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能源電力視角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中能傳媒2025年“新春走基層”活動綜述
2025年03月21日 9:4 3462次瀏覽 來源: 行業報協 分類: 重點新聞 作者: 彭源長 段煉
從能源電力視角
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
——中能傳媒2025年“新春走基層”活動綜述
中國能源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能傳媒)高度重視2025年“新春走基層”活動,將之作為開年第一號采編“大會戰”“大練兵”,提高站位、超前謀劃、精心組織。重點策劃“沿著總書記足跡 開年電力看經濟”丨2025年“新春走基層”大型融媒報道,強信心、穩預期。在新年之初,以“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現場報道,鮮活地從能源電力視角唱響了中國經濟光明論,為高質量發展和新春佳節營造了良好輿論氛圍。
活動期間,中能傳媒通過報、網、微、端各平臺開設專欄、專題,刊發稿件(產品)351篇(件),策劃特刊1期,專題報道2期,推出了一批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精品佳作,全網總點擊量超過5000萬。
一、精心布局,奏響活動前奏曲
中能傳媒堅持策劃先行,胸懷“國之大者”,把學習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為“第一選題”,積極貫徹落實中央有關“加強經濟宣傳引導工作”“把經濟宣傳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和中宣部2025年“新春走基層”活動部署,以更高站位、更廣闊視野、更大格局,沿著習近平總書記2024年在全國各地考察的足跡,從電力看經濟,實現報道位階、視域、范疇和影響力的新突破。
中能傳媒從2024年下半年即著手謀劃策劃2025年“新春走基層”活動,從報道主題、內容、形式到刊發傳播節奏等多個方面進行系統規劃,形成報道方案。在精心準備了大量材料的基礎上,活動于2024年12月下旬正式啟動,組建由10余路報道小組及編輯團隊共計60余人的融媒體報道團隊。采訪前召開動員會,細致宣貫報道方案和采寫要點,開展業務培訓,設計制作統一融媒采訪標識。成稿后召開專項審稿會議,集中優勢采編資源,對稿件進行多輪次審改、打磨,精益求精。刊播期間跟蹤各融媒報道作品亮點,及時反饋階段性工作成果,活動收官開展業務研討,總結成果經驗,提升業務水平。
二、踐行“四力”,多視角展現經濟活力
“新春走基層”活動,是中能傳媒采編隊伍每年一次的重要“練兵場”。中能傳媒堅持守正創新,圍繞行業特點,走進鄉村田野、城市街區、工廠車間、科研實驗室、農戶菜園,用心觀察生活百態,用情感受發展脈搏,用力描繪經濟發展的生動圖景,從“用電是經濟的‘晴雨表’‘風向標’”視角,從科技創新、冰雪經濟、向海經濟、文旅經濟、港口經濟、夜經濟、鄉村振興等多角度,跟蹤報道各地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新舉措新進展新成效,充分展現我國經濟發展的活力和潛力,旗幟鮮明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
1月23日,中能傳媒記者在湖北省咸寧市嘉魚縣潘家灣鎮的十里蔬菜長廊采訪蔬菜種植情況。
(一)展現火熱場景,鼓舞奮進信心
中能傳媒記者通過對高新技術企業、綠色產業的報道,展現科技創新與綠色轉型下的產業活力,突出電力保障對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支撐。
《“科創雨林”上演光合效應——從中國光谷看科技創新賦能新質生產力》緊扣科技創新賦能新質生產力主題,聚焦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支點的重要戰略,全面展現湖北科技蓬勃發展態勢和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電”燃新質生產力——從高新技術制造看廈門經濟蓄力向上》聚焦高新技術制造業,電力為企業的高端生產設備提供動力,助力企業在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方面不斷突破。《既要解決“有沒有”,也要攻克“貴不貴”——從工業用能新變化看能源助力經濟發展》則聚焦于科技領域,展示了企業在電力保障下,不斷提升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推動產業升級,凸顯了電力對科技產業發展的關鍵支撐。
《“量”變新動能——從合肥候店變電站看量子科技新賽道》《家電!上“新”——從TCL產業園看制造業發展蹄疾步穩》融媒報道,聚焦電力系統升級促進當地產業結構優化、提升經濟效益的新成果,展現政府政策和技術創新在地方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探索多元經濟,彰顯電力支撐
