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企業找服務”到“服務找企業” 包頭稀土高新區如何創造出優質營商環境?
2025年04月29日 14:23 1381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稀有稀土 作者: 賈婷婷
4月22日,在內蒙古包頭臥龍包頭永磁電機產業園儲能生產車間內,通過電池塊組裝,機器人抓取、注液、打包等工序,一個儲能集裝箱僅用半小時便組裝完成,它能儲存4800千瓦時電,相當于普通家庭4年的用電量。
據介紹,臥龍包頭永磁電機產業園具備5200臺新能源汽車電機、30000臺工業永磁電機、1300臺風力發電機、1.5吉瓦儲能產能,其中,儲能產值占園區總產值的50%以上。目前,臥龍儲能系統、新能源汽車生產線已全面投產,6月份將進入平穩生產階段。
“臥龍包頭永磁電機產業園從立項、開工到建成投產僅歷時9個月,創造了臥龍集團項目建設的‘包頭速度’,這和包頭市以及包頭稀土高新區良好的營商環境密不可分。在前期考察階段,包頭市各有關部門高度重視,3天帶領臥龍考察團走訪了19家相關配套和近期落戶企業,全面了解包頭的營商環境。在項目建設期間,包頭稀土高新區全程提供‘店小二’式服務,項目開工、拿地、審批、立項等全程有人幫辦代辦。邀請臥龍代表參加包頭市重要會議,深入了解包頭各類政策、宏觀經濟形勢、發展規劃等,助力企業盡快融入包頭企業生態圈。”臥龍電驅總經理助理、辦公室主任裴植表示。
優質的營商環境對民營企業來說,猶如陽光雨露,是立業興業的必要條件。臥龍項目的快速落地投產,便是包頭稀土高新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動從“企業找服務”向“服務找企業”轉變的生動實踐。
今年,為加快推進80億元以上重點項目建設,包頭稀土高新區明確項目包聯領導清單,建立“包聯領導+招商小組+責任部門+定期調度”分級推動機制,定期召開專項調度會,聽取項目階段性進展情況匯報,強化督導問效,確保及時解決存在的相關問題。推行服務走訪機制,每月對重點項目服務走訪不少于1次,聚焦項目手續辦理、建設實施、竣工投產等關鍵環節,及時跟蹤掌握項目進展情況,切實形成上下聯動、部門協作的強大合力。
從“企業找服務”到“服務找企業”的轉變,是角色轉換,更是換位思考。包頭稀土高新區強化從企業視角看營商環境政策落地效果,聚焦企業的難點痛點堵點,全力為企業解決“煩心事”。
總投資7億元、占地約140畝的包頭華宏“年產2萬噸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項目是包頭稀土高新區“兩個稀土基地建設”的標志性項目。然而,在項目用地內占地6畝的一處加油站和垃圾處理站,卻給企業的規劃布局帶來極大不便。為服務好華宏項目建設,保證企業項目用地完整,樹立“高新事、高興辦”一流營商服務品牌,包頭稀土高新區主動靠前服務,快速做出調規論證,輾轉多部門協調解決,及時為華宏項目遷走施工“障礙”。
“不遷移會影響華宏項目布局,把地切出去,看似6畝,實則可能涉及20畝,又會造成土地浪費。因此,在不影響兩處設施正常使用的情況下,及時進行了遷移,為企業提供了項目用地保障。”包頭稀土高新區規劃分局相關負責人說。
一流的營商環境就是最好的“梧桐樹”、最大的“吸鐵石”,是一座城市最核心的競爭力。
近年來,包頭稀土高新區積極探索創新,做好在建項目的同時,主動謀劃項目儲備,圍繞特色主導產業,在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領域,通過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等方式開展招商引資,確保項目建設形成滾動發展的良好局面。在這種模式下,企業不再孤立,而是嵌入產業鏈條之中,企業間相互協作、資源共享,生命力得到極大增強。
此外,為解決企業營收問題,包頭稀土高新區圍繞金蒙匯磁、大地熊等企業供需,聚焦產品產能,積極幫助企業找到訂單、多找訂單、常有訂單,為企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服務做“減法”,以企業所需的政務服務為突破口,通過優化政務服務流程,推行“一窗通辦”等服務模式,不僅大大節省了企業的時間成本,更讓其能夠專注于自身的生產與發展。
如今的包頭稀土高新區,一場關于營商環境的深刻變革正在悄然發生。這里,政府與企業之間的關系被重新定義,從“管理者”到“服務者”的轉變,讓每一家企業都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溫暖與支持。政府“無事不擾”的承諾,與“有需必應”的行動,共同編織出一張細密而高效的營商環境網絡,為企業的茁壯成長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責任編輯:任飛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