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屬性增強 銅價將迎震蕩
2025年08月14日 12:55 3395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有色市場 作者: 范芮
6月末以來,銅價走出兩波較為流暢的“先揚后抑”行情。6月初,受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庫存壓力緩和影響,銅價自階段性高點80990元/噸下跌,并于7月15日下探至77700元/噸的月內低點。此后,受我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即將出臺穩增長工作方案的消息提振,銅價再度反彈。然而,由于政策細則尚不明確,疊加美國銅關稅擾動市場情緒,銅價未能延續漲勢,自7月23日起再度回落。
宏觀有待明確 利空效果有限
盡管美國向多個貿易伙伴發出新一輪關稅通知,但宏觀市場并未因此再度劇烈波動,投資者關注焦點已轉向美國宏觀經濟數據及其對貨幣政策路徑的指引。
8月12日,中美斯德哥爾摩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發布。聲明顯示,美國將繼續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號行政令中規定的對中國商品(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商品)加征從價關稅的實施政策,自2025年8月12日起再次暫停實施24%的關稅90天,同時保留按該行政令規定對這些商品加征的剩余10%的關稅。中國將繼續修改稅委會公告2025年第4號規定的對美國商品加征的從價關稅的實施政策,自2025年8月12日起再次暫停實施24%的關稅90天,同時保留對這些商品加征的剩余10%的關稅,并根據日內瓦聯合聲明的商定,采取或者維持必要措施,暫?;蛉∠槍γ绹姆顷P稅反制措施。
近期公布的美國宏觀經濟數據波動顯著,導致市場對下半年貨幣政策路徑的預期提升。從具體來看,美國7月ISM制造業指數錄得48,低于預期的49.5,已連續5個月處于榮枯線下方,顯示制造業持續萎縮。隨后公布的7月非農新增就業人數驟降至7.3萬人,創9個月來新低,且5月和6月數據均遭下修。這一系列疲軟數據大幅提升了市場對美聯儲9月降息的預期。
下半年,美聯儲將分別于9月中旬、10月底和12月初舉行3次議息會議。在7月會議按兵不動后,8月進入貨幣政策“空窗期”,美國與各貿易伙伴的關稅走向將成為影響市場預期的關鍵變量。從總體來看,海外宏觀環境對銅價的影響正逐步增強,且偏向利多。
國內方面,工業和信息化部在7月18日國務院新聞辦發布會上表示,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建材等十大重點行業的穩增長工作方案即將出臺,將重點推動產業結構優化、供給質量提升和落后產能淘汰。該消息顯著提振市場情緒,有色金屬板塊集體走強,銅價亦受到帶動。未來需密切關注淘汰落后產能等產業政策的細化落地情況。若進一步明確的政策方案出臺,有望再度為銅價提供上行動力。
供應穩定 警惕關稅影響
據了解,中國銅原料聯合談判小組(CSPT)于7月11日召開2025年第二季度總經理辦公會議。鑒于當前現貨市場加工費嚴重扭曲且不可持續,會議決定不設定第三季度銅精礦現貨加工費(TC/RC)參考價。下半年,Sierra Gorda、Toromocho二期、Kansanshi三期等在建銅礦將陸續投產。此外,Mirador二期等項目也計劃在年內投產,全球銅精礦供應有望得到一定補充。盡管當前全球銅精礦供應仍偏緊,但加工費已充分反映該預期。隨著新項目釋放產能,加工費有望逐步企穩并恢復。
據上海有色網消息,寧波大榭碼頭正在建設新的集裝箱泊位,工期預計為一年。該工程可能導致查驗和堆場擁堵,對進口廢銅到貨節奏造成一定影響。冶煉廠對陽極銅的需求上升,可能推動更多企業增加陽極板生產。盡管今年廢銅整體供應偏緊,但短期內陽極板供應有望實現階段性增長。
近期,LME銅庫存再度出現累庫跡象,市場對供應緊張的憂慮明顯緩解,現貨升水隨之走弱,自7月10日起轉為Contango結構(期貨升水)。據上海有色網調研,國內冶煉廠將在9月—11月迎來新一輪檢修高峰期,8月,涉及檢修的粗煉與精煉產能較7月有所增加,短期供應或受一定影響。
美國銅關稅政策最終落地,明確不對精煉銅加征關稅。受此影響,COMEX銅價格劇烈波動,對滬銅形成一定拖累。但筆者認為,盡管COMEX銅價格大跌,但較難倒逼美國市場電解銅重新流出,也難以引發全球顯性庫存結構的實質性變化,因此,對短期全球銅市供需格局影響有限。
消費差異明顯 終端平穩延續
當前線纜行業處于傳統淡季,疊加夏季高溫多雨天氣,部分線纜企業生產受到一定干擾。根據空調行業季節性規律,下半年,工廠生產通常從四季度開始啟動。盡管去年因需求刺激生產提前回暖,但目前尚未觀察到銅管行業有明顯加速生產的跡象。預計短期內空調行業將延續淡季特征,產銷平穩,對銅需求拉動作用有限。與此同時,汽車行業正處于產銷旺季,產銷節奏有望繼續加快,對銅消費形成一定支撐。
隨著宏觀預期趨于理性,供需兩端未現顯著變化,銅價有望重新回歸震蕩格局。
(作者單位:國元期貨)
責任編輯:任飛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