中能傳媒記者們積極探索多元經濟發展模式,見證電力如何將“冷”資源轉化為熱經濟,為文化旅游、冰雪運動、海洋漁業及夜間消費注入強勁動力,充分展現電力作為經濟發展“穩定器”的關鍵支撐作用。
《這里津津有味——從天津古文化街看文旅產業火出圈》《文博“爆紅”文旅“長紅”——從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看文旅經濟新答卷》《新春“年貨”已備齊——從三亞看旅游消費開門紅》聚焦“文旅經濟”探索電力如何賦能文化古跡保護、特色旅游景區打造以及文旅消費升級,點亮文旅融合發展之路。
探秘“冰雪經濟”,展現電力服務為冰雪旅游、冰雪運動等產業提供強勁動力,助力寒冷資源轉化為熱乎的經濟效益。《看“浙”里熱“雪”沸騰 ——在浙江安吉感受冰雪經濟再“上新”》以孩子們滑雪場景的小視角切入,直觀展現出南方冰雪產業發展亮點,通過滑雪場電力使用情況及民宿等周邊消費場景展現浙江冰雪經濟的火熱沸騰。
《年味兒,鮮味兒!——年夜飯“烹”出向海經濟新味道》報道電力在漁業養殖、海產品加工、港口運輸等環節的重要作用,支撐著山東向海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為海洋經濟注入強大動力。《七彩碼頭“整新活兒”——從天津港看港口經濟發展向上向綠》聚焦新能源與港口經濟的融合發展,先進的電力驅動設備、智能化的管理系統,讓港口運營更加高效、環保。《“漁獲滿艙”的幸福綻放——從東山海洋牧場感受縣域經濟發展脈動》展示電力在海洋牧場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從養殖設備的運行到海產品的保鮮加工,電力保障了海洋牧場的高效運作,推動了縣域經濟發展。
《這里熱辣滾燙——從夜經濟看重慶現代服務業強勁脈動》將重慶制造業的蓬勃發展和夜經濟的繁華喧囂展現得淋漓盡致。夜晚的重慶,燈火輝煌,夜市里人來人往,火鍋飄香,電力的穩定供應為這一切提供了堅實保障,也彰顯了城市經濟發展的強勁脈搏。
(三)助力鄉村振興,展現新貌新顏
中能傳媒記者深入田間地頭,記錄電力如何點亮鄉村發展新圖景,展現電力支撐下鄉村產業振興的強勁脈動。
《“蔬菜養富了我們很多人!”——從“中國甘藍之鄉”看富民產業帶動群眾增收致富》聚焦電力在蔬菜種植、運輸、銷售等環節的重要作用。現代化的溫室大棚依靠電力進行溫度、濕度調節,保證蔬菜的生長環境;冷鏈物流中的電力設備確保蔬菜在運輸過程中的新鮮度,幫助農民實現增收致富,輻射出全國農業發展的新貌。
記者走進甘肅定西,曾經貧困的元古堆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日子越過越紅火”——從元古堆村看電力助力鄉村振興》充分報道了電力如何改善村民的生活條件,從照明到家用電器的普及,再到農業生產設備的使用,電力讓村民的生活更加便捷,也為鄉村產業發展提供了動力。《花牛蘋果,紅紅火火!——從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看鄉村全面振興》則聚焦花牛蘋果產業,電力驅動的灌溉設備、冷藏保鮮設施,保障了蘋果的產量和質量,促進了蘋果的銷售,讓農民的收入大幅增加,展現出甘肅農業發展的新風貌。
《“金沙灘”上添新綠——從“綠電小鎮”看寧夏閩寧振興新動力》聚焦新型電力系統構建“綠電小鎮”的創新探索。通過發展綠色能源,不僅滿足了當地的用電需求,還為鄉村產業升級提供了清潔、可持續的能源支持,展現了綠色能源賦能鄉村產業升級的生動實踐。
三、全媒發力,展現能源新氣象
在“新春走基層”活動期間,中能傳媒充分發揮全媒體矩陣優勢,通過報、網、端、微協同聯動,構建起多維度、立體化的傳播格局。
系列報道共推出60余件原創作品,以“視頻+新媒體圖文+報紙通訊”形式在中能傳媒全媒體平臺融合呈現。標題新穎吸睛,極具網感。文字報道精干,兼具微觀案例的生動性與宏觀經濟數據的支撐力,邏輯嚴謹,清新生動、收放有度。視頻制作精良,在緊湊的報道中大場面和小細節、大數據和小故事豐富呈現,充滿張力、感染力。春節期間不間斷刊播,被學習強國、今日頭條、百家號及地方有關媒體等轉載。
中能傳媒“新春走基層”采訪單位一覽。
《中國電力報》精心策劃推出“巳巳如意開門紅”“生生不息動力足”“金蛇獻瑞迎春來”“萬象更新歲歲安”“護佑光明擔使命”“干字當頭啟新程”“初心如磐耀新年”新聞特刊,以深度報道、紀實攝影、人物特寫等形式,全景式呈現能源電力行業堅守崗位保供應、科技創新促發展、服務民生顯擔當的動人“群像”,既展現行業溫度,又凸顯發展脈絡。
中國能源新聞網、能源中國客戶端、中國電力報微信、微博及中國能源新聞視頻號等媒體矩陣平臺同步開設“新春走基層”專題專欄,通過圖文報道、短視頻記錄等多元化形式,生動講述能源電力領域的新春故事。
“中國能源新聞”視頻號刊發作品。
此外,中能傳媒還廣泛組織記者編輯參與2025年“新春走基層”活動,深入能源電力生產一線采訪,圍繞能源保供等主題推出一大批報道。其中,《電力巡線工的別樣除夕》等作品獲主流媒體廣泛轉載。
責任編輯:任飛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