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鋁國際:以綠色技術踐行“碳路先鋒”使命,助力“綠動未來”
2025年07月01日 10:26 6279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鋁 作者: 胡旭東
六師兵準信發鋁廠項目
昆明有色院云南東川礦區廢棄尾礦庫生態治理與修復項目
中鋁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鋁國際”)緊跟國家綠色發展戰略的步伐,全面落實中鋁集團提出的“四個特強”目標,將“綠色低碳低成本”理念深植于公司發展的核心戰略之中,在礦山、冶煉、加工等全產業鏈領域,擁有眾多具有影響力的綠色低碳技術成果,成功塑造了行業領先的綠色競爭優勢。在綠色低碳發展成為新時代主題的今天,中鋁國際正以一項項扎實的技術攻關和成果突破,生動詮釋了“節能增效,煥‘新’引領”的深刻內涵,為有色金屬行業描繪著綠色低碳轉型的新圖景。
鋁電解技術的綠色躍升
六師兵準信發鋁廠項目采用中鋁國際沈陽院SY600+技術,采用了新概念外母線、自平衡網絡母線和新型節能陰極結構等世界最優技術。噸鋁可節電400千瓦時,每年節約電耗2.2億千瓦時,減少煤炭消耗6萬多噸。
在電解鋁這個“用電大戶”領域,中鋁國際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節能答卷。中鋁國際沈陽院研發的綠色低碳深度節能鋁電解技術體系,像一位精打細算的“節能管家”,通過延長電解槽壽命、穩定生產工藝,讓每噸鋁的直流電耗降低了700~900千瓦時。該項技術不僅節約了能源,還將氟化物排放控制在國家標準的六分之一,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雙贏。自2020年產業化應用以來,該技術已完成國內70%電解鋁產能技術改造,累計節電超300億千瓦時,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700萬噸。
資源再生的綠色智慧
中鋁國際長沙院設計的南方有色金屬集團鋅冶煉廠300kt/a鋅冶煉系統廢渣無害化及資源綜合回收項目,采用“富氧側吹熔煉+煙化還原”工藝,實現煉鋅渣的無害化處理,并綜合回收金屬。該項目于2023年11月成功投產,運行效果良好。
當廢舊動力電池面臨回收難題時,中鋁國際長沙院給出了創新解決方案。“廢舊動力電池有價組分清潔回收新技術”就像一位技藝精湛的“拆解大師”,通過智能分選系統將電池精準拆解,物料分離效率高達97%。該項技術中的“還原強化浸出—梯級分離”工藝讓鎳、鈷、錳、鋰等寶貴資源的回收率分別達到98.5%、98%、98%和90%,為資源循環利用樹立了新標桿。而在冶煉廢渣處理領域,中鋁國際長沙院的“冶煉廢渣資源高效循環技術”突破行業難題,實現鋅、鉛、銅等金屬高效回收,能耗顯著降低,技術達國際領先水平,已在青海、廣西等地10余家企業應用,不僅實現了廢渣中鋅、鉛、銅等金屬的高效回收,更守護了周邊的綠水青山。這些技術的突破,正在讓“變廢為寶”從理想變為現實。
智能控制的精準突破
國內首套氧化鋁焙燒智能優化控制系統,在山西信發化工有限公司正式投運。該系統填補了我國在高溫焙燒過程智能控制領域的技術空白,將焙燒爐溫度波動控制精度提升至國際領先水平。
在山西信發化工有限公司的氧化鋁生產線上,一場“智能革命”正在上演。中鋁國際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套氧化鋁焙燒智能優化控制系統,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工藝大師”,在持續超千攝氏度的高溫環境下,將溫度波動精準控制在±2%以內,遠超國際±5%的水平。這套系統不僅提高了產品質量的穩定性,更讓每噸氧化鋁的熱耗降低了3.2%,年節約成本超千萬元。
全產業鏈的綠色協同
中鋁國際昆明有色院云南東川礦區廢棄尾礦庫生態治理與修復中,把尾礦區建成了集生態、休閑、美食、觀光于一體的鄉村旅游景點。
綠色轉型需要全產業鏈的共同努力。在氧化鋁生產環節,中鋁國際貴陽院的三水鋁石礦提質降耗技術,讓噸產品新蒸汽消耗低于國際標準20.8%,同時,還首次實現了釩金屬的回收;銅冶煉技術領域,中鋁國際長沙院創新研發的超大型雙熔池連續煉銅成套技術及裝備顯著,實際應用中其粗銅冶煉工藝能耗大幅降低至85kgce/t,為全球銅冶煉行業節能減碳提供了全新的技術解決方案。在污染治理領域,中鋁國際沈陽院的超細液滴脫硫系統以降低35%的能耗,助力電解鋁企業實現超低排放;在礦山生態修復方面,中鋁國際昆勘院創新研發了固廢治理與利用關鍵技術,實現了固廢零污染和資源化利用,從根源上消除了地質災害隱患,中鋁國際昆明有色院的尾礦壩抗震技術已在云貴川等地的30個礦山成功應用,為礦區生態環境撐起“保護傘”。這些創新就像一顆顆綠色的種子,正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生根發芽。
回望中鋁國際的科技創新之路,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項項具體的技術突破,更是一個企業對綠色發展理念的執著追求。未來,中鋁國際將繼續秉持綠色發展理念,持續探索創新,以科技之力推動有色金屬行業向著更高效、更清潔、更可持續的方向堅定前行,為我國“雙碳”目標和全球綠色低碳事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任飛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