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促進雙向“大融合”——中部陸港黨委開展“黨建+”服務生產經營工作側記
2025年08月12日 14:53 4171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黨建工作 作者: 歐陽建設
在新時期黨建工作中,黨建與業務的融合是國企黨組織著力攻克的核心任務。“黨建+”作為以黨建為引領和紐帶,針對性賦能業務工作,構建起黨建與業務系統關聯、相互促進的工作模式,是國有企業推動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
2025年以來,中鋁物流集團中部國際陸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部陸港”)黨委錨定“黨建強”新中鋁建設目標,圍繞生產經營中心持續深化“黨建+”融合發展工作模式,開展了“黨建+安全”“黨建+營銷”“黨建+創新”“黨建+精益管理”,以“小切口”撬動雙向“大融合”,讓黨建工作從“虛功”變為“實招”,為物流發展注入強勁動能。以高質量的黨建賦能物流高質量發展。
“黨建+安全”
筑牢運輸“防火墻”
中部陸港黨委以“黨建+安全”為抓手,以創建“黨員安全責任區”“黨員安全先鋒崗”為載體,深入開展黨員“安全六個帶頭”活動,黨員做到自身無違章、身邊無隱患、責任區內無事故,帶動全體員工提升安全意識,規范安全行為,實現安全目標。
“我是一名鐵路運輸公司員工,我鄭重承諾:堅持安全第一,牢記安全法紀;不忘事故教訓,落實安全確認……”8月6日早上7時30分,在中部陸港工業車站站臺,共產黨員、鐵路運輸公司車務運轉班主任時磊利用班前會組織當班員工進行安全宣誓:“鐵路運輸公司是鐵路行車單位,安全責任極其重大。我們結合鐵路運輸動態作業特點,十年如一日堅持在行車班組開展‘員工崗前安全宣誓’活動,黨員帶頭宣誓,履行安全承諾,帶動全員將安全意識深植于心,讓安全成為習慣,讓習慣更加安全,做到人人講安全、人人保安全、人人享安全,為物流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共產黨員、鐵路運輸公司安全員韓建軍結合自己多年從事鐵道線路養護作業的經驗,根據企業鐵路線實際狀況摸索出“起道、撥道、改道”作業方法,提高了鐵路配件使用壽命,延長了維修周期,節約了材料費用,保證了鐵路運輸大動脈安全暢通。
“黨建+營銷”
賦能發展“新引擎”
中部陸港黨委圍繞強基提質、效益再提升,在實施“黨建+營銷”上狠下功夫,通過開展黨員“雙亮雙比”活動,即亮身份、亮承諾,比業績、比作風,增強黨建引領,激發營銷活力,進一步拓寬市場,提高競爭力,推動關鍵業績指標任務完成。
市場開拓是物流發展的第一要務。今年以來,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共產黨員、中部陸港營銷中心副經理張雯帶領團隊人員積極開展市場走訪工作,對接客戶需求,致力于提供精準專業高效的物流服務保障,提升客戶的信任度和滿意度。3月份,她搶抓國家優化運輸結構、推動“公轉鐵”的機遇,積極爭取到進疆氧化鋁鐵路運費下浮優惠。這一舉措對推動用戶向“公轉鐵”模式的轉型產生了顯著效果,成功開發了4家外部客戶,在4個月的時間內,已完成氧化鋁發運4萬多噸,創效數百萬元。
六盤山固原至王洼鐵路運行總承包服務項目是中部陸港市場開拓“走出去”的“橋頭堡”。2005年年初,面對低溫冰凍天氣給鐵路運輸和煤炭卸車作業帶來的影響,六盤山鐵路公司黨支部書記、經理李田軍帶領“黨員卸車突擊隊”成員晝夜奮戰清理粘結車體,全力組織煤炭運輸,保證了中鋁寧能六盤山熱電廠用煤和固原市的冬季供暖,得到了客戶方的高度好評。在他的引領下,六盤山鐵路公司連創鐵路運量年度新高,實現了中部陸港異地物流項目運營水平跨越性提升,李田軍也榮獲鄭州市“勞動模范”稱號。
“黨建+創新”
服務發展“源動力”
