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匠心攻克技術難關 以行動詮釋工匠精神——記自貢硬質合金有限責任公司數控車工李文波
2025年03月18日 15:36 6159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稀有稀土 作者: 曠昆紅
李文波在數控加工中心測量產品。
“更忙碌”,是自貢硬質合金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自硬公司”)數控車工李文波在結束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后的狀態。這位“80后”的技術骨干,正忙著分享所學所思,忙著將榮譽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效益。對于個人技能的提升,他充滿了急迫感,坦言道:“通過這次大賽,我得到了歷練,也感受到了壓力,我要將‘技能報企、技能報國’落到實處,要不斷精進和探索。”
工匠精神
是對絕對精度的反復較勁
刻苦,是李文波工作14年來一直堅持的信念。
剛入職自硬公司時,由于缺乏操作經驗,李文波成了那個最愛向師傅請教、最愛翻閱資料的“新手”。在生產線的前8年,雖然工作枯燥,但李文波從未覺得乏味。他日復一日地在車床前調整參數,確保零件精度的完美適配。每當看到圖紙上的設計變成生產線上的產品,那份成就感總能讓他驅散身體上的疲憊。
“我認為工匠精神,就是長期堅持。作為一名數控車工,就是要對絕對精度不斷追求。”李文波回憶道,他曾遇到過一個加工精度要求極高的密封環組合件產品,這是硬質合金與不銹鋼的復合組合件,對尺寸和形位精度的要求極為嚴格。起初,他按照常規方法加工,但總是存在尺寸偏差、形位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不達標的問題。“我百思不得其解,到處尋找問題所在。”經過多次實踐,他發現傳統加工方法無法滿足這類產品的要求。于是,他從程序和刀具及工裝夾具上尋找突破口,但依舊無果。
“雖然當時很沮喪、焦慮,但我從未想過放棄。”李文波一頭扎進書海,大量查閱專業資料,向經驗豐富的老師傅請教。最終,在刀具選擇、切削參數匹配以及工裝夾具設計上,他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關鍵。根據零件的材料和形狀特點,他重新選擇了合適的刀具,配置了合理的切削參數,并對工裝夾具進行了優化。經過多輪試驗和優化,他終于加工出了符合精度要求的零件。
正是憑借這種“死磕”精神,李文波取得了兩項實用新型專利,并獲得了多項榮譽。也因為這種執著精神,他從一線操作崗位調到了工藝技術崗位,他參與設計調試的參數得以固定,為自硬公司提升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打下了堅實基礎。
以賽促產
激發技能報企的責任心
在同事眼中,李文波是技術獨當一面的中堅力量,但當他站上這次國賽舞臺時,卻因差距,倍感壓力。
比賽前,他在株洲接受培訓,發現比賽用的零件復雜程度遠超日常工作遇到的產品。“當時心里沒底,覺得很難,無從下手。”在賽事組委會的安排下,他進入湖南航空職業技術學院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封閉試訓。這次經歷讓他深刻感受到,比賽的難度不僅在技術層面上,工藝層面更是遠超日常水平。
“我們日常涉及的產品在數控編程方面只需人工計算即可,但大賽設計的比賽樣件,在規定時間內用手工編程的方式幾乎不可能完成樣件的加工,需要借助電腦編程實現。”李文波說。一周的集訓時間轉瞬即逝,此時的他對軟件編程還未完全掌握精髓,樣件工藝流程及加工參數控制也還未摸透,這使他更加焦慮。
集訓結束后,李文波開始了廢寢忘食地學習,把所有空閑時間都用來練習電腦編程和實操。通過一天天的學習,他逐漸找回了信心。
星光不負趕路人。最終,李文波在2024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暨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第二屆職業技能競賽中,獲得數控車工項目第三名的成績。
“我很感謝國賽平臺,很慶幸來到了這里。”李文波說,在競賽的高壓環境下,他的數控車床操作熟練度和精度有了極大提升,掌握了一些更高效的編程技巧和加工方法,能更好地應對復雜零件的加工任務。他坦言:“和高手過招,讓我清晰地認識到自己在該領域的能力和不足之處。未來,我將繼續努力,成為自硬公司在數控車床領域技術不斷攀升的推動者。”
責任編輯:任飛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