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地下水污染治理“最后一公里” 遂昌金礦綠色低碳發展的“蝶變”之路
2024年12月18日 13:20 2683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科技創新 作者: 呂偉民
礦山生態修復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浙江省遂昌金礦有限公司作為“遂昌縣黃鐵礦地下水污染治理項目”的實施主體單位之一,主動承擔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打通地下水污染治理“最后一公里”,走出了綠色低碳發展的“蝶變”之路。該項目在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終期綜合評估中被評為優秀等級,并入選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點項目典型案例,為國內外老礦山同類型污染治理提供了啟示與借鑒。
承擔社會責任 鋪好生態底色
浙江省遂昌縣治嶺頭礦區自初唐時期就有金銀礦采冶活動,自清代嘉慶年間(1800年左右)開采黃鐵礦持續至20世紀70年代。千余年的開采行為造成了大量地下采空區、坑道和廢石堆場,礦區巖壁表面含有大量硫化物,山谷間還有含硫廢石渣場,經雨水淋濾、氧化、溶浸、水解后,持續產生富含重金屬的礦山酸性污水,污染地下水或排入地表河流,嚴重影響周邊環境。
為解決這一難題,在浙江省政府的關心支持下,遂昌金礦累計投入2億多元開展綜合治理,基本控制了顯性的地表污染源,但隱性地下污染源產生的酸性涌水問題一直未得到根治。因此,如何快速、精準、有效破局,成了浙江省政府和相關企業一直研究的課題。
2019年,浙江省麗水市生態環境局遂昌分局以生態環境部建設“水污染防治中央儲備庫”為契機,以廢棄井封井回填為主要工作內容,成功申報遂昌黃鐵礦地下水污染治理項目,于2020年3月入選首批生態環境部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點項目,開啟了打通地下水污染治理“最后一公里”的攻堅克難。
科學以廢治污 彰顯生態成色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理念,就像一盞明燈,為遂昌縣黃鐵礦地下水治理指明了方向。遂昌黃鐵礦區地下水治理分三期工程實施,總投資27974.12萬元。一期工程完成工程設計、采空區勘察、脫水和充填系統建設以及項目研究試驗、充填試驗等工作;二期工程完成1號、3號硫鐵礦高程500米以上的采空區充填約19.5萬立方米;三期工程完成1號、3號硫鐵礦高程500米以下的采空區充填,建設人工濕地、風險預警及全系統監測等污染末端處理工程。
由于礦硐分布錯綜復雜,地表水與地下水水文過程交互,枯水期、豐水期受地質條件和地表降水影響程度不同,相較于地表治理難度要大很多。為此,該公司確定了“污染源頭削減”+“污染途徑阻控”+“污染末端治理”相結合的綜合治理思路。
該工程實施“采空區充填”“防滲覆蓋+清污分流”“電石渣中和+人工濕地+微生物還原”三大措施,綜合運用“用—堵—疏—治—管”新模式,成功將酸性污水涌水量減少了84%,剩余水量的主要污染物經末端處理后均達標排放,每年可節約治理費用800多萬元,實現了“固廢資源化利用+系統性綜合治理”的綠色發展目標。
該工程對井下采空區的充填材料,主要采用了礦區的鉛鋅礦尾砂和螢石礦尾砂,削減了礦區尾礦庫固廢存量,提升了尾礦庫安全系數,累計充填量達到30多萬立方米,通過“以廢治廢”方式直接幫助企業節約成本近1000萬元。
建成科普基地 厚植生態靚色
遂昌黃鐵礦地下水污染治理項目的實施,從源頭上基本解決了整個流域的礦山酸性涌水污染問題。同時,結合地下水治理的成果,建設了“麗水試驗區礦山酸性涌水治理科普基地”。
該科普基地由室內、戶外和井下3個展示單元構成,占地面積約870平方米,保留了礦區原有礦硐外觀和運礦火車軌道,展示關鍵治理技術實施現場,利用圖文展板、音頻視頻、互動沙盤模型等多元形式,全面展示礦山酸性涌水形成過程、環境問題和治理模式。
該科普基地將污染防治攻堅成效與礦山公園旅游發展相融合,進一步提升了公眾地下水污染防治意識,更好地助力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與區域經濟發展互利共贏。自4月中旬建成對外開放以來,已舉辦或承接各類科普研學、技術交流等活動30余場,累計接待人數約3000人次。
未來,遂昌金礦將繼續堅持“生態礦區、綠色發展”理念,積極復制推廣“遂昌黃鐵礦地下水污染治理工程”的實施經驗和管理模式,為南方丘陵地區推進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樣板,助力實現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與區域經濟發展互利共贏,奮力書寫高質量發展的“綠色答卷”。
責任編輯:任飛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