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綠”為筆 繪就鍺產業高質量發展生態畫卷——馳宏鍺業綠色工廠創建紀實
2025年05月22日 10:40 5049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重點新聞 作者: 陳曉玲
生產現場
云南馳宏國際鍺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馳宏鍺業”)錨定“雙碳”目標,將綠色發展理念鐫刻進生產全鏈條、設備全周期、管理全流程,大力推進企業園區綠化建設、工作環境改善、資源循環經濟,在鍺產業版圖上精心繪就“與綠共生、產業興旺、生態環保、職工幸福”的立體畫卷,為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為推動企業前行的新引擎。2024年,馳宏鍺業成功獲評省級綠色工廠,并主導編制行業標準《鍺行業綠色工廠評價要求》;2025年1月22日,經云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推薦、工業和信息化部評審,馳宏鍺業正式獲得國家級綠色工廠稱號,樹立起行業綠色轉型的新標桿。
以“綠”筑基
鍛造生態發展新典范
走進馳宏鍺業廠區,蜿蜒的綠蔭大道如翡翠綢帶延伸至廠房,層次分明的植被景觀與現代化建筑交相輝映,廠區綠化覆蓋率高達50%。“我們不僅要讓綠色成為發展底色,更要讓它浸潤職工的幸福成色!”這句承諾正化作現實圖景。
這份轉變始于一場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2019年,馳宏鍺業啟動智能自動上料系統改造,由傳統手工倒料、吊運,改造為自動破袋、密閉管道輸送,實現鍺精礦的自動破袋、密閉管鏈上料,大幅改善了作業環境。
此外,馳宏鍺業采用國際先進的鍺紅外光學材料高效制備加工技術、鍺高效環保生產關鍵技術,推動鍺綜合回收率顯著提升,每年減少殘液排放800余噸、殘渣400余噸,危廢酸實現零排放,危廢渣減量80%,節約運營成本近800萬元。自2023年7月以來,馳宏鍺業單位產品廢水產生量、單位產品廢水污染物產生量、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均達到國際清潔生產先進水平,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突破99.99%。
向“綠”而行
驅動能效革命新引擎
在區熔車間,一場無聲的“能源革命”正在上演。曾幾何時,5管電子管區熔爐如同“電老虎”,不僅能耗高,還經常因故障“罷工”,讓班組頭疼不已。2023年,技術團隊開啟“心臟移植”手術,經過120天的攻堅期,終于讓“電老虎”變身“節能標兵”,改造后設備電單耗降低17%,全年節電約54萬千瓦時,足夠300戶家庭用一整年。“現在看著儀表盤上穩定的電流,比查自家電費單還安心。”班長摸著锃亮的設備,眼里滿是自豪。
馳宏鍺業同步推進環保設施迭代升級,化學車間廢氣凈化塔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含氯廢水處理系統實現全流程回用,高純二氧化鍺、區熔鍺生產線清潔生產水平達到國內先進標準。2024年2月,馳宏鍺業以卓越的環保績效成功入選曲靖市首批排污許可管理標桿企業名單。
點“綠”成金
開拓價值創造新境界
在資源循環領域,馳宏鍺業自主研發的鍺蒸餾殘液資源化利用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通過創新鹽酸回收工藝,徹底替代鍺蒸餾殘液中和造渣處理方式,減少廢酸委托處置量和鍺中和渣產生量,同時解決鍺蒸餾殘液中和酸霧無組織管控難的問題。項目建成后,鍺中和渣產出為0,廢酸委托處置量為0,實現了危險廢物的資源化、減量化。2024年成功研制鍺原料預處理工藝,難溶鍺氧化物中的鍺得到有效回收,低品位鍺物料含鍺下降到80%,每年增加經濟效益約1000萬元,同時降低了環保風險。
立足科技創新,馳宏鍺業持續延伸紅外光學產業鏈,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深挖節能潛力,持續推進節能降碳,堅定不移將綠色發展作為奮斗目標,持續推進綠色制造體系。開發的鍺窗口片高效加工及智能紅外熱成像系統,提升了鍺紅外鏡片在雨霧、腐蝕、高溫等環境下的工作能力,拓展了其應用場景范圍,進一步提高鍺在國民經濟中的戰略價值,每年新增產值3000萬元以上。
從設備革新到工藝突破,從節能降碳到價值升維,馳宏鍺業用實踐證明:綠色發展不是選擇題,而是融入企業基因的必答題。展望未來,馳宏鍺業將繼續以生態優先為筆、科技創新為墨,以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產業協同為目標,書寫新時代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責任編輯:任飛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