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碳市場擴圍,市場化機制助力鋁冶煉行業綠色低碳發展
2025年03月28日 9:42 3650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重點新聞 作者: 賈明星
全國碳市場擴圍
市場化機制助力鋁冶煉行業綠色低碳發展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常委、常務副會長 賈明星
鋁冶煉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原材料產業,也是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的重點行業。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了《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覆蓋鋼鐵、水泥、鋁冶煉行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標志著醞釀多年的鋁冶煉行業正式納入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以下簡稱“全國碳市場”)管控。《方案》提出了全國碳市場建設的總體要求,明確了全國碳市場管控范圍、時間要求和工作進度,提出了核算核查及配額管理等具體要求。《方案》的發布,對推動鋁冶煉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助力有色金屬行業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充分認識鋁冶煉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的重要意義
我國是鋁冶煉生產和消費大國,2024年我國電解鋁產量達到4401萬噸,全球占比近60%。據測算,我國電解鋁行業碳排放量約4.26億噸,占全國碳排放量的5%左右,行業降碳潛力巨大。鋁冶煉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是推動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舉措。主要體現在:一是通過碳市場約束和激勵機制,促使鋁冶煉企業加快工藝優化和技術創新,降低能耗和碳排放,推動行業綠色低碳發展;二是鋁冶煉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將進一步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助力行業實現雙碳目標;三是納入碳市場有助于鋁冶煉行業適應國際碳約束趨勢,為應對歐盟碳關稅等綠色貿易壁壘奠定基礎,從而增強行業企業國際競爭力。
二、深入把握鋁冶煉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的重點工作
一是《方案》提出全國碳市場建設分階段推進,分別為啟動實施(2024—2026年度)和深化完善(2027年度)兩個階段。啟動實施階段以夯實碳排放管理基礎、推動企業熟悉市場規則為主要目標。2024年是鋁冶煉行業首個管控年度,配額基于經核查的實際碳排放量等量分配,不設盈缺率,并于2025年底前完成首次履約工作;2025、2026年度配額采用碳排放強度控制的思路實施分配,激勵先進、鞭策落后,企業所獲得的配額數量與產能產出掛鉤,合理確定配額盈缺率,行業整體配額基本盈虧平衡,旨在促使企業初步適應碳市場機制;深化完善階段則全面優化政策法規、監管機制,提升數據質量,適度收緊配額,推動行業深度減排。
二是《方案》明確了全國碳市場管控范圍,并對重點排放單位實施目錄管理。全國碳市場管控僅納入直接排放,鋁冶煉行業管控溫室氣體種類為二氧化碳、四氟化碳(CF4)和六氟化二碳(C2F6)。重點排放單位是年度溫室氣體直接排放達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單位。據統計,電解鋁企業將全部納入碳市場管理。
三是開展核算核查,保障碳排放數據質量。鋁冶煉企業按照核算核查指南要求對關鍵參數進行月度存證,并編制年度報告,主管部門對年度報告開展核查,核查結果將作為配額分配與清繳依據。企業對數據真實性、完整性和準確性負責。月度存證和年度報告核查制度從源頭上確保了碳市場數據的可靠性,為后續交易和監管提供堅實支撐。
四是優化配額管理,開展統一交易。在啟動實施階段,基于碳排放強度控制思路實施配額免費分配,控制企業盈缺率,通過合理分配,將企業配額盈缺控制在較小范圍內,避免大幅增加企業負擔。深化完善階段配額分配更加嚴格,對標行業先進水平,優化配額分配,推動碳排放強度逐步下降。
三、主動抓住鋁冶煉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發展的新機遇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利用市場化手段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碳交易涉及復雜的技術和政策要求,需要行業企業高度重視,不斷提升減排能力。鋁冶煉企業要強化自身主體責任意識,建立健全企業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體系,確保碳排放數據質量控制措施得到有效落實;同時要做好碳市場應對策略,從被動完成履約轉為積極主動開展碳資產管理,抓住碳市場機制下的發展新機遇。
責任編輯:任飛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