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有為:中鋁股份如是觀
2025年09月02日 9:37 2616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重點新聞 作者: 呂谷軒
8月28日,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鋁股份”)發布2025年半年報:實現營業收入1163.92億元,同比增幅5.1%;利潤總額132.47億元,創歷史同期最高紀錄……一串串經營數據,是中鋁股份在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上交出的又一份亮麗答卷。
蘊藏在數據背后的,是中鋁股份“向外看、向內求、向前行”的堅定執著,向外深刻把握方位大勢,向內極致修煉提高質效,向前多維賦能砥礪精進;是中鋁股份深耕主責主業,堅定秉持長期主義、積極踐行極致理念、深度運用賦能理論的價值追求。
觀滄海:堅定秉持長期主義
身處鋁生產消費量最大的中國市場,作為擁有全產業鏈的鋁行業龍頭企業,肩負戰略礦產資源、高端先進材料“兩個保障”的重要使命,中鋁股份的成長之路不斷經歷著本源之問、現實之問和未來之問,始終考驗著觀大勢、謀全局、破難題的能力水平。
今年上半年,大國博弈風云變幻、行業格局深度調整、市場形勢劇烈跌宕,對鋁產業鏈上下游都產生了深刻影響:國內鋁土礦產量質量整體下降,引發了對國內鋁工業發展根基、生存之道的深深擔憂;國外鋁土礦依存度、進口礦價格持續高企,同樣引發了對全球化鋁產業鏈風險度的深深擔憂;不斷傳出的盲目沖動擴張產能、驟漲驟跌的氧化鋁行情,加劇公眾對行業發展健康度的深深擔憂……
有業內人士甚至把“三大挑戰”比作擋在鋁工業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的“三座大山”。如何在新時代發揚愚公移山精神,破解發展難題,找到前進方向,成為中鋁股份的必答題。
尤其是2025年上半年,正值收官“十四五”、謀劃“十五五”的關鍵時期,對發展形勢的戰略研判、對發展階段的歷史定位,不僅決定著當下的經營管理和改革策略,更關乎未來一段時期的目標設定和戰略方向。
中鋁股份認真研判全球經濟形勢、產業發展趨勢和市場競爭態勢,牢牢把握鋁工業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定位,牢牢把握自身在中鋁集團“新中鋁”建設中的職責使命,作出了堅定的形勢判斷:鋁產業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格局重構縱深推進,正可謂風險交織疊加、機遇與挑戰并存。選擇逆勢而上,正是因為正確而艱難。錨定“四個特強”、建設世界一流,是“新中鋁”建設的邏輯起點,是中國式現代化中鋁篇章的目標取向,是中央企業當好“三個排頭兵”、發揮“三大作用”的實現路徑,要堅定秉持長期主義,目標錨定世界一流,率先沖頂世界一流。
堅定秉持長期主義,意味著要更加筑牢資源糧倉。中鋁股份聚焦關鍵礦產資源,國內外“雙輪驅動”,建設更具韌性的資源保供體系。國內自有礦權“攻深找盲”增加資源量,國外體系化開展資源獲取工作,加大投資力度加快開發幾內亞博法北采場、挖潛改造實現博法南采場接續,把幾內亞打造成為中鋁股份國外第一供礦基地,持續鞏固中鋁股份在世界鋁企業中的資源量優勢地位,同時,多維獲取鋁土礦資源建設海外第二供礦基地,形成了立體化、梯級化推進資源獲取的良好態勢。
堅定秉持長期主義,意味著要更加強鏈延鏈補鏈。中鋁股份聚焦產業結構調整,存量增量齊頭并進,建設產能更加匹配、制程更具優勢的傳統產業。中鋁股份主動調整氧化鋁生產運行方式,鋁土礦供應追求自采率、自供量以礦定產,氧化鋁電解鋁追求產能匹配,堅定“兩海戰略”穩步推進港口氧化鋁項目,不斷加快氧化鋁、電解鋁產品結構升級,發展中高端精細氧化鋁、高端鋁基金屬非金屬先進材料,產業鏈、價值鏈持續向中高端延伸。
