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新發展理念 打造中厄友好合作的典范樣本
2025年01月14日 11:6 3642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銅鎳鉛鋅 作者: 朱學勝
1月2日,習近平主席同厄瓜多爾總統諾沃亞互致賀電,慶祝兩國建交45周年。習近平主席指出,中國和厄瓜多爾是全面戰略伙伴,建交45年來,中厄關系始終保持良好發展勢頭。近年來,雙方政治互信日益鞏固,各領域務實合作成果豐碩,中厄友好更加深入人心。厄瓜多爾總統諾沃亞評價稱,厄中建交45周年是具有深遠意義的里程碑。
中厄共謀發展機遇,2024年中厄自貿協定正式生效,厄瓜多爾成為中國在拉美第四個自貿伙伴。2024年前11個月,雙方貿易額增至近127億美元。中厄共筑友誼橋梁,兩國友誼跨越山海,人民越走越親。雙方青年、媒體、高校、科研等人文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厄瓜多爾中文教育蓬勃發展,文明交流互鑒有力推動民心相知相親。
時間追溯到2016年,習近平主席對厄瓜多爾進行國事訪問,在兩國元首的見證下,中厄宣布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米拉多銅礦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也拉開了海外項目建設的序幕,一期項目于2015年12月開工,2019年7月建成投產,短短三年半即建成年采選2000萬噸規模的大型露天礦山,快速實現建成投產、達標達產、穩產高產,已累計生產銅量達50多萬噸,創造了良好經濟效益,成功躋身世界級在產大中型礦山之列,繪就了有色金屬行業企業海外辦礦的“成功典范”。
米拉多銅礦正如錢凱港一樣,是走出國門、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縮影,也是中國在厄投資的標志性項目,無論是之于其礦業發展、生態文明,抑或社會責任,都以生動的實踐傾力打造了一份份典范樣本。
以創新發展推動
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必須貫徹創新發展的理念。米拉多銅礦加大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的應用,厚培科技創新“土壤”,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研發經費投入強度保持在3%以上,積極與北京礦冶研究院院士團隊、中國恩菲、中南大學、中鋼馬院、長江科學院等國內知名科研單位和高校展開深入合作,著力攻堅礦山采選關鍵核心技術,實現向技術指標要效益、向產品質量要效益,榮獲中國勘察設計協會有色工業工程設計獎一等獎、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中國黃金協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取得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18項,將科技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同時,放眼全球邀請國際頂級礦業服務商KCB、KP、Andes參與地質災害、環境監測治理、尾礦庫建設等課題研究,以適應厄政府法律法規的要求,完善了尾礦庫及礦山建設合法合規性,取得了尾礦庫加高設計許可,為尾礦庫加高建設和擴建項目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加快智能化礦山建設,現場生產過程集中顯示和自動控制、選礦自動化系統、礦石破碎系統、轉運系統建成投入使用;廢石破碎系統、轉運系統實現智能化運行;采用GNSS在線監測及雷達監測系統、無人機智能測繪裝備、RIEGL VZ-400i三維激光掃描儀、智慧倉儲“NC”系統成功上線、 XDE260礦用自卸車、6400t/h大型排土機等大型先進成套設備正式入列,這都標志著智能化礦山建設邁出了關鍵的一步。通過從“人控”到“數控”的升級改造,從“自動”到“智能”的全面提速,積極打造具有米拉多銅礦特色的“本質安全、資源節約、綠色高效”智能化礦山。加快推進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創建世界一流企業行動,不斷增強公司價值創造活力動力,榮獲第十八屆安徽省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獎一等獎。
以協調發展推動
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貫徹協調發展的理念,以協調發展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利用好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構建穩定安全的海外礦產資源產業鏈、供應鏈,保障礦產資源安全。加強與所在國在標準規則、法律法規和商務、稅務程序等方面對接,采用國際規則和技術標準,建設高質量、防風險、可持續的礦業項目。
多渠道、多層次建立與厄政府主管部門、相關機構、行業協會、地方政府的聯系,邀請到米拉多銅礦現場考察,介紹對當地經濟的貢獻,展示在社會經濟發展方面的責任和承諾,增進相互了解,得到了厄各大部委支持和幫助。每年舉辦《2023年米拉多社會環境責任履行報告》發布會,向當地政府、新聞媒體展示了公司在社區、環境、就業、繳稅等方面的卓越貢獻,樹立起負責任礦業形象。2024年4月,中國駐厄大使館經濟商務處、中國商務部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司聯合發布《對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指南(厄瓜多爾)》,將米拉多銅礦作為典范案例向在厄中資企業進行了推介。
以綠色發展推動
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作為厄瓜多爾第一個大型礦業項目,米拉多銅礦深入貫徹綠色開發理念,實施綠色開發方案,采用先進環保技術,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每年投入環保資金上千萬美元,利用國際先進的噴播技術邊開采邊恢復,讓裸露的山體快速穿上“綠色新裝”,實現礦山開發與環境保護和諧統一。尤其在無人機測量、邊坡雷達監測、下行膠帶間“自發電能”、遠程數字化管理系統的運用創新上,為低碳、環保、高效施工生產注入了新動力。
