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發揮期貨市場價格發現功能 上期所優化交割結算價計算方式
2025年06月17日 10:20 2701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有色市場 作者: 李璇
為進一步提升期貨市場價格發現功能,構建更符合實體企業現貨貿易慣例的價格形成機制,上期所(含上期能源)積極優化規則,擬對黃金、紙漿、天然橡膠和20號膠期貨品種的交割結算價計算方式進行調整,由“最后5個有成交交易日的成交價格按照成交量的加權平均價”(以下簡稱“5日加權平均價”)調整為“最后5個有成交交易日的結算價的算術平均值”(以下簡稱“5日算術平均價”),相關品種自2508合約開始實施。
作為期貨市場運行機制的核心制度設計,交割結算價的形成機制承載著銜接期現市場定價體系的重要功能。交割結算價與現貨價格有效收斂,能夠進一步促進期貨價格發現功能和產業套期保值效率的良性循環,提升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質效。鑒于此,上期所立足實體企業需求,擬將黃金、紙漿、天然橡膠和20號膠期貨品種的交割結算價計算方式由“5日加權平均價”調整為“5日算術平均價”。相較于加權模式,“5日算術平均價”更加符合現貨貿易習慣,能夠提升企業對于價格的可預期性,顯著降低企業套保成本。
本次調整后,上期所實物交割期貨品種的交割結算價計算方式主要分為兩類:一是以 “最后交易日的結算價”作為交割結算價,主要針對金屬類品種,具體包括銅、國際銅、鋁、鑄造鋁合金、鋅、鉛、鎳、錫、白銀、螺紋鋼、熱軋卷板、線材;二是以 “5日算術平均價”作為交割結算價,主要針對能化類品種和個別金屬品種,具體包括原油、燃料油、低硫燃料油、石油瀝青、丁二烯橡膠、天然橡膠、20號膠、紙漿、黃金、不銹鋼和氧化鋁。優化后的交割結算價計算方式,充分考量各品種現貨貿易慣例、期貨市場運行特性及市場成熟度等特點,在保障規則統一性的前提下,兼顧品種差異性,進一步提升市場參與者便利度和價格發現有效性。
近年來,上期所圍繞期貨價格的生成和使用,聚焦交易、結算、交割等關鍵環節,持續優化、創新業務機制,不斷提升價格發現效率。同時,通過結算價授權、強源助企等活動,積極拓展期貨價格應用場景,促進期貨價格在全球范圍內更廣泛的應用。下一步,上期所將繼續積極傾聽市場聲音,立足市場需求,不斷優化交易機制,著力提升期貨市場價格發現功能,提高大宗商品價格影響力,持續推進世界一流交易所建設。
責任編輯:任飛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