堅定秉持長期主義,更意味著要更加專注永續經營。中鋁股份用上下貫通的規劃執行體系打造戰略韌性基座,規劃系統確立發展綱領,明確發展方向、發展目標、發展路徑,把戰略部署具體落實為年度發展計劃、重點專項計劃等;落實系統具體制訂重要任務規劃、重點行動方案、重要保障方案,分類構建、逐項落地,并從上到下分級負責、逐級承接,形成戰略性、整體性、體系性安排,并動態評估優化調整;管控系統以制度建設、合規管理、監督管理為主要支撐,明確管控主體和執行主體的權責界限,建立科學規范的內部決策流程,全過程管控的風險防控制度,統籌法律、審計、紀檢、巡察等要素形成大監督體系。
堅定秉持長期主義,絕不是一句口號,必須是老老實實、認認真真處理好部署和落實的關系,把不折不扣落實的原則性與創新落實的靈活性有機統一起來,構建起上下貫通、層層銜接的執行機制:承接中鋁集團規劃執行體系,制訂1個總體發展規劃、科技發展和產品發展2個重要規劃、“雙碳”行動計劃和數智化行動計劃2個專項計劃以及N個產業發展專項規劃,構成中鋁股份“1+2+2+N”規劃體系;用“年度計劃、生產經營白皮書、全面預算管理、績效分配體系”四大基本文件,“年度投資計劃、年度科研項目計劃、年度數智化項目計劃、年度安全環保計劃”四大專項計劃,再加上N項年度重點工作,構成“4+4+N+年度重點專項”的體系性安排,確保各項規劃、計劃創新落實落地。
“不能以口號代替戰略,不能以戰略代替規劃,不能以規劃代替計劃,不能以計劃代替措施,不能以措施代替實施,不能以實施代替效果,不能以效果代替評估。”中鋁股份分層分級分項壓實責任,分工負責上下協同,形成從規劃到實施再到評價的全流程閉環管理,取得了規劃執行體系建設的豐碩成果。中鋁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段向東對中鋁股份落實長期主義、專注永續經營的做法給予高度評價。
觀自在:積極踐行極致理念
所謂極致,是至強的境界,是登峰造極的追求;所謂極致理念,是力求最好、精益求精的執著。這是成功者的態度——專注細節、全力以赴,追求完美、止于至善;這是奮斗者的境界——點滴精進、永無止境,不設上限、唯有超越。
作為基礎原材料生產供應商,產量規模是行業話語權的基礎,成本管控是市場競爭力的基礎,中鋁股份緊緊扭住產量、成本兩個關鍵要素,積極踐行極致理念,極致追求能力提升,實現了提質降本,市場紅利“落袋”。2025年上半年,中鋁股份以極具“含金量”的利潤、現金流、歸母權益3個“雙增長”,實現了時間、任務“雙過半”目標,在2024年經營業績創造的歷史高點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再創公司成立以來最佳業績。
中鋁股份踐行極致理念,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觀自在:眼睛向內、自我修煉,刀刃向內、自我革命。經年累月與自身、與同行、與先進對標,實施全領域、全過程、全級次、高標準、嚴細實的全要素對標管理,通過“立標、對標、達標、創標”,用具象化、可操作、能復制的管理方法,把極致理念運用在經營管理中,固化在日常行為中,打造成為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提升價值創造能力的重要法寶:生產運行中,全面推行以標準化為底層架構、以生態化為價值取向、以智能化為關鍵支撐、以競爭力為檢驗標準的“三化一提升”精益生產法;市場營銷中,聚集資源形成集采優勢、統籌營銷擴大品牌影響、匹配主業布局物流網絡,形成強化內部協同配套、產供運銷財一體運作的超強格局;專業管理中,管理部門做好頂層設計主導者、統籌協調推動者、監管服務執行者,打造經營能力和專業能力最優的“高效神經中樞”。
2025年上半年,中鋁股份在極致理念的創新應用上又邁出新步伐,按照中鋁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段向東提出的打造產線最低成本、產業鏈最優成本的“兩最成本”要求,緊緊扭住產業鏈狠抓匹配度、扭住供應鏈狠抓一體化、扭住價值鏈狠抓穿透性,管住管好、看清看透全級次企業,立足于平果區域、防城港—云南區域、貴陽區域、遵義區域、呂梁區域、運城區域等全產業生態鏈,系統鞏固增強“礦山—氧化鋁—電解鋁—鋁合金”全產業鏈優勢,在產線最低成本基礎上疊加打造產業鏈最優成本:圍繞資源產業的自采量和自給率、國內外購礦采購價格和節奏、進口貿易礦采購策略穿透分析,精準管控礦石供應端生產運行,實現了顆粒歸倉;圍繞氧化鋁產業的產能配套率、采購策略,電解鋁產業的用電成本、陽極成本、產量和產品結構,實現了生產經營白皮書、財務全面預算“兩本賬”體系化高效運行;還原售價、原燃料兩端市場價格計算應有利潤,結合經營利潤、非付現成本等因素計算應有現金流,用主要原材料數量、價格、庫存、趨勢等復盤評價供應鏈,用主要產品價格波動區間和變化趨勢復盤營銷策略,不斷增強產供運銷財全流程高效協同,提高當期變現能力。
