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二十二冶:深耕國際化人才建設 助力海外業務蓬勃發展
2025年08月28日 9:55 1561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科技創新 作者: 李政權
在當今全球化的時代浪潮下,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中國企業紛紛加快海外市場布局的步伐。在中國中冶“一創兩最五強”奮斗目標的引領下,中國二十二冶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二十二冶”)以“四個堅定不移”戰略轉型為指引,以“城市營銷”為引領,打造海外特色“區域國別營銷+化工產業鏈營銷”,全力推動“兩個營銷”落實落地,構建四責協同、各負其責的“整體強”市場營銷體系,同時,采用“循環聯動”模式整合資源,強化內外部協同,提升服務保障能力,實現規模、效益與質量的顯著提升,助力打造“百億”海外市場。
海外業務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堅實的人才支撐,隨著海外市場布局的不斷擴大,出海企業對國際化人才的需求愈發迫切。中國二十二冶高度重視海外人才隊伍打造,將其視為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關鍵,從構建海外人才大循環體系、深化五大舉措等多個方面發力,積極構建海外人才發展的良好生態。
堅持戰略引領
構建海外人才大循環體系
構建科學合理的人才體系至關重要。中國二十二冶以鍛造梯次銜接、能力卓越的國際化人才梯隊為目標,依托總部人力資源部的平臺協調作用,強化海外事業部的統籌效能。根據海外業務的多樣化需求,明確精準的人才標準,系統搭建起人才“蓄水池”。為打破人才流通的壁壘,中國二十二冶真正打通了國內單位、專業系統、境外機構與項目部之間的橫向流通渠道,使人才能夠在不同的板塊之間合理流動,充分發揮其專業優勢;同時,配套專項培訓及長效管理機制,確保人才在流動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能力,適應海外業務的復雜環境,構建開放共享的海外人才大循環體系,為海外業務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才動力。
深化五大舉措
拓寬海外職業大發展通道
中國二十二冶通過完善薪酬制度、拓展晉升渠道、擴大人才引進、創新特色培訓、推進屬地化進程等5個機制,逐步建設了一支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創新思維、多語能力的海外“先鋒隊”。
打造多元化薪酬福利激勵制度。中國二十二冶始終堅持薪酬向海外一線傾斜的策略,通過統一基本工資,提升國外補貼標準,提高績效占比等措施,增加境外薪酬的競爭力。目前,該公司境外常駐人員薪酬平均超過國內同職級人員的2倍。同時,中國二十二冶加快海外營銷獎勵及審批效率,通過即時激勵機制,讓員工的付出能夠及時得到回報,極大地提升了工作效能。在休假制度方面,實施“3+10”駐外工作機制,員工連續駐外滿3個月即享有10天全額帶薪回國假,讓員工能夠在緊張的工作之余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調整;對于因工作原因不能休假的員工,全額承擔直系家屬國際差旅費的家屬反探親制度。以“實·干·家”的企業文化關懷,持續關注青年員工婚戀需求,連續5年精心策劃浪漫溫馨的青年員工集體婚禮,累計為422對新人締結幸福姻緣,其中,海外新人40對,占比10%,切實增強了外派人員的歸屬感,有效提升了工作積極性和駐外履職熱情。
完善多維度人才晉升通道機制。為了給海外員工提供清晰的職業發展空間,中國二十二冶按照“四個優先、兩個交流”原則,建立起完善的人才晉升通道機制。“四個優先”涵蓋了干部提拔、職稱晉升、評優評先、崗位安置等方面。優先提拔有海外經歷的后備干部,讓海外工作經歷成為員工職業發展的重要優勢;優先考慮境外員工的職稱晉升、評優評先、休養休假待遇,體現了對海外員工工作的高度認可;優先安置在境外連續工作3年以上的人員回國后的崗位,解決了員工的后顧之憂;境外員工配偶為該公司員工時,優先安排境內外工作崗位,彰顯了公司對員工家庭的關懷。“兩個交流”則促進了人才的合理流動與培養。各專業系統人員定期與境外公司或境外項目交流輪崗,能夠拓寬員工的視野,提升其跨區域工作能力;擬提拔至重要崗位的后備干部,有針對性地到境外公司或項目交流歷練,讓干部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增強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
