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根原在“強基”處 咬定“市場”不放松——銅陵有色銅冠建安鋼構公司內外兼修練就“組合拳”
2025年08月21日 12:25 1254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科技創新 作者: 夏富青 王慧玉 姚勝紅
近來,建筑業市場寒意彌漫,項目投資大幅收縮。曾依托銅陵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內部項目的銅冠建安鋼構公司面臨嚴峻挑戰。如何破局?該公司黨支部書記、經理張吳友堅定表示:“唯有刀刃向內強筋骨,主動出擊拓市場,打好內外兼修‘組合拳’。”一場主動突圍之戰在逆境中打響。
苦練內功 鍛造御寒根基
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提升核心競爭力,成為該公司破局突圍的核心戰略,一系列扎實的內功修煉隨即展開。
技能提升是企業的立身之本。該公司在今年年初即制訂了系統化的年度培訓計劃,將每月兩次的內部學習固化為剛性制度。聚焦生產一線,特種設備安全操作、電焊工理論、班組長能力提升等專項培訓持續深入開展,并輔以嚴格的能力檢測,結果直接納入年度考核評價體系。同時,該公司積極“走出去”對標先進,組織參加銅陵有色集團電焊工、起重工職業技能競賽,通過與行業高手的同臺競技,精準查找差距,汲取寶貴經驗。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引擎。該公司大力推行青年人才實踐培養機制,鼓勵青年職工和新入職大學生深入生產一線,在項目建設、黨建攻關及QC小組活動中磨礪成長。該公司黨支部副書記、副經理鄧磊強調:“‘傳幫帶’的核心在于讓青年在實干中快速成才,這是公司未來發展的基石。”
針對技術工人隊伍,該公司激勵措施持續加碼。調整并提高了技能等級津貼標準,對考取相關證書的員工即時兌現月度補貼;創新推行涵蓋技能水平、安全生產、質量管理、現場5S等多維度的技工排序考核機制,有效激發班組間“比學趕超”的良性競爭氛圍。目前,該公司擁有初級、中級、高級技術工人共計30名,人才隊伍結構持續優化,整體素質穩步提升。
該公司扎實推進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核心目標鎖定“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管理人員全面推行競爭上崗、能上能下機制,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層層壓實經營責任。“考核必須摒棄‘一刀切’的粗放模式;項目經理、一線安裝工、技術設計員崗位職責各異,考核標尺必須精準差異化設計,既要傳導壓力,更要激發內生動力。”張吳友表示。這把日益精準的考核“指揮棒”,正有效撬動隊伍活力。
搏擊市場 開拓生存空間
當內部市場支撐顯著減弱,主動向外拓展便成為企業持續發展的必然路徑。該公司以積極的姿態,迎難而上,在市場中奮力開疆拓土。
面對智能制造的大潮,該公司積極擁抱變革,逐步通過引入先進的智能制造技術和設備,對生產流程進行全面優化和升級。2022年,該公司整體搬遷至現代化新廠區。依托科學的廠區規劃和高效的訂單式生產模式,產能實現了從年產12000噸到24000噸的跨越式增長,為承接大型、復雜鋼結構工程項目奠定了堅實的硬件與規模基礎。
市場如戰場,洞察先機至關重要。當前市場環境異常嚴峻,客戶資源成為各方爭奪焦點。作為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必須建立在過硬的產品質量、可靠的企業信譽和卓越的客戶服務之上。該公司營銷團隊積極對接潛在客戶、精細梳理項目意向、著力提升客戶滿意度和黏性。截至目前,該公司已成功獲得超過2500萬元的外部市場訂單,并有總額約1000萬元的意向項目正在緊密跟進與洽談中,外部市場拓展初顯成效。
主動尋求與行業標桿企業的戰略合作,是快速提升自身實力的有效途徑。該公司目前正與擁有鋼結構行業頂級(特級)資質的長江精工集團展開深度協作,長江精工的高標準成為其絕佳的“對標平臺”和“提升跳板”。“通過項目協作,獲得了更為清晰的改進方向和更高的學習標桿,有效倒逼了自身技術標準和管理水平的提升。”該公司副經理余世友介紹。
充分整合內部資源,釋放協同效應,是應對挑戰的重要舉措。該公司大力推行“一崗多能”培養計劃,著力打造具備復合技能的職工隊伍,有效降低對外協用工的依賴,增強自主施工能力。2025年,該公司新組建了金新項目部維保團隊,與原有的金冠、金隆、冬瓜山銅礦等項目維保力量形成協同網絡;技術革新步伐同步加快,引進先進激光切割設備,應用國內領先的環保噴漆工藝,持續提升產品的加工精度、外觀質量及環保性能。
市場寒冬雖至,但該公司正以刀刃向內的勇氣錘煉內功,用主動出擊的姿態搏擊市場。從技能提升到精益管理,從設備升級到戰略合作,銅冠建安鋼構公司正以內外兼修練就的“組合拳”,在市場的淬煉中鍛造出搏擊未來的筋骨。
責任編輯:任飛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