中部陸港黨委以“黨建+創新”為依托,以創新、創意、創效項目為抓手,組建以共產黨員、中鋁集團勞動模范董會嶺領銜的創新工作室,建立“課題+項目組”“月度例會+技術研討”雙向融合機制,搭建起全員自主創新平臺,形成“黨員揭榜掛帥—團隊協同攻關—成果全員共享”的創新生態,確保技術攻關與黨組織作用發揮同頻共振。
中部陸港自備鐵路工業車站——小關礦專用線10千米+313米處的無人值守鐵路道口位于彎道處,且跨越道口的道路分別連接鄭州某職業技術學院和310國道,路外安全管控壓力大。共產黨員、“董會嶺創新工作室”成員、鐵路運輸公司技術員倪宏斌因地制宜,提出利用4G物聯卡傳輸技術,在10千米道口加裝自動報警無人值守系統,經充分論證后得以實施。倪宏斌和鐵路運輸公司通信班員工一道,自行完成了鐵路道口報警傳感器和4G發射系統、太陽能光伏板、道口控制柜無線接收系統和高清視頻監控設備的安裝,完成道口預警信息的發送、接收和道口畫面的實時回傳,實現了智能自動化和人工控制的雙保險。這也是中鋁集團系統內投用的首個鐵路道口4G無線報警裝置。
目前,“董會嶺創新工作室”實施的“貨物安全監管一體化設備——為貨物運輸配備24小時‘電子警察’”項目作為中鋁物流唯一入選作品,已參加“中鋁國際杯”中鋁集團第八屆創新創意創效大賽。倪宏斌團隊牽頭實施的中部陸港礦石專用線彎道盲區視頻監控回傳內燃機車項目已進入試應用階段,正式投用后,將徹底消除內燃機車行車瞭望盲區,為行車安全保駕護航。
“黨建+精益管理”
助推生產“高效能”
中部陸港黨委抓實“黨建+精益管理”,通過推行全員、全流程、全方位的精益改善,把“精、準、細、嚴”落實到經營管理各個環節,黨支部圍繞精益管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圍繞精益管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以“紅色力量”賦能管理升級,以“精益思維”激發黨建活力,實現精益管理與黨建工作同頻共振、相互促進。
中部陸港以精益管理工作為“點”,把精益化管理做到細致入微,全“面”帶動企業整體管理水平提升。針對車輛擺放的細節,中部陸港結合園區實際情況合理更新施劃機動車、非機動車停車位標識標線,按照汽車、電動自行車、自行車、摩托車、外來車輛等分區域存放,實施“黨員區域負責制”,要求停放的各類車輛車頭向里,車位齊整成線,做到了“有物必有位、有位必歸類、歸類必標識”,整齊劃一的車輛停放也體現了管理工作的精細化。
設備管理是精益生產管理的基礎。中部陸港擁有鐵道線路、內燃機車、鐵道車輛、叉車等各類工裝設備,從提高設備管理水平和注重設備日常維護保養上下功夫,積極探索“黨建+”融入設備管理的新模式,圍繞黨員爭創“紅旗機臺”,從設備狀況、臺時產能、現場環境、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加強設備的點巡檢、設備潤滑等基礎管理工作,保證了各種設備基礎穩固,設備完好率達到97%以上,為物流發展提供了可靠設備保障。
“黨建+N”模式促進了黨建工作與安全生產、業務創新、企業管理、市場拓展的有機銜接、互動融合,有力提振了黨員干部的精氣神、凝聚了干事創業的正能量。
“黨建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中部陸港黨委書記、總經理劉文福表示,將通過“黨建+”開啟“雙輪驅動”,以黨建“軟實力”筑牢發展“硬根基”,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傳統模式向智能化跨越、運營結構向高端化升級、管理機制向現代化轉型,切實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和保障物流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任飛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