有序向水電豐富地區轉移。目前,電解鋁清潔能源占比達24%以上,電解鋁降低電耗成效顯著。2023年,全國平均原鋁綜合交流電耗為13324千瓦時/噸,較2012年噸鋁節電503千瓦時,折合當年減少碳排放124萬噸。氧化鋁赤泥綜合利用取得突破性進展。2023年,全國赤泥產生量約1.1億噸,利用量占新增量的10%,走在國際赤泥利用的前列。
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境外礦產資源開發和國際產能合作成效顯著
在“一帶一路”建設指引下,我國企業采取境外投資和整體收購等多種方式獲得境外鋁土礦資源,并相繼在境外投資建設了一批氧化鋁、電解鋁及鋁加工項目,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據初步統計,中資企業在幾內亞獲取的權益鋁土礦儲量達80億噸以上,形成鋁土礦權益產能1.1億噸;在印尼投資建設的氧化鋁產能約600萬噸以上,建成及在建的電解鋁產能約350萬噸;在沙特阿拉伯和馬來西亞擬建的電解鋁產能約400萬噸;在海外投資建設及并購鋁擠壓材22萬噸,鋁軋制材36.5萬噸,在建擬建的鋁擠壓材56萬噸。
從企業小而分散到世界企業500強,鋁企業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大幅提升
70年來,我國鋁企業由小到大,由弱變強逐步發展壯大。2023年,在全球前10位氧化鋁企業中,中國占據5位。其中,中鋁集團、山東魏橋創業集團、山東信發集團分別位居第一、第二、第四位。電解鋁全球前10位企業中,中鋁集團、魏橋創業集團、國家電投集團占據前三位。2024年世界500強企業中,魏橋創業集團和中鋁集團分別排名第175位和第214位。
70年來,我國鋁產業集中度發生了巨大變化。2023年,我國氧化鋁前10家企業產量占比高達85%以上,前10家電解鋁企業產量占比達70%以上。
70年來,我國鋁工業所有制經濟結構由單一國有企業轉變為國有、民營企業共同發展的格局。據初步統計,截至2023年底,我國民營鋁企業產量占比達“五、七、九”,即電解鋁50%以上、氧化鋁70%、鋁材90%(含合資和外資2%)。
當前,我國鋁工業發展正處在由大國向強國邁進的時期。到2030年,我國鋁產業綜合實力、科技創新能力、國際競爭力大幅躍升;到2035年,基本建成鋁工業強國。未來5~10年,是我國建設鋁業強國的關鍵時期。
構建現代化鋁產業體系。現代化產業體系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物質技術支撐。構建現代化鋁產業體系,要以提升產業體系的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為目標,統籌完整的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數據鏈、資金鏈、人才鏈等全面融通,形成協同、高效、融合的新生態;要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拓展新領域、開辟新賽道,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要積極推進產業高端化、數智化、綠色低碳化、國際化,形成安全可靠、自主可控、國際競爭力強的現代化鋁產業體系。
高水平科技創新自立自強。科技強則產業強。面對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和鋁工業高質量發展中的瓶頸,解決進口替代,我國重點解決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和前沿科學材料;重點突破綠色低碳節能環保關鍵技術;重點破解數字化轉型、智能化賦能與鋁產業深度融合的核心技術。
加強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深度融合、各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創新體系建設;開展聯合攻關,充分發揮多種創新平臺和創新團隊的集體智慧和力量,形成“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高端人才支撐”的鋁產業科技創新生態鏈。
礦產資源保障自主可控。提高鋁土礦資源保障能力,我國要繼續加大國內重點成礦帶找礦力度,增儲上產,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大力推進在境外鋁土礦資源開發,在重點做好幾內亞鋁土礦開發基礎上,努力在鋁土礦資源豐富的國家和地區尋找投資機會,形成一批資源儲量巨大、品質優良、設施較好、政局穩定的若干鋁土礦資源基地。
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目前,我國鋁工業碳排放總量約5億噸,約占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碳排放總量的75%左右,其中,電解鋁碳排放約4.2億噸。因此,嚴格控制電解鋁新增產能和防范氧化鋁產能盲目擴張,是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的關鍵。
我國鋁工業要加快推進清潔能源替代,繼續執行電解鋁產能置換政策,有序向水電豐富地區轉移產能;要大力利用西部地區風電光伏電優勢,與電力部門緊密合作,提高電解鋁消納清潔能源比重。
我國鋁工業要加強基礎研究,早日突破惰性陽極和無碳陽極電解鋁關鍵技術;要繼續加強氧化鋁赤泥綜合利用的技術攻關,擴大應用范圍,加大利用總量;要做好電解鋁碳排放數據核算等基礎工作,為碳排放交易市場正式上線交易創造有利條件。
加快鋁產業智能化建設。近幾年來,我國鋁企業數字化轉型已經取得了可喜成效,實現了鋁工業智能化工廠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企業主要領導必須高度重視,統籌規劃,周密部署,明確目標,分步實施,要按照“云、邊、端”技術架構,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目標,以企業為主體,依靠科研設計、高校和互聯網科技公司等單位緊密合作,逐步實現生產工藝自動化、固定設備數字化、企業管理信息化、經營決策智能化。到2030年,主要企業取得實質性顯著成果,到2035年,我國鋁工業基本實現智能化。
優化鋁產業全球布局。充分利用我國鋁工業在國際競爭中的優勢,在政治風險小、營商環境好、能源豐富和自主礦產地區布局鋁冶煉企業,在市場較發達地區投資建設鋁加工企業;在東盟、中東、南美和非洲地區逐步形成鋁工業產業鏈、供應鏈較為完善的產業體系,帶動中國技術、設備、標準和服務走向全球,培育和發展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增強鋁工業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加強國際一流高端人才培養。人才是第一資源,建設鋁工業強國,關鍵在人。我國鋁工業要努力培養造就一批國際一流戰略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高水平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高技能人才;著力打造一大批高素質專業化國際化優秀企業家,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優化、專業配套、素質優良的國際化高端人才隊伍,為鋁工業強國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回首來時路,70年新中國鋁工業艱辛奮斗取得了輝煌成就,積累了彌足珍貴的經驗。展望未來,我們充滿信心并堅信,再經過10年團結奮進,鋁工業強國夢一定能夠實現。
責任編輯:任飛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