不遺余力加大海外人才引進力度。中國二十二冶深知,引進優秀人才是快速提升海外業務能力的重要途徑,為此,建立了“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培養機制。在“引進來”方面,2023年,中國二十二冶首次啟動“百名優秀人才進海外”專項引才計劃,堅持“內培外引”雙管齊下。通過廣泛的宣傳和嚴格的篩選,吸引了來自中建、中國港灣等多家企業的人才,累計引進涵蓋技術、預算、商務等專業共122名優秀人才,為海外業務拓展奠定了堅實的人才保障。在“走出去”方面,著力培育年輕海外人才。2024年,實施新入職大學生內部專項選拔,通過舉辦宣講會、英語能力測試及綜合能力面試等環節,精心遴選64名新員工納入海外板塊。這些新員工具有良好的語言基礎、專業全面、事業心堅定,發展潛力巨大,目前,已分批次赴境外一線崗位開展實踐鍛煉,為海外人才隊伍注入了新鮮血液。
豐富內涵構建海外特色培訓體系。針對復合型人才匱乏的問題,中國二十二冶創新融合多種培訓方式,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進階式”培訓機制。在語言培訓方面,聚焦外語筑基,連續兩年邀請北外、遼科大等權威師資,打造“基礎英語—商務英語—專業英語”三維遞進課程體系。2024年,組織開展的為期3個月的64人全封閉式海外專項人才培訓,是目前規模最大、用時最長、投入最多的專項培訓,成效顯著。2024年,中國二十二冶將外語能力納入員工年度考核評價體系,鼓勵員工用擅長的語種同臺分享工作心得,涵蓋中、英、俄、法、蒙、阿拉伯等多語種,外語述職率達50%,極大地提升了員工的外語水平。在專業培訓方面,中國二十二冶整合行業內外智庫及專家資源,持續開展“一帶一路”政策研究、境外合規經營及稅務籌劃等領域專題培訓,同步嵌入專業知識精進、跨文化交際實戰等模塊,為投身海外工作的員工奠定了堅實的專業基礎,提升了員工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風險防控意識。
多措并舉推進海外屬地化進程。為更好地融入東道國市場、降低運營風險,中國二十二冶在屬地化經營中持續提升人員、管理、資源屬地化,注重品牌與文化融合,增強可持續經營能力。在人才培養方面,實施“百千萬”人才培育工程。在馬來西亞地區,推進“百千”管理人員計劃,依托當地華裔雙語人才優勢,有效化解專業技術人員語言障礙問題,管理人員屬地化率達40%;在印尼地區,重點推進“千萬”技術工人計劃,與當地技工學校合作定向招收印尼籍技工,通過中方技術骨干“師帶徒”機制,培育多專業領域印尼籍班組長。截至目前,印尼屬地化用工規模已突破1900人,覆蓋焊工、鋼筋工、混凝土工、木工等工種,已為1000余名屬地工人發放工作卡,正式編入勞務用工體系。在校企合作方面,深化融合機制。印尼公司聚焦屬地化就業需求,主動深入萬隆理工等大學開展校企合作交流;馬來西亞公司重點對接拉曼大學等中國留學生集聚高校,吸納通曉語言文化、熟悉國情政策、具備專業技能的人才;俄羅斯辦事處與圣彼得堡國立經濟大學建立定向選拔機制,重點引進專業匹配的中國留學生及屬地高校人才,擇優入企實習,持續強化企業品牌影響力。
中國二十二冶海外人才隊伍建設堅持高效用人原則,貫徹落實“四位一體”責任體系,不斷完善考核體系,制定嚴格的海外人員回國考評及淘汰機制,對無法適應海外業務發展需求的人員堅決實施淘汰,以“選、用、育、留”為支點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精湛、作風優良的海外干部人才隊伍。下一步,中國二十二冶將聚焦國內外項目雙向管理能力提升,發揮平臺優勢組建專項工作專班,統籌協調內部專業單位深度參與海外項目前期投標與履約全生命周期管理;持續加大海外專項人才引進,再次啟動“百名優秀人才進海外”專項引才計劃,構建以內部招聘為主導、校園招聘作補充、社會招聘為延展、屬地化招聘為突破的多元引才體系;升級“三位一體”海外人才專項培訓體系,通過實施百名海外人才專項培訓、青年骨干外語強化集訓、國際化人才專題研修多輪次多層級培訓,將人才培養與國際化發展戰略深度綁定,系統提升境外項目管理、跨文化交流溝通能力及商務談判等核心素質,全面強化海外人才隊伍的專業化水平;實施屬地化人才雙向培養計劃,遴選優秀屬地員工赴國內觀摩交流,系統學習企業發展歷程與管理流程并依托國內項目部開展崗位實訓,培訓后,以本土化視角進行宣貫,切實增強屬地員工文化認同感與團隊凝聚力。
中國二十二冶將繼續秉持創新、開放的理念,不斷優化海外人才發展戰略,為實現海外業務的持續高質量發展而努力奮斗。相信在優秀人才的推動下,中國二十二冶在海外市場必將創造更加輝煌的業績,為“一帶一路”建設貢獻更多的力量。
責任編輯:任飛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