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引擎蓄動能 地質報國譜華章——北京礦產地質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黨建工作紀實
2025年07月01日 10:58 12837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黨建工作 作者: 研訊
自1955年成立以來,北京礦產地質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地研院”)始終堅定不移堅持黨的領導,將黨建工作貫穿于發展全過程,把黨建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做在平常,以黨建引領業務發展,以業務發展檢驗黨建工作成效,走出了一條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相互促進的特色發展之路,為國家地質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黨建共建活動
堅持黨建引領
筑牢思想基礎
地研院始終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建設,把黨的先進理論與工作實際緊密結合,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各項工作中的核心引領作用,為發展筑牢思想根基。
新中國成立初期,重工業部地質局礦物檢驗所(地研院舊稱)成立,迅速投身于地質勘探事業,為國家工業建設尋找急需的礦產資源。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在黨的領導下,地研院緊跟改革開放的步伐,不斷探索地質工作的新方向、新方法,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學習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職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積極投身于地質事業的改革和發展中。進入新時代,地研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黨紀學習教育、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等,通過集中學習、專題研討、實地調研等多種形式,傳承歷史、因應現實,進一步增強了黨員干部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了理想信念,提高了政治站位,增強了隊伍的凝聚力、戰斗力,為地研院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強大思想動力。
野外項目調研
完善組織建設
夯實基層力量
地研院不斷加強黨的組織建設,建立健全黨組織體系,選優配強黨組織領導班子,持續提升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完善組織架構。隨著地研院的發展壯大,地研院黨組織不斷優化調整組織架構,確保黨組織的全覆蓋,從最初的黨支部到設立黨委、從單一的機關黨支部到涵蓋全部業務部門和所屬企業的5個黨支部,為創建一流地質科技企業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
強化班子建設。地研院黨委注重選配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群眾基礎好的黨員干部擔任黨支部班子成員;通過黨員干部能力提升、黨支部年度評議考核、黨員干部學習培訓等活動,不斷提升黨組織班子成員的政治素質、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使其成為引領單位發展的堅強核心。
加強教育管理。地研院黨委始終把黨員教育管理作為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通過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黨員教育培訓、實地研學等方式,加強對黨員的日常教育管理和成長規劃,提高黨員的黨性修養和業務能力;注重黨員的培養和發展,不斷為黨組織注入新活力,也為中科院等科研院所以及中鋁集團、紫金礦業等企業輸送了高素質人才。
黨建與業務融合發展
走穩高質量發展之路
地研院積極探索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的新路徑、新方法,堅持發揮黨建工作的引領保障作用,以業務工作成效檢驗黨建工作成果,實現了黨建與業務的雙促進、雙提升。
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地研院緊緊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積極承擔國家重大地質科研項目和海內外找礦勘查任務,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找礦預測團隊在南美洲智利以及非洲剛果(金)、贊比亞、津巴布韋等地區取得重大找礦突破,為國家的資源安全和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地研院不斷厚植生態文明建設內生動力,積極開展生態地質調查研究,為地方政府和礦山企業提供綠色勘查開發技術支持,助力譜寫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
推動科技創新。地研院牢固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始終把科技創新作為推動單位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地研院黨委通過開展黨建創新課題攻關等活動,引導黨員干部在科技創新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推動地研院在礦產勘查、綜合地質調查、礦業咨詢等領域的技術創新和發展。近10年來,地研院累計實施項目160余項,取得了豐碩的科技成果,為各部委、中國地質調查局、地方政府和礦山企業的綠色勘查開發以及礦產資源綜合基地建設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
促進產業發展。在黨建引領下,地研院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競爭力。通過組建中色紫金、地苑科技等企業,走集團化發展道路,鞏固了在地質勘查領域的優勢地位;積極拓展業務范圍,形成了地質科研、礦產地質、生態地質、礦業咨詢、資產運營等五大業務板塊協同發展的良好格局,企業競爭優勢不斷提升。
黨建共建聚合力。地研院積極探索黨建共建新模式,通過與兄弟單位、地方政府、企業等開展黨建共建活動,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動事業發展。地研院與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境外地質調查黨支部等兄弟單位開展黨建共建活動,通過交流經驗、共享資源、聯合開展項目等方式,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積極與地方政府開展黨建共建活動,通過為地方政府提供地質技術服務、參與地方經濟建設等方式,加強了與地方政府的聯系和合作,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與行業企業開展黨建共建活動,通過合作開展項目、共同研發新技術等方式,實現了產學研用的深度融合,推動了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發展。
現場研學
引育用留聚人才
賦能高水平隊伍建設
長期以來,地研院將人才戰略視為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資源,全面統籌推進科技創新與人才隊伍建設,勇擔為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和保障國家資源能源安全培養高水平人才的歷史重任。
吸收和引進人才。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經濟建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對礦產資源的需求尤為迫切。黨和國家對地研院的發展給予了優先保障,為地研院的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特別是在人才隊伍建設上,集中了金耀華、王述平、康永孚等一批老一輩地質學家,組成了核心技術團隊。進入21世紀后,地研院通過多種渠道吸收和引進優秀人才,為單位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人才支撐。2010年8月,經人社部批準,地研院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累計培養博士后出站人員24人。近年來,地研院引進了一批高素質的碩博研究生,充實了人才隊伍,提升了綜合素質。
培養和使用人才。地研院注重人才的培養和使用,通過“雙培養一輸送”等機制,把業務骨干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干,輸送了一批批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能夠讓組織放心、職工滿意的業務骨干,為人才的成長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和機遇。地研院還注重在實踐中鍛煉和培養人才,讓人才在重大項目和重要崗位上經受鍛煉,提高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實現企業與人才的互相成就。
激勵和保障人才。地研院建立健全人才激勵機制,通過完善薪酬體系、提供良好的科研條件和工作環境、福利等方式,為人才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激發人才的創新活力和工作積極性。
運動會
扎實推進黨風廉政建設
營造風清氣正良好生態
地研院黨委始終高度重視黨風廉政建設,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不斷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完善監督制約機制,營造了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地研院黨委通過開展廉政黨課、警示教育、廉政文化建設等活動,將廉潔文化全方位融入日常學習教育,不斷筑牢黨員干部的思想堤壩,增強黨員干部的廉潔自律意識和拒腐防變能力。
完善監督制約機制。地研院建立健全了內部監督制約機制,班子成員嚴格落實“一崗雙責”,加強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監督,對新提拔干部開展任前談話,與黨員干部簽訂廉潔自律承諾書等,確保黨風廉政建設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地研院還注重發揮紀委的監督執紀作用,配合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紀委開展線索處置,維護了黨的紀律和單位的形象。
持續推進作風建設。地研院黨委持續加強作風建設,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馳而不息糾“四風”、樹新風,大力倡導求真務實、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營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圍。
回望過去,地研院在黨的領導下,上下求索、創新發展,用信仰、用堅持、用奮斗書寫了地研院波瀾壯闊的七十載。展望未來,地研院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持續提升黨建工作水平,以黨建引領保障業務發展。走在建成資源領域一流地質科技企業的路上,地研院人與山海為伍,與時代同頻,與祖國同行,將為保障國家資源能源安全、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奮斗之筆書寫更加絢麗的地研院新篇章!
責任編輯:任飛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