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彬代表: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
2025年03月17日 9:37 5473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有色記者跑兩會 作者: 李開顏 劉京青
“新能源市場的發展,為企業提供了更多突破的機會。”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江西贛鋒鋰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良彬在駐地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技術創新將成為企業脫穎而出的關鍵。”
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團組審議討論時,多次提到科技創新,強調“我們要走科技創新的道路”“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李良彬對此深有感觸。“要在激烈的競爭中突出重圍并實現業績增長,一個是市場因素,一個就是技術創新。技術創新不僅能夠推動新產品的開發和新市場的拓展,還能帶來產業創新的可能性,從而為企業帶來額外的利潤空間和更多的發展機會。”他說。
“我們擁有鹵水提鋰、礦石提鋰和鋰回收提鋰三大技術路徑,是鋰行業技術最全面的企業之一,并依托國家級技術中心,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李良彬表示,“贛鋒鋰業將堅持以技術創新為核心驅動力,努力在三大重點方向實現突破:一是聚焦固態電池及鋁合金的研發,力爭在前沿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進一步提升產品競爭力;二是在關鍵資源開發領域,特別是在阿根廷鹵水資源開發方面,通過技術改造與工藝優化,提升產能與效率,有效降低生產成本;三是大力推進節能降耗工作,通過優化工藝流程與設備管理,全面提升資源利用效率。”
這次,李良彬帶來了一份關于“推動鋰電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他表示,鋰電產業作為新能源領域的核心,對實現“雙碳”目標、保障能源安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進一步支持鋰電產業發展,要在構建鋰資源“內循環”體系、構建鋰電產業“創新聯合體”、創新商業模式、加強國際合作、加強人才培養、加強政策引導和加強風險防控等領域下功夫。
他特別提到,應組建國家級鋰電產業研究院,打造“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優勢資源,聚焦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等前沿技術,開展聯合攻關,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瓶頸難題,并探索建立鋰電產業“專利池”,鼓勵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將鋰電相關專利放入“專利池”,通過專利交叉許可、專利運營等方式,促進知識產權共享和成果轉化,降低企業研發成本,加快技術迭代升級。
他呼吁,應針對高能量密度電池、長壽命電池等關鍵技術難題,設立“揭榜掛帥”專項,面向全社會公開征集解決方案,鼓勵企業揭榜攻關,并給予資金和政策支持。
“在科技創新的引領下,新能源產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為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展望未來,李良彬充滿信心。
責任編輯:任飛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