建設完善的水治理系統,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經過嚴格處理后變成淙淙清流重新回到大自然中,外排水達標率100%;持續開展生物拯救,全力保護生態多樣性,花園式礦區已經成為鳥類的天堂。2024年8月,該公司榮獲厄瓜多爾環境水權生態部頒發的綠色環保認證,這是厄瓜多爾政府對企業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最高表彰,米拉多銅礦是目前唯一一家獲此殊榮的礦業公司,標志著已經成功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礦業之路。
以開放發展推動
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堅持開放發展的理念,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助力與所在國實現共同繁榮。米拉多銅礦將依法合規管理作為經營工作的生命線,做到遵守中厄兩國的法律法規、國際礦業行業規范和股東雙方的管理制度,加強對所在國法律及國際通行的行業標準與法規學習研判,強化協議合同運行監管,確保合規運營,自投產以來累計利稅超過13.33億美元,有效地促進了所在國經濟發展。
強化合作,與厄方各界持續深化在采選、設計、施工、裝備、監理、貿易、物流等領域的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互利合作,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打造厄瓜多爾高校教育合作實踐基地,形成了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為厄瓜多爾青年大學生提供了走進礦業一線、了解現代化礦業技術的寶貴機會,幫助更多青年學子成長成才。同時,展示了高效的管理模式和先進的生產技術,進一步密切了企業與當地教育科研機構的聯系,促進了雙方的協同發展。
持續加大在厄投資力度,實施擴建項目建設,在積極助力厄瓜多爾采礦業實現技術升級和產業鏈延伸的同時,帶動更多中國企業投資走進厄瓜多爾、融入厄瓜多爾,形成高質量發展的格局。深入開展教育、科學、文化、體育、衛生、考古、媒體等各領域人文合作和交流,更好推動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
以共享發展推動
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以共享發展理念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米拉多銅礦打造負責任的礦業,通過共享培育本地供應鏈,培育本地人才,把所在國的資源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優勢,讓當地人民有更多獲得感,為當地創造了超過4600個直接就業崗位,同時,通過提供給當地商品物資和技術服務供應合同創造超過15000個間接就業崗位,塑造了與項目所在國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共同發展繁榮的“命運共同體”。深入貫徹屬地化管理理念,讓當地員工充分融入公司管理,該公司真切地關心當地員工的工作和生活,實現人企共同發展,和諧相處。2024年,獲得全球職場文化權威機構Great Place To Work的“卓越職場”認證,被評為“厄瓜多爾最佳工作場所”之一,這也說明了當地員工對該公司的滿意度越來越高。
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對社區、居民、社會團體和政府機構開展援助幫扶,自投產以來,累計投入社區直接援助資金1628萬美元,惠及基礎設施、產業、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和弱勢群體等各個領域;打造“小而美”的民生產業,比如,大棚養殖、水產品養殖、服裝加工等社區小微企業,切實提升了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民生福祉;尊重所在國文化,在項目所在地開設漢語培訓班,為當地超過300名學生提供免費的中文教學,傳播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故事;持續關注當地教育事業,與銅陵學院通過精心策劃和深入合作,選拔優秀的7名厄瓜多爾高中畢業學生赴華留學,幫助他們實現留學中國的夢想;加大對當地物資采購力度,自投產以來,累計在當地采購超16億美元,有力推動了當地社區的經濟發展,實現共同發展、互利共贏、民心相通;每年的民意調查顯示社區對項目的支持率逐年提高,從2016年的32%提升至2023年的81%,社區對該公司的認可度越來越高。
展望未來,中厄共建“一帶一路”正開啟新的“金色十年”,一條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融合締造之路,一場場拉美文化與中國文化的美美與共之旅,一幕幕中厄友好互信的溫馨場景,持續著,創造著,延伸著……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中國與厄瓜多爾雖然遠隔重洋,但友誼的紐帶將彼此緊緊相連。米拉多銅礦正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姿態,全力以赴地沖刺今年7月份擴建工程建成試投產總目標,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要求,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海外礦山,形成年產銅量超20萬噸的生產規模,進一步彰顯資源優勢,在實現資源報國的同時,也會將項目發展的紅利回饋于項目所在國、當地社區和全體員工,讓項目發展真正成為“命運共同體”的紐帶,實現項目可持續發展,為中厄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貢獻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中鐵建銅冠投資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米拉多銅礦總裁)
責任編輯:任飛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