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小時的攻堅之戰——新疆有色哈圖金礦選礦車間檢修紀實
2025年08月18日 11:16 1675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稀有稀土 作者: 黃文東
選礦車間是連接礦山開采與礦物加工利用的橋梁,更是礦物加工的“心臟”。為搶抓發展機遇,確保新疆有色集團“全員奮戰下半年,增產增效保安全”勞動競賽活動順利推進,一場為期4天的哈圖金礦選礦車間檢修攻堅戰正式打響。生產班組實行24小時輪班值守,車間技術員全程保駕護航。所有人心中都鉚足了勁,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168塊襯板更換、有用鋼球分揀、75噸鋼球填充等關鍵任務,讓設備以最佳狀態重新投入運轉。
檢修前3天,車間負責人召集技術員、安全員、電鉗工反復比對檢修方案及施工技術方案。管理組的技術員們手持放大鏡,仔細核對零件參數,安全員張亞強則在一旁反復推演作業流程。“有限空間作業要先通風、后檢測、再作業”,張亞強邊說邊在風險研判表上認真填寫作業注意事項。最終,經過反復打磨,一份涵蓋28個環節、標注16處風險點的檢修方案最終定稿。車間負責人在動員會上堅定地說:“這是保障生產任務的關鍵一戰,只能贏不能輸。”
檢修首日,球磨機鋼球清倒工作率先展開。按照流程,鋼球需分兩次導出:先打開底部閥門放出三分之二,兩小時后再放出剩余部分。此時,涌出的鋼球帶著最后一點積砂,撞擊聲在車間內回蕩。鏟車隨即進場,鏟斗每次可裝載3噸混合物,在車間與空曠地帶間往返穿梭。駕駛員包師傅的防塵面罩不到半天就積了厚厚一層灰,他抹了把額頭的汗并說道:“這活兒得搶時間,早一分鐘清完,后面的工序就能早一分鐘開工。”
空曠地帶的鋼球分揀工作也同步進行。10多名工人分成兩組,蹲在滾燙的地面上仔細分揀鋼球。“直徑小于80毫米的不要,有裂紋的挑出來。”他們邊說邊將合格鋼球扔進鋼球袋,金屬碰撞聲此起彼伏。一天下來,每人平均分揀近千顆鋼球,鋼球袋在空地上碼成整齊的方陣。
與此同時,球磨機內部的檢修工作同樣緊張激烈。168塊襯板需逐塊更換,檢修人員背著工具包鉆進機體內,探照燈的光束在黑暗中劃出一道道軌跡。“左邊再挪3毫米”,車間的機械技術員趴在機體入口處指揮,聲音因悶熱而有些沙啞。每塊襯板需擰緊螺栓、螺帽、墊片,力道必須均勻,他拿著扭矩扳手反復校準。
張亞強的作業票夾始終沉甸甸的。每當有人登上檢修平臺,他都要先檢查安全帶掛鉤是否牢固,確認平臺護欄間距符合標準后,才將高處作業票遞過去,并嚴肅地說:“簽字不是走過場,是對自己的安全負責。”4天內,他簽發了幾十張作業票,每一張都詳細記錄著作業時間、地點和防護措施。巡檢時,手電筒的光束總會先掃過滅火器壓力表,確保指針始終停在綠色區域。
輪班制讓車間始終保持著忙碌的節奏。調度室的電子屏上,各班的工作進度條每小時更新一次。交接班時,上一班的人員拖著沾滿油污的工裝走出車間,下一班的人員已在更衣室換好衣服。交接本上的字跡密密麻麻:“12號撐板已緊固”“分揀區剩余砂量約5噸”。車間休息室的微波爐從不閑置,大家在休息室匆匆扒完盒飯就奔向崗位,沒人抱怨休息時間少。大家心里都明白,早一天完成檢修,生產計劃就能早一天落地。
檢修最后一天,75噸新舊鋼球通過傳送帶緩緩注入球磨機。技術員緊盯充填率監測儀,當數字穩定在42%時,他按下確認鍵,車間里瞬間爆發出短暫的歡呼聲。這標志著此次歷時4天、共96小時的檢修圓滿結束。
清理現場時,有人發現角落里堆著37雙磨破的手套,那是4天攻堅留下的珍貴“勛章”。這場沒有硝煙的競賽,最終以團隊協作的勝利告終,而他們也將繼續用汗水筑牢生產根基,支撐該公司向著更高的生產目標穩步邁進。
責任編輯:任飛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