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推進電力期貨市場建設 推動碳市場國際化
2025年03月06日 15:54 461次瀏覽 來源: 證券時報 分類: 相關新聞 作者: 葉玲珍
全國人大代表、陽光電源董事長 曹仁賢
證券時報記者 葉玲珍
在可再生能源發電和電力電子技術領域深耕數十載,全國人大代表、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繼續發揮專業優勢,帶來了推進電力期貨市場建設、推動碳市場國際化等多項建議,為行業發展建言獻策。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我國以風電、太陽能發電為主的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達到14.5億千瓦,首次超過火電裝機規模。
曹仁賢指出,新能源大規模并網與入市交易不僅對電力系統調節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也加劇了電力現貨價格波動,對相關企業尤其是新能源發電企業的風險管理能力形成巨大挑戰;不僅如此,當前市場機制還存在成本傳導不充分、跨區交易壁壘、綠色價值體現不足等問題。
為有效緩解電力現貨價格波動帶來的新能源投資收益風險,推動電力要素暢通流動,曹仁賢建議,推進電力期貨市場建設,完善全國電力統一大市場。
“加強期貨市場與現貨及中長期市場的協同,可在我國西北可再生能源富集區或長三角、珠三角經濟發達區域成立電力期貨交易所,或在現有期貨交易所基礎上研究、增加電力期貨品種,進行試點交易,積累經驗,待時機成熟后再擴大交易范圍。”曹仁賢建議。
在電力期貨市場建立后,曹仁賢建議,著重開發符合新能源發電特點的合約種類,如針對風光發電特點,開發分時段、分季節的期貨合約,賦予期貨市場更大的綠色價值。除此之外,建立健全電力期貨市場的風險防控機制,對于護航市場平穩運行也至關重要。
除電力市場,曹仁賢對碳市場發展亦頗為關注。據介紹,全國碳市場自啟動以來,總體運行平穩,對全球碳價水平和碳交易機制成效具有重要影響力。然而,我國目前尚未與其他國家簽訂碳市場合作的相關協議,碳市場國際化進程有待提速。
對此,曹仁賢提出了與周邊國家構建碳市場跨地區鏈接,推動碳市場國際化的建議。
“可借鑒國際成功經驗,推動區域碳市場互聯互通,通過與周邊國家合作建立區域碳市場,制定統一的交易規則和監管框架,同時保留各國碳市場的自主性。”曹仁賢說,在合作方向上,建議與周邊國家開展聯合碳減排項目,如將我國先進的低碳技術和成熟的碳減排解決方案應用于其他國家的減排項目,幫助當地企業提升能效、降低碳排。
曹仁賢表示,一些周邊國家在碳市場建設方面仍處于起步階段,缺乏完善的政策框架和技術能力,建議我國通過技術交流和經驗分享,幫助這些國家建立自己的碳交易體系。
在推動碳市場國際化方面,曹仁賢建議,基于《巴黎協定》第6.4條國際碳市場機制,加快我國自愿減排機制與全球市場深度融合與接軌,積極參與國際碳信用開發與交易,提升國內碳信用產品的國際認可度;同時基于《巴黎協定》第6.2條,與周邊國家簽訂雙邊或多邊碳市場合作的相關協議,明確碳信用交易的技術標準、核算規則和監管機制,推進國際可轉讓減排成果(ITMOs)的交易。
責任編輯:任飛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