極致理念在經營管理中落地生根、取得實效后,中鋁股份把極致管理向各個領域延伸,體系化構建極致工作體系。一是聚焦產業迭代升級,極致轉化科技成果。2025年上半年,中鋁股份推廣應用幾十項重點科技成果,“12300技術”在累計超過50%的電解槽推廣應用,赤泥消納技術攻關和示范線全面部署,脫硫脫碳成套技術、焙燒爐余熱利用技術、蒸發器優化節能技術、高陽極電流密度技術、降低陽極碳排放技術等廣泛應用。二是聚焦結構調整優化,極致管控投資建設。廣西華昇氧化鋁二期提前建成,包頭鋁業源網荷儲項目加快并網發電,青海分公司產能置換升級項目全線投運,一批產能更加匹配、制程更具優勢、引領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的重點工程全面建成投產。三是聚焦資本市場形象,極致加強市值管理。2025年上半年,中鋁股份全面加強投資者關系管理,累計開展機構和投資者路演活動超600人次,保持中誠信“AAA”最高評級,標普獨立評級由“BB+”提升至“BBB-”,入選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投資者關系管理最佳實踐。中鋁股份高質量開展ESG管理和品牌建設,制訂2025年度產品品牌、技術品牌、服務品牌建設清單,推動“中鋁品牌”價值提升,在全力做好甘肅、西藏定點幫扶和對口支援工作同時,重點提升海外ESG工作質量,在幾內亞實施社區道路修繕與凈水項目等惠民工程,開展居民農業技能和婦女印染技能培訓,在今年雨季主動出擊搶修暴雨嚴重損毀的交通要道和供電中斷的市區主要變壓器。中鋁股份在Brand Finance“2025年中國品牌價值500強”榜單排名上升42位,獲得《新財富》雜志評選的“最佳上市公司”和ESG最佳實踐獎。四是聚焦法治合規管理,極致強化風險管控。中鋁股份開展企業合規管理有效性評價,推動法律糾紛由“處理”向“管理”轉變;建立重大風險辨識、預警、處置、防控管理閉環,實現各類風險可控在控;堅持“全面覆蓋、風險導向、向下穿透”推動審計重心下移,一體推進風險揭示、問題整改與成果運用,協同提升治理效能。
觀動能:深度運用賦能理論
中鋁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段向東在調研中鋁股份時明確要求:堅持以黨的創新理論為指導,錨定“三個‘排頭兵’”和“新中鋁”建設目標,在加快推動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新征程中挺起我國鋁工業脊梁。中鋁股份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新時代的硬道理,深度運用賦能理論,堅定實施多維賦能,激發內生動力催生“自驅力”,轉化外部動力提高“加速度”。
如何把內部外部動能引擎轉換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中鋁股份在黨建引領賦能、深改激發活力、科技創新驅動、數智助推提速等方面的有益探索告訴我們:深化運用賦能理論的要害和關鍵在于動能轉化、有效發力。
