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協會鋰業分會一行到青海鋰企業調研
2025年07月15日 11:5 1955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稀有稀土 作者: 鋰業分會秘書處
7月1日—2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鋰業分會會長李宇圣、秘書長吳艷華一行前往青海省格爾木市,對當地鋰企業展開深入調研,了解中國鹽湖提鋰產業的發展現狀。
7月1日上午,李宇圣一行抵達青海鹽湖藍科鋰業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依托察爾汗鹽湖豐富的資源,已形成年產氯化鉀500萬噸、碳酸鋰4.1萬噸的生產規模。據悉,今年9月,鹽湖股份4萬噸基礎鋰鹽一體化項目將落地,屆時青海鹽湖提鋰產能將實現新突破。李宇圣詳細詢問了該公司生產成本、工藝技改等方面的問題,并就企業“十五五”規劃布局、提鋰回收率、節能降碳等事宜與企業展開交流。
7月1日下午,調研組來到格爾木藏格鋰業有限公司。藏格鋰業在察爾汗鹽湖現有碳酸鋰年產能1.1萬噸,旗下西藏麻米錯首個5萬噸/年項目預計2025年試產;其母公司紫金礦業旗下的拉果錯一期2萬噸/年產能已投產,二期3萬噸/年正在建設中,未來10年,西藏鹽湖有望成為全球鋰資源增量的主力。座談期間,李宇圣與企業就西藏和南美的鹽湖項目情況進行了詳細交流,并探討了生產要素保障、工藝創新、智能制造等企業發展關注的熱點問題。
7月2日上午,調研組前往五礦鹽湖有限責任公司。目前,該公司擁有碳酸鋰產能1.5萬噸/年、鉀肥產能30萬噸/年。原鹵吸附提鋰工藝的升級是五礦鹽湖的核心亮點,該工藝成功攻克了低濃度原鹵直接提鋰的難題,顯著提升了鋰回收率并降低了能耗。同時,該公司積極探索智能化應用和降本實踐,取得了顯著成效。在中國鹽湖工業集團的框架下,五礦鹽湖通過技術合作、參與行業標準制定等方式,推動鹽湖提鋰技術向規范化和共享化方向發展。雙方還就鹽湖提鋰面臨的淡水資源短缺、能源與成本、產品質量控制等問題進行了交流。
7月2日下午,調研組來到青海中信國安鋰業發展有限公司。作為扎根柴達木盆地20年的企業,青海中信國安在碳酸鋰、硫酸鉀、硼酸等產品的生產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技術,其電池級碳酸鋰生產線的鋰回收率較高,智能化工廠建設有效提升了生產效率。座談中,雙方針對資源可持續性、固態電池發展、價格與成本、技術出口限制等問題展開了深入交流討論。
通過本次調研,調研組掌握了青海鹽湖提鋰企業的最新發展情況,收集了各方意見與建議,切實了解了行業企業發展面臨的問題與挑戰。青海鹽湖提鋰產業在我國乃至全球鋰資源供應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有色協會鋰業分會將一如既往地做好服務企業、服務行業、服務政府的工作,與鋰行業企業攜手應對挑戰,共同推動中國鋰產業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鋰業分會秘書處)
責任編輯:任飛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