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青春之力 追“鋰”想之光——記江西省地調院基礎所稀貴礦產勘查中心
2024年12月03日 9:50 2477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稀有稀土 作者: 劉元鵬 司志偉
江西省地調院基礎所稀貴礦產勘查中心(以下簡稱“稀貴中心”)組建于2022年3月份,現有成員18人,平均年齡37歲。他們是最早在“鋰都”宜春奮戰的找礦隊伍之一,在轟轟烈烈的宜春大會戰中勇當先鋒,取得了顯著的找礦成績。這是一支充滿干勁與朝氣的隊伍,累計探獲氧化鋰資源量超過500萬噸。這些驕人的戰績為稀貴中心在海外追尋“鋰”想之光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跨海尋鋰 直掛云帆
2023年8月份,江西九嶺鋰業股份有限公司與江西省地調院基礎所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委托江西省地調院基礎所對其控股的非洲尼日利亞Ogapa鋰礦開展地質勘查工作。自此,稀貴中心的找“鋰”事業正式跨出國門。
2023年9月份,江西省地調院基礎所精選7名技術骨干組成項目組,奔赴尼日利亞,7人中有6人是黨員、1人是預備黨員,皆是經歷過宜春大會戰錘煉的技術骨干,足見江西省地調院基礎所對該項目在非洲取得良好開局、站穩腳跟、產出成果的重視和決心。
“稀貴中心在國內的重點工作依然圍繞鋰礦勘查開展,國內外業務雙線并軌,不管在哪邊遇到技術難題,大家都會集思廣益,共同解決。”談到稀貴中心的工作部署,稀貴中心主任曾慶友充滿自信地說。
穿云渡海,一路顛簸,剛到尼日利亞,大家便一邊調整時差,一邊熟悉礦區資料。
“下半年是當地的旱季,是開展地質工作的絕佳時機,我們落地就開干。” 鐘建昇是項目組中工齡最長、找礦經驗最豐富的成員,他負責項目前期工作的部署安排。
“吃飯在露天廚房,辦公、睡覺在集裝箱。大風起兮塵飛揚,難不倒我地質郎。”談起艱苦的礦區生活,項目成員張連湘以詼諧幽默的打油詩總結。他的樂觀從容在項目攻堅時刻感染了整個團隊。
再艱苦的生活條件,地質人都視若等閑,但當地瘧疾盛行且醫療條件有限,成了項目組開展工作的“攔路虎”。在半個月內,項目組7名成員相繼感染,盡管早有心理準備,但與瘧疾狹路相逢,還是給大家造成了不小的困擾。
非洲探鋰 千淘萬漉
“工作區及其周邊地區的地質工作程度低,地質資料匱乏,礦業開發相對落后,植被茂密、浮土覆蓋較厚,要在這里實現找礦突破難度不小。”前期對礦區的勘查讓項目負責人潘世語倍感壓力。
為了盡快找到找礦線索,項目組針對民采洞及沿露頭相對較好的溝系開展調查和取樣分析。這是最有效的方法,同時也是最艱苦的路,沿溝系開展工作被毒蟲騷擾的幾率更大。
“在野外的叢林雜草內,螞蟻和毒蟲隨處可見,它們的巢穴筑在地上、浮草和爛樹葉下,一不小心踩上去,螞蟻便會順著鞋子和褲筒往上爬,即便隔著褲子也會被叮咬。被咬后皮膚立刻紅腫起包,痛癢難耐。”填圖組成員俞寒飛對此深有體會。
經過1個月的鏖戰,加上多年對鋰礦的勘查經驗,項目組快速圈定了含礦花崗偉晶巖脈,并趁熱打鐵進行槽探和鉆探揭露驗證。
首孔即見礦,給項目組注入了強大信心,但好景不長,關鍵孔位ZK8-1達到終孔位置時并未見礦,給項目組潑了一瓢冷水。
“8號勘探線以北受構造影響發生了倒轉,ZK8-1孔再加深50米。”曾慶友時刻關注項目進展,并下達指令。
這一果斷的決定達到了預期效果,該孔在加深至17米時,順利揭露出含鋰花崗偉晶巖脈,厚度達30.3米,項目進展瞬間柳暗花明。生活之苦、工作之勞、毒蟲之害,在這一刻陰霾盡散。
隨著找礦成果的逐步提升,勘查階段轉入詳查。經初步估算,礦區南礦段探獲氧化鋰資源量35萬噸,標志著江西省地調院基礎所在海外探明的首個大型鋰礦床誕生。
聚力追鋰 長風破浪
2024年5月份,江西九嶺鋰業股份有限公司再次委托江西省地調院基礎所在津巴布韋和莫桑比克開展鋰礦探、采礦權篩查及盡職調查工作,加上續作的尼日利亞項目,稀貴中心除國內尚未結題的人員外,其余成員悉數出征。
項目人員在津巴布韋和莫桑比克工作期間所遭遇的困難和挑戰,較在尼日利亞時有過之而無不及。非洲旱季驕陽似火,但這并未阻擋他們用雙腳丈量充滿未知與希望的非洲土地。他們用紙和筆描繪出一個個地質演化的故事,用羅盤指引礦藏的方向,用地質錘敲開巖石的“心扉”,用放大鏡觀察“鋰”想與希望。
在短短3個月內,他們完成了98個礦區、總面積約100平方千米的調查評價工作。在調查的305條偉晶巖脈中,發現了22條含鋰云母和鋰輝石礦化較好的花崗偉晶巖脈,其中,包括1處大型、1處中型和3處小型規模潛力的鋰礦床,獲得了業主的高度認可和贊揚。
從江西宜春到遠跨重洋的非洲大陸,稀貴中心的地質隊員憑借精湛的技術、優良的作風、堅韌的精神和卓越的業績,在江西地質人“走出去”的路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他們表示,將一如既往地砥礪前行,以青春之力、青春之智書寫地質報國的絢麗篇章。
責任編輯:任飛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