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鉬業KFM銅電積車間投用電積槽智能巡檢系統
2025年07月11日 9:7 3705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重點新聞 作者: 王敏東
近日,洛陽欒川鉬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KFM冶煉廠銅車間電積槽智能溫感巡檢系統正式運行。該系統通過紅外測溫攝像頭實時監測槽面極板溫度,實現定時、定點高溫報警,為陰極銅高產、穩產再添“科技利器”。
傳統人工巡檢效能之困
“過去,KFM采用人工手持測溫槍巡檢,耗時長且存在監測人員不同、測量點位差異等問題,易導致溫度記錄結果不一,造成統計失真。為此,檢測人員時常通過槽面觀察陰極板氧氣釋放氣泡作為輔助判斷。”車間副主任何威說。
何威補充介紹,傳統人工巡檢還存在槽面死角盲區、問題槽優先處理排序、溫度曲線數據孤島等“痛點”。
以“智變”驅動精益生產
智能巡檢系統以“紅外感知+云計算”為核心破局,構建3層“防護網”:全域監測,通過在廠房頂部部署廣角攝像頭,30秒內完成全車間槽面掃描;精準定位,通過0.5℃測溫精度+極板坐標映射,自動標記異常極板位置;智能預警,通過三級溫度閾值動態告警,1分鐘內推送信息至操作界面。
例如,當某電積槽A32極板溫度突破90℃(一級告警),平臺將自動彈窗定位,同步向值班人員電腦發送告警坐標。該操作就像給電積槽裝上了報警器。
目前,該系統在試運行階段,已初顯成效。通過該系統,KFM構建了極板溫升歷史數據庫,這將為“高溫極板預警模型”開發奠定基礎。
KFM冶煉廠銅車間還確立了3個階段目標——短期:3 個月內實現告警處置率100%,極板異常停機降為零;中期:開發電積槽健康度評價模型,預判設備壽命;長期:接入公司智慧礦山平臺,為“黑燈工廠”建設提供數據基座。
從人工持槍到“天眼”守望,這場巡檢模式的變革,正是KFM踐行“技術驅動精益生產”的生動注腳。當紅外光束掠過排列齊整的電積槽,智能冶煉的新篇章悄然開啟。這里照亮的不僅是陰極銅的金屬光澤,更是現代化礦山的未來之光。
責任編輯:孟慶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