黨的創新理論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中鋁股份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加強黨的領導,緊緊圍繞“世界一流、四個特強”戰略定位,著力構建特色鮮明的黨建工作體系,一體推進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學查改”。中鋁股份對照“五好要求”建強建優領導班子,堅持用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推進領導班子政治建設,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持續提升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能力,持續完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機制,堅定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發揮好黨委“把管保”作用,提升抓落實質效,把措施落實到堅決執行中鋁集團黨組決策部署上,落實到企業生產經營改革發展各項舉措上;聚焦干部隊伍抓好能力建設、聚焦基層基礎抓好融合轉換、聚焦文化浸潤抓好作風錘煉、聚焦全面從嚴治黨抓好正風肅紀反腐、聚焦巡視整改重大政治任務抓好落地見效。
科技創新、數智轉型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中鋁股份立足國家所需、兩鏈所困、產業所趨,加快鍛造科技力量、重構創新體系,加快智能產線擴面提速、智慧經營迭代優化。2025年上半年,中鋁股份啟動實施141個重點科研項目,承擔國家級科研任務12項,取得16項標志性科技成果,以科技創新支撐戰新產業、未來產業開拓發展,新建升級精細氧化鋁產能7.3萬噸,鋁合金產能30萬噸,戰新產業營收占比達到26.85%;鞏固廣西華昇、云鋁文山、包頭鋁業等標桿建設成果,打造遵義鋁業等全產業鏈集中管控標桿,持續開發人工智能“坤安”大模型應用場景,制訂實施領航級智能工廠建設方案,按照管理組織扁平化、生產管控一體化、現場操作集控化目標,打造數據直達管理層、指令能達生產線的智能工廠標準模板;“綠星鏈通”工業互聯網平臺不斷優化,貿易系統平臺首創全流程實時在線風控模型,統一經營、集中管控、分級運行的一體化生產運營平臺加快建設,通過“平臺+生態”和“技術+場景”等數字技術應用,支撐數據驅動穿透式管理,實現智慧運營迭代優化。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中鋁股份推進改革深化提升行動,高質量構建戰略規劃執行體系、極致經營體系、科技創新體系、大監督體系“四大體系”,深徹推進組織體系、績效體系、制度體系變革,優化完善公司治理機制、激勵約束機制、風險防控機制,全方位推動公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2025年上半年,中鋁股份啟動實施組織機構人員“四定”改革,改革后企業領導班子職數將優化30%、處級職數優化19%、處級機構數量優化22%,科級定員總量優化29%,崗位總量優化18%。中鋁股份全力推進供應鏈改革,打造集中供銷平臺、陽光采購平臺、高效物流平臺,著力構建“干凈、簡捷、廉潔、低成本”的供應鏈體系。
績效引領、組織驅動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中鋁股份錨定“四個特強、世界一流”戰略定位,科學構建激勵體系和考核制度,構建任期考核、年度考核、專項激勵有效結合的考核“工具包”,實施階梯式目標管理,實現從確保目標到奮斗目標、挑戰目標的遞進式提升,持續強化價值創造能力;堅持長短期考核有效結合,科學構建考核指標體系,搭建“創造價值、創新賦能、綠色發展、風險管控”四位一體的年度經營業績考核框架,聚焦核心管理目標,剔除冗余項實現考核指標數量減少50%,呈現出7∶2∶1的權重分配,以組織績效考核體系落實規劃執行體系;用好過程管控方法工具,跟蹤生產、經營、重大項目推進完成情況,按照“月度跟蹤通報、季度小結警示、半年任職評估、全年綜合評價”具體要求,切實做到“剛性考核、剛性兌現”。
破解風險、行穩致遠,守正創新、實干爭先,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篤定前行的中鋁股份行者有為。
責任編輯:任飛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